【摘 要】问题是有效思维的起点与载体,是课堂双边活动的基点与抓手,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准确性、针对性、梯度性、有效性却常常被漠视、被误读甚至被曲解。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从文本、生本、校本出发,抓实问题的初生、共生、补充、反馈等阶段达成,着力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关键词】 问题导学;阅读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30-02
【作者简介】杨红兵,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如东,226401)教师,高级教师。
本文所言的“问题导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核心,以合作为主线,以点拨为路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生成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点拨中提升思维,促进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先要给足学生预习文本、提出问题的时间,在课堂上交流预习成果,形成“真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补充学生未发现的核心问题,然后深入探究,最后针对学生在阅读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以练习形式巩固,并做好归纳反思。下面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的《肖邦故园》一课的教学谈谈这一操作模式的六个要领。
一、研读文本,初生问题
同一文本,因认知水平差异,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即使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问题。另外,学生要提出问题,必须先深入研读文本,学生阅读的问题意识和质疑品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动力。
我教学《肖邦故园》一课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学生速读课文,至少两遍,扫除文字障碍,然后学生提出问题,组间交流。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比较幼稚,有的表达不是太清晰,比如:开头两段写了肖邦故园怎样的变化?肖邦故园四季风景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解决。这一过程貌似可有可无,实际上价值不小,因为它们是属于学生的问题,是他们理解的盲区,尊重这些问题,不仅保护并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好习惯。
二、合作解题,共生问题
小组内合作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一些个性的问题,最后汇总形成共性的“真问题”。在第二个环节,每个组经过认真思考,产生了四个共性问题,问题均围绕故园风景展开,说明学生有深入了解故园风光的阅读欲望。虽然有些问题难度较大,针对性较强,思维量较大,但仍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然是有漏洞的,比如没有把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相联系起来思考。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三、因势利导,补充问题
由于学生认知和能力的不足,关于文本的核心问题可能尚未触及,此时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补充问题。问题设计既有开放性,又有探究价值;既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又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基于此,我补充一个问题:
文章第7段与第21-27段均描写了故园四季的景色,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这个环节的问题是在教师充分研读考纲、课标、文本重难点、学情、错题的基础上预设的问题,是多方交流、讨论、碰撞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问题既有典型性、代表性,又要有梯度性、关联性、启发性。问题既是备课、讲课的主线,也能起到教会学生提问的示范作用。
四、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的核心板块,教师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问题,又要打破讨论的套路,更加注重讨论的实效。教师既要关注、纠正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又要提醒并纠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暴露的思维短板和缺陷。
以对上述补充问题的探究解决为例——
在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寻幽探径,揣摩文字背后隐藏的丰富情感内涵以及文化性格。理解第7段,教师引导学生对“云霞”“青翠欲滴”“遍野金黄”“粉妆玉琢”等词语反复涵泳、体察,不难发现画面清新素雅、令人遐想万千。这种安谧温柔的色调暗合了肖邦音乐的基本特点:朴素、淡雅、持久和深沉。
而在思考“文本的21-27段描写四季景物的意境特点是什么?分别对应肖邦音乐的什么特点?”时,教师可以示范引领,如春天,一派娇嫩生机的景象,如同肖邦音乐创作初期柔和、轻快的曲子。接下来,让学生仿写——夏天,一派繁茂芬芳的景象,犹如肖邦音乐创作成熟期清丽、悠扬的旋律;秋天,一番金黄、寂静的景象,如同肖邦身处异邦创作的忧伤、深沉曲子;冬天,一幅银装素裹、肃穆寂静的雪景,宛如肖邦音乐中安然静寂、永不放弃的力量。
教学这种化虚为实的手法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古典诗词对琴声的描写,如白居易《琵琶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这一环节,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文本体察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这就对教师的科学鼓励、因势利导、灵巧点拨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性解读,尊重多元思维,但文本解读有边界,并非天马行空,更不能信口开河,教师对一些错误说法,应给予及时纠偏、因势利导。有时一些问题往往是就题设问,据本作答,但这样做还不够,还不能触及思维的核心地带,教师应巧妙点拨,将学生引向更深的思维区,更周密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得更快,这样点拨往往能起到点石成金、盘活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师也真实地实现了由“导问题”走向“导思维”。
五、反馈问题,检测提升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会反馈出典型问题、重难点、困惑点和增长点,需要通过练习把知识和能力进行巩固、内化、打通、延伸。
研习完写景与音乐的关系后,教师可以联系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坟墓的语句,并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巩固。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达标练习和评价活动的组织设计,练习设计要特别重视基础性、层次性、综合性、延伸性、实用性。练习要注意分层设计,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又要有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选做题,精心设计高质量的练习,练习素材要源于现实生活,必做题要兼顾基础性、针对性、变式性、综合性。课堂始终以形成性评价来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及时有效地控制学习过程。
六、归纳解法,指向成长
解决了几个问题不等于所有的问题真解决了,有些问题是经过学生的提醒、教师的点拨才弄懂的,此时就非常需要一个反思问题、总结归纳、消化内化的环节。这样的梳理过程不同于教师全面、系统的归类总结,而是学生自觉总结、自我反省,虽然不精美,但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成长是真实地存在着。结合教学实际,本节课的反思问题为:
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对肖邦其人有何评价?
这道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评判肖邦。回答这样的问题,要从“作者用意”层面跨越到“读者用意”层面上来,体现读者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本,首先要理解作者的用意,但是学生在文本面前不是被动的,他们会有个性化的感受,甚至会有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和体会。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意”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表达“读者意”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看,后者更加重要。
这一环节不仅要有知识层面的反思总结,还要有思想方法的归纳突破;不仅要有文本打通、调取知识、逻辑推理等能力提升,还要有批判能力、探究能力等独特视角的开掘。
“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终极关怀不只是学科知识的吸纳、思维品质的提升,还有创新能力的开掘、文化精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帆.问题串引,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肖邦故园》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07).
[2]程翔.“问题导学式”教学浅探——以《方山子传》为例[J].语文建设,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