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宁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效性,重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课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高师音乐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教学是高师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改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也势在必行。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实际教学和应用为切入点,针对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师;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066-03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系列技能教学课程中,钢琴教学因其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下的高师钢琴教学,各个环节都基本继承了传统的专业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模式,偏重于个人技能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盛行,客观上导致了高师钢琴教学脱离了本该有的师范特色,过分偏重于个人素质的训练而忽略了师资在工作中的适应性。基于这种现状,高师钢琴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一)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
系统的高师钢琴教学体系必须包含基本的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内容应该有比较详尽的介绍。而传统的高师院校钢琴教学工作在明确教学目标方面有明显的欠缺,同时还存在着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和教学方式不够合理等问题。鉴于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师院校继续重复和沿用单调和固定的教学内容,显而易见并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当下高师院校在钢琴教学中其实都在沿用专业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模式,并没有突出师范特色。高师钢琴教学与其他的钢琴教学相比有着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对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这是传统的专业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并非是简单的技能教学,需要全面借助全景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实现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高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一种能够锻炼学生把钢琴弹奏技能转化为音乐教学能力的方法,可以作为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不过当下的高师钢琴教学缺失了师范特色,形成了师范生普遍即兴伴奏能力较低的现状,为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的音乐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传统的钢琴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演奏,教师在课堂上从事着纠错的工作。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没有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和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就会丧失掉一部分音乐学习的愉悦性。这种不良的教学状态,无疑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障碍,在品味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情感的共鸣,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缺乏明确的钢琴教学目标
传统的高师院校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时常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毛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完全遵照既定的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钢琴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的教学工作,对于创造精神和艺术素养的培养目标往往不够重视,不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生的音乐潜能的进一步发掘。
二、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国家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高师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要求,仔细体会新课程理念,力图在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突破束缚,克服传统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禁锢。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课程教学,需要不断地开发出符合新时代学生特点和新时代学校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科学安排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效率,完善高效课堂的建设工作,结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工作。
三、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完善钢琴教学的内容
高师院校在对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进行安排时,一般会把钢琴课程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设计较大比重的课时量。作为教师,从新生阶段就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不断地细化钢琴课程的考试考核办法,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保证日常的教学效果。高师钢琴教学的全面改革重在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正如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一样,钢琴教育的发展也应该趋向于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发展需要建立在课程结构的有效调整上,还需要不断地扩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开眼看世界”,广泛地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钢琴教学理论。
(二)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师钢琴课程要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重视教育价值,根据“师范特色”,要整理出一套具有实用性、高效性、创新性的高师钢琴教学能力培养理念和方案。结合新课程理念,力求在审美体验的熏陶下,积极推进技能技巧训练,把传统的技能能力训练同“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重要理念接轨。
1.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过去的钢琴学习,在教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集中表现为审美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把钢琴学习变成了行为主义化的机械训练,学生在进行钢琴练习的过程中,失去了美和快乐的体验,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真正实现钢琴教学的美育目标。因此,若是钢琴教学可以满足学生获取实际技能的目标,还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达成审美目标,即在技能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体验的积累,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会使课堂的内容变得丰满起来。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以至于在日后音乐道路的发展中,都能够继续得到自我表现、不断创造的艺术体验,将学习过程带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克服了厌烦心理之后,钢琴教学就会成为学生认识音乐世界的最好途径。
2.注重即兴伴奏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当下的高师钢琴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存在着诸如实用性不强等突出的问题。具体来说,以键盘和声教学方面为例,理论上讲,需要学生运用主动学习的方式系统地掌握西方和声体系,不过现实是学生由于经验所限,在对和声体系的实践应用层面的认知很少,甚至于几乎为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对知识体系不断地拓展和补充,实时更新具有时效性和流行性的教学内容;传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亟需的技能和一些实用性强的,例如即兴伴奏方面的知识,把钢琴专业技能和即兴伴奏能力培养融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教育整体上都呈现出对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不足,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其实也是如此。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和教育较为发达的邻国日本,我国的高师钢琴教学,尤其在课程改革和整体转型等方面相对滞后,这种宏观上的先天不足,也客观上抑制了学生本身所有的感觉、灵性、直觉、想象等意向性思维的发展。因此,笔者十分提倡能够在钢琴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所能够起到的主导作用,多是体现在教师的亲身传授过程和对课堂秩序、教学规则的制定上。这种模式有时候容易忽略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关注自己的教学示范作用与学生的模仿情况。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很难有主动性可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学的结果自然是学生尽管技术熟练,但是却不具备应有的创造力与思考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要及时审视,适度调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确保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艺术化也必将越来越强。
(三)形成多元化高师钢琴教学模式
在新一轮的高师院校的新课程改革中,针对新课程理念要求的高师学生的群体性综合素质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要求,现有的高师钢琴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必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依照高师学生现有的特点,打造起有序而积极的课堂教学状态,提升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效率,积极更新高师钢琴教学的新思维、新理念。因此,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需要运用好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方式。
1.集体钢琴教学模式
高师院校中常见的集体教学模式,一般是一名授课的指导教师,对三十名左右学生进行共同授课和指导。依照新课程理念,这类的集体教学可以运用数码钢琴教学体系,最大程度地处理好师生比例悬殊造成的矛盾,缓解师资力量缺乏的困境。依据新课程的要求,高师院校的集体教学一般是组织同年级或相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共同教学。
2./J、组钢琴教学模式
小组钢琴教学模式,即组织相同年级或相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种小组教学的模式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其目的在于集中解决学生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对具有相同问题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统一的指导和训练,参考组内学生的真实弹奏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3.个别钢琴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完全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钢琴弹奏水平、性格特点等,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直接熏陶,提高技术和艺术修养。尽管在现有的高师招生规模下,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能够担任教学主体模式,但仍是对现有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一种补充。
总之,鉴于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模式也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科学全面地认识和对待钢琴教学,要正视并总结好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高师院校钢琴课程也需要革新现有的教学模式,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健全钢琴教学的内容体系,为新时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钢琴教育人才。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