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2016-05-14 04:34路静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建构主义协作

路静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运用,使学习者完成对语法知识的内化,最终做到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大学英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5-0056-03

一、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

大学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必修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它是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保证,是培养学生准确、恰当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解决现实问题的保证。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与中学语法教学不同。大学英语语法的授课对象是已经完成中学语法学习、具备一定语法知识的大学生,所以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不再是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介绍。但是,由于中学语法学习基本面向应试,学生们掌握的往往只是一些零散、孤立的知识点,缺乏对各个语法项目系统、完整、综合的认识,所以他们虽已掌握一定语法知识,却无法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社会需求,都对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些年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语法题目的变化体现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更高要求。2008年以来,专四考试中多项选择题部分的语法测试题目出现了一些变化。除了在题目形式上由原来的单纯填空选择题增加了提问式选择题之外,具体测试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更多考察语法规则的应用,即学生知道如何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无误即可,不考察学生是否清楚该题针对的是哪一语法项目、应用了哪些语法规则,因此有的学生可以凭借做题经验选出正确答案,却无法对题目进行解释。而2008年之后的考题则变成了直接对这些语法规则提问,要求学生对语法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论了解。因此,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课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语法能力,要求学生对语法知识进行综合、系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使其理论修养得到提高。

在中学的语法教学中,学生通常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法,这种机械记忆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进行有效输出,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常出现句式单一、语法错误过多等问题。在这种学习中,语法成了“死语法”,成了与应用完全不相关的范畴,在面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学生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语法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真正促成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而英语专业学生要具备更高的语言应用能力,他们不仅要做到准确使用英语,更要做到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对他们来说,语法更体现为一种技能,而这是对语言学习者的更高要求。所以,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要在学生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使其对英语语法的认识更全面、深入、系统;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具体语境中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两点应该是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立足点。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它起源于研究儿童认知的建构主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有知识都需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被其内化、吸收并真正掌握,单纯记忆教师所授内容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既然知识不能通过灌输的方式来获得,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发生了彻底改变,他不需再对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他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课堂的中心成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辅助者。教师与辅助者的区别在于:教师多在讲,辅助者多在问;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辅助者等待学生给出答案;教师多是自己一个人在讲,而辅助者则一直在和学生进行对话。因此,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上,随着教师退为辅助者,学生就由被动接受者变为拥有更多主动权的积极探索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当然,教师的这一辅助作用并非可有可无,虽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却是知识的导航者,决定着学生知识建构的方向。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学生以此为支撑,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大厦,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到意义的建构中,还要通过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设置真实的情境,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协作、讨论,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意义建构。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其中的意义建构是目标。就语法教学来讲,它指的就是具体语法项目的性质、规律、与其他语法项目及其应用之间的联系,因此语法教学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对这些性质、规律、联系进行深入理解、形成内化,使其最终以“图示”的方式储存于大脑,成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按照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有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情境指的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而创设的特定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重头戏就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语法教学中的情境指的就是各语法项目适用的语言环境。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但只有在具体、真实的语言使用中,这些规律、规则才能得以呈现,学习者才能直观明了地感受并体验具体的应用场合。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明确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真实的交流场景,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又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去分析、解决这些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从感性情境出发,首先达到对抽象概念、原则的理解,但不能仅满足于此,而要进一步深入,把握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复杂性和具体变化性,即能产生广泛迁移。”

以虚拟语气的讲授为例,在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虚拟语气的用法、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后,可按照非真实条件、愿望、建议等情况分别设置具体场景,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完成特定的交流目的。比如非真实条件类虚拟,可以“如果我是老师”为题,让学生进行简短演讲;对建议类虚拟,可让学生就如何学好英语对中学生提出建议。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要将抽象的语法规则与具体的语用功能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语境中。再如在从属结构和关系从句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写一篇新闻稿来报道学校最近发生的事情。新闻语篇的正文常使用复杂句,一个句子即成一段的情况也十分常见,所以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不仅可以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复杂句,还能体会到如何在一个句子内通过不同层次来传递多重信息,并能了解到在什么样的语篇中应该使用复杂句。以身边真实、有感染力的情境为例,学生会感到语法就在我们身边,抽象概念与生动事例的结合会帮助学生充分、深入地理解具体知识的性质、规律、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语法的活力,认识到它的实践价值。

(二)设置多种协作活动使其贯穿学习过程始终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借助他人的帮助、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其中的他人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无论是在课前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还是在课堂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甚至是在学习成果的评价中,协作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协作,拥有不同技能、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分享彼此对知识的理解和体悟,各成员的观点、看法彼此碰撞、影响,每一个体的思维成果都为团队的最终成果做出贡献,同时每一个体也从其他成员那里吸取了更多的观点、主张,其效果要远远优于学习者完全靠自己的独立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各种协作活动中。

比如在讲授情态助动词时,可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短文或句子发给不同小组,然后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总结出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并归纳出具体的情态意义。各成员通过协作,既拓展了思维,又深化了理解,在借鉴、吸收其他成员观点的同时,又会碰撞出大家都不曾有过的新的思想火花,其结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当然,只归纳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书面或口语表达的方式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没有反复实践、输出的过程,学生无法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在此过程中,既有在教师的引导、帮助过程中体现出的师生之间的协作,也有在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生生之间的协作。这种协作既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危害,也克服了学生独立学习的局限性。

(三)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参与会话

在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中,协作是通过会话的方式进行的,没有会话,协作活动无法进行,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对话、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具体问题。以往的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尤其在语法课上,通常都是教师说、学生记的单向交流,既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其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参与感,常游离于课堂之外。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学生应具有更多话语权,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对话,教师的一言堂要变为群言堂。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和讲解知识,而更多体现在创设恰当的情境、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料、组织协作会话等。而且,会话也可以促进深入思考,Fosnot认为,建构主义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各种活动、思考以及会话的地方。

使学生参与会话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学生在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通常都会进行批改并给出书面评价,但学生对批改结果往往不够重视,常常看过就丢到一边,更不会认真思考自己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安排组内成员进行相互评价,与单纯由教师做出评价相比,这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参与感,无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会有更大的参与热情,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思考对所学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最终完成意义的建构,而这一协作过程只有通过会话的方式才能进行。

四、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国家大力提倡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背景下,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而建构主义对个体认知能动性的肯定、对情境的重视与此形成一定契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语法教学,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运用,会让曾一度脱离实际应用的语法重回我们身边,真正为我们所用。这对目前高校对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王辰]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建构主义协作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协作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