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对小学语文说课进行评价,可以分析说课活动中的成绩和问题,以便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说课体系,同时帮助教师提高说课水平,进而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并列出了量化评价表格,既有理论性,又有实用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说课 评价体系 原则 内容 方法
说课活动萌生于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的一次教坛新秀选拔活动,1991年12月2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新形式》一文进行了宣传,此后,说课活动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可以说,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实践和反思,说课的实践活动越来越规范,说课的内容体系越来越完善,说课所起作用越来越明显,说课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可是,说课的评价体系却仍然处在众说纷纭的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对小学语文说课进行评价,可以分析说课活动中的成绩和问题,以便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说课体系,同时帮助教师提高说课水平,进而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评价呢?
一、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原则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原则,是指小学语文说课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要求。为了使说课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说课评价过程中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科学性原则,指的是评价者的指导思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首先,评价者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说课者,包括说课者自身外在的、内在的因素,说课的内容、方式等等;其二,所有评价者使用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统一的,而且是明确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其三,评价最好是用“量化法”,这样更能体现说课评价的科学性。
2.综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综合性原则,指的是评价者在操作过程中,要将构成说课活动的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因为小学语文说课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纵横交错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系统。其中说课内容是复杂的,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方法运用、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诸多因素;说课形式是多样的,根据说课的目的、内容、情境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操作程序;说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临场经验、表达能力、准备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说课评价的时候,必须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并且根据本次说课的目的权衡轻重,抓住主要特色,兼顾次要特点,进行综合、客观、公正地评价。
3.导向性原则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导向性原则,指的是评价者对说课活动的评价要有指导作用,要让说课者和听众明白哪些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甚至发扬光大的,哪些是要规避的。说课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说课评价的引领作用和激励作用,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不断提高说课的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及时性原则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及时性原则,指的是评价者应该在说课现场对教师的说课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样做可以“趁热打铁”,无论是说课者还是听课者,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会印象深刻。
5.个性化原则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个性化原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评价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思考、用心表达;二是指评价者要能够说出每个说课者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发现……
二、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内容
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内容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对说课者所说内容的评价,即说课者说什么就评什么,主要评价他(她)说得好不好;二是对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基本素养的评价。这两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不能绝对分开。一般来说,对小学语文说课的评价可以考虑下列内容。
1.对说课者处理教材能力的评价
“说教材”是说课活动的“第一要务”,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情况直接影响到说课的其他环节的质量。这部分的评价,重点关注说课者是否理解和领会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的要求,是否理解和把握了本课内容在本单元甚至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否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相应课程资源,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等等。
2.对说课者教学理论素养的评价
说课不仅要说清楚“教(学)什么”、“用什么方法教(学)”、“按什么程序教(学)”,还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这就要求说课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而且还能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把抽象的教学理论演绎为具体的说课实践。对这个层面的评价,重点关注说课者对教学思想的诠释与理解,看看说课者是否站在时代的前沿,用最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
3.对教学目标及其落实情况的评价
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时,重点关注下列几方面内容。
一是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科学。这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
二是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具体。这主要看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切实可行。诸如“学习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能力”等等,都是抽象的、可操作性不强的“口号式”教学目标。
三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到实处。教学目标不是摆设,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一一落到实处。评价的时候,主要看所订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教学的相关环节中,并由具体的教学活动支撑。
4.对说课者所用教学方法的评价
对说课者所选择的教法、学法的评价,主要关注:说课者所选用的教法、学法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实际相符合,是否服务于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学法的指导,即“授之以渔”,说课者所阐述的选择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否恰当,等等。
5.对教学程序设计的评价
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要环节,也是说课评价的重点。评价教学过程时应该重点关注这几方面的内容:是否说清楚了教学过程及其设计的理论依据,授课内容是否科学,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过渡是否自然,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学法指导是否得当,是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等等。
6.对板书设计的评价
评价说课者的板书设计时,重点关注下列方面:是否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用词是否简洁,重点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新颖,是否边说边写,字迹是否规范、美观,设计理念的阐述是否有道理,等等
7.对练习设计的评价
对说课者设计的练习的评价,重点应该关注下列内容:所设计的练习是否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否有利于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是否具有针对性,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数量是否合适,等等。
8.对说课者综合素质的评价
对小学语文老师综合素质的评价,重点应该关注下面的内容:一是口头语言是否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应该语音标准,语速适当,音高适中,音色柔和,抑扬顿挫,言简意赅,准确鲜明,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二是汉字书写是否正确、规范、美观。三是简笔画是否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四是仪表仪态是否自然、大方、和蔼可亲。五是对教具的选择和使用(包括多媒体)是否恰当、有效,操作是否娴熟,是否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方法
关于小学语文说课评价的方法,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从评价的主体来看,有说课者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评委评价等;如果从评价的语言形式看,有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之分;如果从评价的参照物来看,有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之分;如果从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来看,有量化评价和语言评价之分。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的是说课者对自己的准备过程、展示过程、说课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其实,这就是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当然,进行自我评价时,说课者既要肯定自己的优点和成绩,也要敢于指出自己的不足,只有“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才有可能将教训变成经验,以便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2.专家评价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一般指驰骋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战场上,有丰富经验且有卓越成就的优秀教师、教研员、大学教授等,他们往往站得高、看得远、看得透,请他们对说课进行评价,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3.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很常见的评价方法,一般是指同事对说课者的说课情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不需要很高的成本(聘请专家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有利于创设轻松、和谐、平等的评价环境,有利于同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以便共同进步。
4.评委评价
在说课比赛活动中,一般会聘请专家、领导、骨干教师等人组成评委会,由他们对说课者的说课情况进行评价。因为是比赛,这就要求评委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而且要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客观、公平、公正的道德品质,否则说课比赛就失去了意义。
5.横向评价
横向评价是将所有说课者放在同一个层面上,用事先制定的统一的评价标准逐一进行对照,以鉴别出说课者的说课情况与这个标准之间的差异。
这种评价适用范围比较广,说课比赛活动中用得比较多。由于事先制定了评价标准,参赛者也会按照评价标准去准备,这样既便于说课者对照标准自我评价,也利于评委对照标准公正评价。当然,评委一定要有客观公正、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
6.纵向评价
纵向评价,也被称为个体差异评价,指的是将某个人不同时期的说课情况拿来比照,进而判断他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种评价,需要建立个人说课档案。
这种评价针对性强,有利于说课者清晰了解自己的说课状况,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利于不断提高说课水平,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这种评价需要耗费说课者和评价者的很多精力,而且即或是取得了进步,也是“个体的”,推广性不强,因此在说课实践中运用不是很广泛。
7.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一般用于说课比赛,事先根据说课的目的和要求制订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分数(一般都列成表格),评委对照评分标准给说课者打分,再由指定的工作人员将所有评委的分数汇总,多半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作为该说课者的最后得分。等所有的说课者展示完毕后,将每个人的最后得分进行比较,并依次排名,分数高者就是状元。这种评价对评价者来说,可谓简单易行。但对说课者来说,是“一笔糊涂账”,因为他只知道结果——分数或者排名,而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8.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指的是听课者用书面语言或者口头语言对说课者的说课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评价一般比较全面,而且实用,因为评课者既要指出说课者的优点和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让说课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更有利于发挥说课评价的作用,更有利于说课者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广杰.小学说课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苏鸿.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谢安平,林高明,邓园生.说课实战训练教程·小学语文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 刘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 说课 上课[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 王深根.小学语文说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6] 尹合栋.说课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2(12).
[作者:杨美芳(196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