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儿童跟随父母流入了珠三角地区,并面临着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社会文化等一系列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整个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发展,做好舆情引导;学校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并采取“群际互动”方式消解文化冲突;家庭要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氛围,父母应为子女做好榜样,并与学校加强联动。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随迁儿童 社会适应问题
一、随迁儿童及其社会适应问题研究概述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与之相随的另一规模巨大的群体——随迁儿童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随迁儿童的称谓和界定不尽相同,与随迁儿童较为相似的概念有“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弟”、“流动人口子女”等,然而,随迁儿童又有别于“流动儿童”或“流动人口子女”,后者可能同时包含城际迁移的儿童[1]。当前国内有关随迁儿童的界定主要围绕随谁流入、流入地居住年限及流入时的年龄阶段等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在有关随迁儿童概念界定的基本要素方面,随父母流入已达成基本共识;在流入地居住年限方面,大都采用全国人口普查以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而在流入时的年龄阶段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当前尚未施行异地高考制度等特点,将随迁儿童界定为随其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4或7~15周岁)。随迁儿童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在融入新生活和新环境的过程中,受政府政策、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环境、心理等一系列的困境[2],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整个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随迁儿童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一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融入、教育管理、升学问题、权利保障等宏观方面,并取得不少成绩,而关注个体以及探讨儿童的社会适应等微观问题并不多。从已有的相关研究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适应的某个方面,如学习适应、城市生活适应或人际和文化适应,对其社会适应整体性研究较少;在探讨随迁儿童是否存在社会适应问题上,大都基于与一般儿童或常模等“标尺”的比较,其结果较“标尺”差(P<0.05),则被认定为适应不良。此外,该领域研究结果充满了矛盾,如关于随迁儿童自我意识、受歧视感、学习适应状况、城市文化适应状况、不同教育安置方式中随迁儿童心理适应的优劣,以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方面研究的结论均不同。在研究对策上,以往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宏观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而针对个体适应性特点等微观方面的对策较少。在研究方法上,有关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宏观理论的探讨,干预对策、实践研究和个案研究较为欠缺,个别学者针对儿童本身或“家庭和学校”提出干预措施。在研究对象的地属上,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多取样于京津唐、长三角等地,有关珠三角地区的研究鲜有报道。
珠三角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口最多的地区。资料显示,珠三角的九个市区暂住人口占全省总数的95.9%[3],与此相对应,该地区随迁儿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很大比重,根据吴开俊、谢建杜等人的研究推算[4],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的规模已超过250万,位居全国首位。随迁儿童到粤就读后,母体文化的连续性被中断,面对迥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社会适应问题如何?基于此,以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为例,探讨其社会适应问题,揭示相关原因,以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进一步重视。
二、社会适应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概念的厘清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界定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于以下几个层面:(1)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行为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如艾宾浩斯认为,社会适应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适应,即个体对外在环境变化时的一种有效应对[5];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为使个体的某种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或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适应[6]。(2)认为社会适应的本质是人格的适应,是个体处于压力、困境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就要进行评估,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心理或人格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Gopinath Ranjith采用社会适应自评量表对个体社会功能和抗抑郁特质的测试表明,社会适应可能就是一种人格特质[7]。(3)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心理适应,是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的心理适应。如杨彦平基于这一观点,从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变化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和情境变化适应等方面揭示个体心理适应的状况[8]。(4)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综合概念,应涵盖心理行为适应、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文化适应等几个层面的含义。如方晓义认为,社会适应既包括外显行为(学习成绩、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又包括内隐问题(情绪控制、主观幸福感等)[9];刘明兰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层面。“心理适应指心理舒适、心理健康和对新的文化环境感到满意,而社会文化生活适应则与学习新的社会技能来顺应新的社会文化,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以及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关。”[10]
由于对社会适应的界定存在一些争议,加之学者们大都仅仅关注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某些层面或某个点,致使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界定有所差别。当前,国内研究者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性的观点。结合林崇德对社会适应的诠释,认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是指由于家庭环境、学校因素以及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变化,随迁儿童行为方式、心理状态随之而改变,进而使自我内心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11]。从操作性定义上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适应,一个是心理行为的适应,另一个是社会文化的适应。考虑到与学习有关的适应在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中的重要地位,遂将其作为操作性定义的第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三、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行为适应堪忧
在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发现,随迁儿童由于所处的生存境遇,开始出现了人际情感失调、人格个性缺陷及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内心充满着孤独感、处事多从现实出发、自卑而又敏感、个性消极退避、性格内向、精神压抑、缺乏活泼开朗、不愿听批评等心理行为特征。如性格内向(24.35%)、自卑敏感退避(13.44%)、精神压抑(25.31%)、活泼开朗(14.37%)、自信自尊(12.67%)、说不清楚(10.76%)。与珠三角地区儿童相比,随迁儿童面临着被双重边缘化的压力:一方面他们从边疆或边远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的都市,并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却在巨大的城乡差异中被城市社会边缘化[12];另一方面,农村文化身份使其被珠三角地区的主流文化边缘化。随迁儿童在从家乡的主人翁角色到客居他乡的“局外人”角色、从农村族群文化到适应珠三角地区主流文化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资源分配不公是随迁儿童被边缘化最为集中的表现,这种不公体现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使用等各个方面,同在一个城市生活甚至同在一个学校学习却无法享有与本地儿童甚至普通随迁儿童的同等待遇。如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由于大都没有当地户口,无法建立学籍档案,学习情况不能计入学校的教学考评,部分学校在评先评优、参加各种汉语方面的竞赛等将其排除在外,使得这些身心尚未成熟且较为敏感的随迁儿童产生了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体现为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卑和惴惴不安,也体现为一种消极待事、怨天尤人的心境,甚至还体现为某种敌对、仇视、报复社会的心理行为。除此之外,随迁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除较小部分集中于具有地区特色的餐饮以及运输、中介服务业外,绝大部分则以体力劳动为主,其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低,为了生计无暇照顾其子女的学习生活,疏于对子女的管教和沟通,由于缺乏必要的关心与呵护,随迁儿童往往会产生自卑、意志力薄弱、缺乏安全感、自控能力差、行为偏离甚至违法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2.学习适应问题突出
该地区随迁儿童大都来自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及所从事的职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父母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教育意义和文化知识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导致对随迁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或对其教育期望的严重偏离。由于深受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随迁儿童到粤就读后,本应需要家庭储备更多、更好的学习教育资源,需要父母有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文化资本来监督、指导其学习,使他们顺利地适应主流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更好地学习适应。但普遍较为低下的家庭收入,能够为其提供的学习资源相当有限。对多数随迁儿童而言,只能选择民工学校或指定的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与资源充沛、优质的学校几乎无缘。在随迁儿童的家庭内部,缺乏平等的、疏于与父母沟通的、冰冷的家庭氛围以及其父母非科学化的教育观念也同样影响着其学习适应[13]。随迁儿童家长对待子女的学习大都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由于家庭经济不济,子女较多,对随迁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口头表达支持,内心满是“读书无用论”思想;另一个是对随迁子女学习抱有过高的期望,但教育方式方法陈旧,更多的是延续了农村的教育和习惯,但这种教育和习惯也因其工作忙碌而难以贯彻始终。两个“极端”对随迁儿童的学习适应产生了不利影响,前者导致随迁儿童在学习方面产生了无力无助感,后者则使随迁儿童时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之中,如担心学习上不去、考试考不好,等等。长期在“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下或经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境中,导致其学习倦怠,出现学习适应问题。随迁儿童就读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大都较为落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尽如人意、教育管理方式较为陈旧的私立学校,这都是导致个体学习适应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14]。部分就读于公立学校的随迁儿童,因语言文化、生活习性、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与其母体文化的迥异而难以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不良
随迁儿童出生并成长于特定的乡村文化当中,其价值判断、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特定的农村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定模式,来到经济社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后,面临着多方面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从族群文化到珠三角粤文化的适应、从欠发达的传统社会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适应、从边疆或边远落后的农村生活到现代化都市生活的适应、从家乡的主人翁角色到客居他乡的“局外人”角色的适应、从母体语言文化到该地区主流语言文化的适应、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适应,等等[12]。就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而言,其独特的乡音、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是不同文化情境下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这种母体文化转变性适应珠三角地区主流文化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现实的生活当中,不乏母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情形,甚至是主流文化对母体文化传统、习俗、饮食习惯等产生强烈的冲击,致使个体产生诸多不适应,甚至是反感情绪。随迁儿童生长于农村地区,从小对母体文化中的习俗、生活习性、语言文化根深蒂固。然而,地区主流文化的种种表现令其无所适从,以随迁儿童语言文化为例,其家庭的特定语言环境,使其在学习、生活适应方面产生巨大困扰,如浓厚的乡音给其人际交流带来了不便,乡音浓重的随迁儿童在同人交往、与人交流,尤其是在课堂回答问题或提问时,老师和其他同学听不懂他们的话,而使得场面极为难堪[15]。同时,浓重的乡音也使得他们在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或粤语的儿童和老师面前感到自卑,进而导致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看法。来自农村的随迁儿童本身就较为内向和退避,加之他人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可能进一步导致其与周边人的疏离。此外,浓重的乡音使其内心充满了受歧视和嘲笑感。
四、促进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珠三角地区是随迁儿童的聚集区,其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从政府层面看,中央政府在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外,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和中央扶持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结合区域文化和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获得可观收入,从根本上解决群体背井离乡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流入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以政府的保障经费为主,多方筹措,大力发展私立教育,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要积极为随迁儿童户籍办理、医疗保险、接受教育等提供便利、做好服务。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改善和提升农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比如,可策划一些宣传片,以展示农民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向关系,同时也可以在电视媒体或平面媒体中报道一些凸显农民群体个性优势特点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农民尤其是随迁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自卑和受歧视感。
从学校层面看,随迁儿童较多的学校要加大对学校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积极编撰、设置和探索适合随迁儿童心理特点、区域特色和风俗习惯的教材、课程以及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把暂无学籍的随迁儿童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并在其参与评优评先和参加各种竞赛方面予以倾斜。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改善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条件的公立学校应尽可能取消对随迁儿童的入学限制,并减免学杂费用,使他们真正享有当地普通儿童的同等待遇。学校还应积极发动普通学生为随迁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通过“群际互动”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成绩,消解语言文化的歧视感。此外,学校和教师对随迁儿童的学习成绩下滑不能漠视或歧视,要积极鼓励、主动帮助,切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家庭层面看,随迁儿童的父母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切实摒弃“读书无用论”思想,适度降低对随迁儿童学习的期待,耐心倾听随迁儿童的所思所想,对随迁儿童表现出的不当行为和消极思想要积极引导,切实做到少说教体罚,多投入真情实感。此外,父母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给随迁儿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家庭中的各种情境包括监护人的言行对儿童都具有较大的暗示作用,会使儿童的行为逐渐与社会规范靠拢,父母的一颦一笑会使之内化为其内心隐性思想或潜在行为。”随迁儿童的父母应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在母体文化和地区主流文化中寻找到一个平衡或契合点,使自我尽早进入角色,为随迁子女做好榜样。此外,家庭尤其是父母要做好与学校联动的工作,切实构建好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的联动机制。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力量所能消解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随迁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庆,冯兰.留城,还是返乡——武汉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城意愿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14(2).
[2] 李茜,王安立,刘振庭.农民工随迁子女:如何适应社会解读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13-6-8.
[3]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R].2011.
[4] 吴开俊,吴宏超.珠三角地区进程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1(12).
[5] 杨彦平.社会适应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6]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
[7]Gopinath Ranjith.Person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social functioning in depression,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5(4).
[8] 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
[9] 方晓义,张锦涛,孙莉,等.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3(4).
[10] 刘明兰,陈旭.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11]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2] 王平.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2).
[13] 李俊清.流动人口现状与问题[N].中国科学报,2014-4-1.
[14] 徐礼平.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
[15] 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6] 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为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徐礼平(1985-),男,江西南昌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副教授。]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