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共产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2016-05-14 18:46侯卓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高校

摘 要 高校共产主义教育旨在使青年学生全面地理解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在实践中提高与升华,最终成长为可靠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坚持与加强开展高校共产主义教育是高校完成其政治使命的必要途径,是坚定广大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应有措施,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青年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事业

1 高校的政治使命与共产主义教育

在人类有阶级存在的历史中,统治阶级不仅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使统治阶级得以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工具就是教育。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必然是阶级性的,必然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是家庭财富与地位的体现。就核心思想而言,资产阶级的教育“教人俯首帖耳地顺从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政治和宗教”,它传递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偏执的思维。这就造成后来很多科学家不惜曲解自己的科学事实,也要使其“符合”宗教的世界观,这足以揭示出资产阶级教育的虚伪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它的任务在于“实现无产阶级对半无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的劳动群众的影响,其目的在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里的“人”,是忠心耿耿、脚踏实地的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绝不是别的什么人,这一点必须要明确。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青年学生接受专业化培养的主要阶段,也是他们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阶段。所以说,高校作为开展高等教育的场所,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高校培养出的青年自然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是由高校的阶级属性及其政治使命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高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教育单位,其政治使命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应是我国高校不可动摇的基本教育方向。

如果只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高校塑造出的只是“手艺匠”而已,这样培养出的青年无法意识到自身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要发挥的作用,自然也就根本无法发挥这些作用,倘若这样,高校的政治使命就没有完成,首先是无产阶级追求共产主义的社会意识没有被普及,另外也就造成了这种社会意识向社会力量转化的失败。所以,高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加强开展共产主义教育,不仅要使青年学生通晓共产主义的口号,更要使他们了解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追求。只有这样的高校,才没有偏离无产阶级的教育方向,才没有辜负自身所肩负的光荣的政治使命。

2 青年的理想信念与高校共产主义教育

青年学生通常在18岁左右进入高校开始独立地学习与生活,这一时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高校必须要积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育人的关键在于抓思想,播下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行为。在社会主义的教育条件下,必然要求我们培养热爱与拥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青年,这是理想信念的问题,是“总开关”的问题,至于青年的专业才能,则是次之的问题。对于这个顺序必须要有正确的把握。

理想信念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从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逐步产生。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提供这样的教育内容,全面地给予青年学生以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

我们所强调的理想信念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念。从内部关系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也是共产主义,它们两者最终都指向共产主义。所以,共产主义在理想信念当中发挥着根本性、统领性的作用。一个人是否对共产主义怀有必胜信念,是否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应是判断其理想信念水平的首要标准。

因此,共产主义教育必须长抓不懈,来不得半点含糊。不在根本上下功夫,就无法使人真正地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高校来说,要想解决好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就必须扎实地开展共产主义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学习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使人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与超越,了解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学习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包括对历史与现实中涌现出的集体或个人身上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追求与道德品质,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第三,认识共产主义的实践属性。马克思曾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绝非虚无飘渺,绝非遥不可及,它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使历史向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前进,这种持续的动态活动就是共产主义的实践。必须使人们明白:我们所从事的很多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这些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绝不是口号,它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日常活动当中。这正如胡耀邦同志所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包含着共产主义,都离不了共产主义。”

高校共产主义教育不仅要使青年学生全面地理解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以实践的锻炼,使他们在社会实践的熔炉当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并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最终成长为可靠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 社会主义事业与高校共产主义教育

“看似寻常最奇崛”,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挑战的事业,它的实现需要相当水平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为基础。而社会主义仅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才能最终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事业并不是一劳永逸,也绝不是“走红地毯”,它是在大风大浪中前行的,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已然揭示了这样的道理。

所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传承的问题。我们的事业需要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与坚守,任何一代出了问题,历史的接力棒就无法正常传递,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薪火相传,必须使一代代青年树立起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完成这一任务的方式就是开展共产主义教育,关键是要抓好青年价值观形成时期的教育,即高校的共产主义教育。这种教育稍一松懈,青年学生的思想就会失去引导、无所适从,倘若彻底放弃,恐怕会有很大的动荡。1989年12月,苏联全面取消了高校中的马列主义课程,仅仅过去两年,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社会主义强国,就黯然消失在了历史的深处,留给人民的是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此外,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构成危害。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内部,受到历史与现实环境的影响,旧的统治阶级的落后思想以及小资产阶级思想像汪洋大海一般包围与侵蚀着我们。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那就是一些西方国家对我们开展的“和平演变”。虽然,我们提出不以意识形态划分国家之间的远近亲疏,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之间没有意识形态的区分,也不代表着我们放弃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美国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公开表示以意识形态划分亲疏,并声称:“我们正在采取主动行动,与世界上的年轻人建立关系,确认政界、商界和市民社会的未来领导人,让他们彼此间建立联系。”这实际上就是将“和平演变”的重点放在了年轻人身上。

为了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防止与减轻青年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传承,必须加强高校共产主义教育。要使青年学生明白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根本差异,认识到他们身上所肩负的推进历史前进的重要使命,使他们真正树立起“三个自信”,提高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并且能够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筑牢共产主义的精神家园。

总之,坚持与加强开展高校共产主义教育是高校完成其政治使命的必要途径,是坚定广大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应有措施,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高校共产主义教育的任何松懈,都意味着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此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长抓不懈、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9,130,166.

[3]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8.

[5]The White House,The 2015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5/02/06/fact-sheet-2015-national-security-strategy.2015-02-06.

作者简介

侯卓沅(1993-),男,汉族,河北省秦皇岛市人。现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高校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