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2016-05-14 22:23招莉莉陈华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能力培养

招莉莉 陈华

摘 要: 应用统计学课程是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适应性,本文讨论了如何结合应用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提出了应用统计学教学改进建议,旨在为强化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应用统计学 能力培养 教学改进

应用统计学课程是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关于数据的科学,提供的是一套有关于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并从中挖掘信息和数量规律性的方法。其以应用为导向,强调统计理论和方法在社会经济、工程技术和管理实践等领域的熟练运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社会经济管理角度看,企业发展战略、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研究、财务分析、经济预测、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都离不开应用统计学方法,这些领域正是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的领域。对学生来讲,学好应用统计学课程,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无论是对自己个人的生活学习,还是对未来的工作需要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应用统计学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认为该课程不好学习,任课教师认为该课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前期课程知识积累不够,经管类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对教材中包含的大量公式、符号等感到头痛,之前所学的概率论课程也基本没印象,对一些基本概念和模型如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等都不熟悉,使得教师在教授应用统计学时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对这些概念方法再次进行解释;其次,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上很少将理论和与社会经济现象相结合,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的实际应用一知半解,甚至连基本的统计图表运用都不正确,在毕业论文写作里面还会出现乱用统计图表的情况;再次,教学方法单一,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为主,学生会觉得非常枯燥,理解困难,有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学生能够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其数量规律性,这需要更多的课外知识,也要求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应重在对基础性概念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延伸,注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为了改善应用统计学“难教难学”的状况,教师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像统计学家一样思考,并从中受益。

(一)自学能力

应用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主要讲授该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都精讲,教师也不可能在校期间传授给学生以后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学生毕业之后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以解决。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明确自学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结构中最基础最主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加强对学生自学的引导和监督,教授学生自学的方法,并及时检查自学效果。应用统计学课程学习主要可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部分内容,国内教材在前两部分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小,教师授课较偏重于第三部分,这三个部分在重要程度不相上下,教师可以适当布置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部分书本外内容让学生自学。比如数据收集板块,大部分教材只是简单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优缺点,对其中在市场调查中很常用的问卷调查方法没有详细展开,而问卷调查又是现在经济管理中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应该很好地掌握该方法。因此,教师在根据书本介绍该方法之外,可以布置学生通过自己自学问卷设计内容,并通过具体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问卷设计。在完成问卷设计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学习调查问卷设计的流程、调查问题的设计、答案选项的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所设计的问卷,让大家一起检验自学的成果。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加入一些学科前沿内容,让学生自主分析研究,通过小论文的方式进行检查。

(二)思维能力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让学生领悟统计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问题和方法,当下看起来已经接受,实际上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对老师所讲知识就上完就忘,所以产生不少学生到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述原理和公式的时候,应先设置问题情境。比如观察同专业相邻两个班的学习情况,指出两者有何区别,这种区别怎么样去描述,考虑能否通过应用统计学知识衡量,进而思考应该用什么指标评价两个班的学习情况。将这些疑问带进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的作用,并从中选择合适的指标对问题进行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地适合用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分析的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在讲授假设检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需要采用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要一开始就给出答案,督促学生投入整个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寻找相对最优的结果。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需要分析推理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一起思考、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地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运用统计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可能不会直接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今后工作不可或缺的,在今后工作遇到实际问题时应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寻求解决对策。对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运用,并不能局限于书本出现的知识,应在现有的方法模型上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明确经管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从统计学知识掌握的角度体现,强调学生对统计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应用背景组织教学,收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到时间序列内容的时候,引入我国人口总量的时间序列分析的案例,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我国人口总量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很直观地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对经济现象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如果遇上还能在书本找到现成办法的时候,可以自己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寻求更多的解题思路。

(四)应用能力

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不仅包括简单的应用,还包括综合应用,即根据实际问题背景,从原始数据搜集到统计分析报告形成的全过程操练,解决不经简化的实际问题[2]。如果应用统计学继续沿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经过一定数量的理论教学之后会产生学习该课程没用的想法,不知道究竟学它是为什么,这样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的。统计学并不是统计学家的凭空捏造,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很自然的背景,来源于实践,最终要回到实践服务于实践。应用统计学教学只有注重实际应用,才能使学生明白它的有用性。

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是关键,现代统计工作离不开统计软件,统计软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如EXCEL,SPSS)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教学要从应试导向转换为应用导向,可以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项目驱动教学[3]。通过统筹安排,布置给学生合适的统计项目,让学生自行分组完成统计项目并进行成果汇报,可以使学生有目标地自主学习,融入应用统计学课程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提升自我的数据搜集整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等,完成应用统计学的知识构建和统计软件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切身感知到该学科的学有所用。

三、结语

应用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经管类学生的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能还会涉及更广泛的内容。只有不断进行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贾俊平,郝静.统计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崔立志.关于提高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115.

[3]林佳丽,姜大志.基于CDIO理念的经管类商务统计学课程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37-40.

[4]丁兴烁.应用统计学实际应用教学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8):60—61.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能力培养
小习题大命题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