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

2016-05-14 05:46丁海霞皮柯周大明刘彦玲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

丁海霞 皮柯 周大明 刘彦玲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至2015年03月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76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32%),且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

乳腺癌是临床上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因素,而且近年来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1],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方式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传统的根治性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带来巨大的创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保乳手术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故此,我院研究了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在2013年09月到2015年03月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7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随机将76例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在(40.15±0.37)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在(41.24±0.58)岁。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科学的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不进行化疗,直接实施乳房广泛切除术,切除范围为肿瘤周围1cm以上的正常乳腺组织和基底胸大肌筋膜,迅速做冷冻切片,并做好上、下、内、外与基底各切缘的标记。若切缘阳性则扩大切除范围,再阳性者进行改良根治手术。

观察组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第1天、第8天进行静脉滴注,环磷酰胺

500mg/m2、阿霉素30 mg/m2、5-氟尿嘧啶500 mg/m2 ,21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给患者进行全面体检,然后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包括:局部复发、发生远处转移等)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率用卡方进行检验,用“%”表示;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患者治疗后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局部复发6例、发生远处转移4例,不良反应率26.32%(10/38)。

观察组:局部复发1例、发生远处转移0例,不良反应率2.63%(1/38)。

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保乳手术,但是保乳手术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手术前的辅助治疗对增加保乳手术成功概率起着关键作用[4]。故此,我院针对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取得的疗效非常可观。

乳腺癌患者在保乳手术前不进行化疗,直接实施乳房广泛切除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术后不良反应多,降低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治疗效果不理想。

新辅助化疗是在局部手术之前进行的系统治疗[5-6],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患者肿瘤体积和减少亚临床病灶,为保乳手术创造条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保乳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增加了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而且提高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此外,在保证了疗效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综合来看,在保乳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表明,在经过对比治疗之后,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可取得优越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观察组为89.47%明显比对照组68.42%更高,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

总之,针对中晚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阙劲松.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效果[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1):33-37.

[2]张变莲.乳腺肿物切除中三维超声及麦默通的联合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747-1749.

[3]边策,姚奎,赵际童等.晚期卵巢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及预后差异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2):942-947.

[4]张苗,刘艳.新辅助化疗在治疗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24):4483-4485.

[5]孙强.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指征的探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9(5):287-291.

[6]赵宏波,郝安林,王卫杰.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6):379-380.

猜你喜欢
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延续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状态中的作用
两种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新辅助化疗、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照分析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变化
中青年乳腺癌肿瘤乳房比例对保乳术后乳房美观度的影响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对比分析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效果观察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