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浅谈

2016-05-14 15:41王志勤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王志勤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一、对教学情境及其功能的认识

教学情境是情感环境和认知环境的综合体,是知识的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链接,促使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知识,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增长才干.

3.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对教学过程起到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

1.利用旧知到新知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知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新知的产生往往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或减弱条件,让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或发现新的规律.教师先引导学生研究已有的知识,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原有的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探讨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通过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来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需要.在教学时,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如学习有理数乘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报纸探究乘方的知识:开始展示很大的报纸时许多同学都说能对折几十甚至上百次,可是在动手实践后却发现折叠到七次的时候已经非常困难,许多同学都是大惑不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终于发现:报纸厚度随着对折次数的增加以等比级数增加,而其面积则相应地以同样比例减少.加上纸本身的拉力,把报纸对折第九次无疑比一次将512张报纸对折更要困难!

3.利用数学典故或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中的故事可以包括数学史及一些名人轶事,或一些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有趣的民间故事等等.历史上的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史,提高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教师给学生边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边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学生都非常疑惑不解,教师因势利导引入相似三角形知识应用的学习,学完新课后,再一起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这样的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堂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意识.

三、数学情境化设计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杜绝重形式不求实质的数学情境化设计

情境设置应该是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意在引发学生思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或远离数学本质的东西.根据笔者近几年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况看,那些贴标签式的、主观生造与实际相悖的情境设计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此外,以现实背景为素材的情境设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例如,笔者曾见过不少“负数乘以负数为正数”的教学情境设计,无一例外都很牵强甚至繁琐,与其如此,又何须强加一个“情境”呢?

2.情境与情景,这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内涵看,情境与情景,前者宏观,后者微观;前者包容量较大,内涵更丰富,常常处于动态,具有过程性,而后者仅仅是问题的一个背景素材.就来源看,后者一般是数学问题的现实生活素材,而前者除了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外,也可以来源于数学自身和探究中引发的新的情境,即数学情境并不局限于现实生活素材.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该是有鲜明的目标指向,能融数学教与学为一体,具有数学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并使数学课堂具有自我生长性的立体的环境.

3.处理好生活化、情境化与数学系统性之间的关系

当前,在大量生活化、情境化的素材进入数学课堂之后,也出现了另一方面的忧虑:一味强调生活化素材是否会消解课程所应该具有的“数学味”?过分突出情境设置是否会肢解或弱化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系统性?前述种种形式主义的作法表明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在当前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应该认真总结与反思我们在数学情境化设计与实施中的经验与教训,处理好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之间的关系.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其呈现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地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把握知识分布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促进师生合作与教学合作,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