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强
摘 要:文章分析了司库在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指出施工企业应借鉴司库管理思维与模式,将资金管理的权限上收,推行统一流动性管理、筹融资管理、银行管理管理等加强资金管理力度。以系统化、统一化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总部对账户与资金收支的管控力度,加强内部资金调剂作用,提升资金效率。
关键词:司库 施工企业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10-02
施工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准入门槛低的特点,因此该行业在国内总体处于供过于求、充分竞争的局面。在施工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垫资经营已成为其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模式,同时拖欠现象严重。这导致施工企业普遍应收账款比例过高,可用自由资金愈发不足,加重施工企业资金周转负担。同时,由于施工企业总体处于“分权管理”且项目地域分布较广,因此普遍存在账户开立分散、资金零散而缺乏聚集效应。施工企业资金状况无论从其内部调剂还是外部回款效率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然而,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看,其通常对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其对分公司考核以及项目责任承包中仅强调经营与利润,而对加快应收账款回笼、提高资金流动性等资金管理效果未进行考核或纳入承包责任中;二是普遍缺乏一套系统性的资金管理模式;三是其预算与资金计划未得到充分重视,在具体执行时流于形式、超支现象严重。由此使得施工企业面临的较为严峻的资金问题没有在管理上得到充分重视。要解决施工企业的资金问题,就需要从对资金管理认识与责任落实、内部资金管理模式、改善流动性的工具入手寻求解决方法。
一、重视资金管理并纳入项目考核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施工企业应像重视市场规模与利润一样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在企业运营与项目管理中作用,并在总部层面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架构,让资金岗位更多参与项目运营,包括前期招标评估、中期项目运行、后期管理,保障项目全周期的资金状况处于合理水平。同时,在对分公司的考核以及对项目经理的承包责任中,增加对资金管理的相关考核,例如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账户统一开立与运用情况。以考核与责任承包强化分公司与项目经理的资金意识,避免过于追求市场、利润而忽略了现金流。
二、运用司库理念推行统一资金管理
司库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对财务管理中资金、会计、税务三项职能中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推行统一流动性管理,构建内部资金池,并借助总部的整体优势实现统一筹融资管理、风险管理、银行关系管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整体议价能力。其中,流动性管理主要包括账户管理、资金归集与下拨(资金池业务)、应收账款管理等。由此可见,具有“统一、集中效应”优势的司库管理模式,是拥有较多所属企业或分支机构的集团或总公司资金管理的最佳途径。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均设立了不同形式的司库管理架构,由总部与各层企业资金管理岗位全职或兼职的履行司库职能。而对于拥有分公司与项目数量众多的施工企业而言,司库理念与管理模式则是改善其资金管理现状很好的工具。
由于国内施工企业实行采取“总部—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推行项目经理承包制,分公司或项目部一般拥有工程结算收支和产生经营性债权债务的权力{1}。因此,在业务组织与职能分配,呈现“弱总部、强项目”,总部在对分、子公司以及项目管控多为宏观监管,而非“参与式”管理;同时,项目组织机构“公司化”而非“部门化”使得机构臃肿,管理成本加大。这些共同导致施工企业资金分散、资金整体效率低下、风险预警的滞后问题。由此,施工企业可以借鉴司库管理思维与模式,将资金管理的权限上收,推行统一流动性管理、筹融资管理、银行管理管理等加强资金管理力度。以系统化、统一化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总部对账户与资金收支的管控力度,加强内部资金调剂作用,提升资金效率。
(一)实行统一账户管理
账户是企业资金活动的源头,管住资金的前提是管理好账户这个源头。由于施工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前述体制问题,并且项目地域分布广泛,导致账户数目繁多、资金分散在各项目局部,其资金流动既未得到有效监控,又未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因此,施工企业须首先从账户管理入手,由总部统一实行账户管理与审批,借助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中账户查询与监控等功能,实现账户一级管理。以此控制、削减账户数量,监测企业内各级账户余额与资金流动状况、实施掌握企业现金流状况与变化趋势。
(二)建立内部资金池,实现资金内部调剂
针对资金分散的特点,施工企业可在统一账户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内部资金池归集并调剂资金,总部归集分公司与项目日常收支,并对成员企业在总部的上存资金与总部下拨资金进行定价,以价格引导资源配置,改善施工企业整体资金效率与项目经营收支状况。例如,施工企业可将分公司或项目的收入每日实时或在日终上收至总部,其每日支出在其经总部审批的资金计划范围内由总部拨付并对外支付。由此实现分子公司与项目收入支出全管控。同时,总部可对分子公司、项目在总部存款的净余额计算利息,若净余额为正,即收入大于支出,总部参照银行存款利率为其支付利息;若分公司与项目在总部净余额为负,即支出大于收入,则其需要参照贷款利息为总部支付利息。由此通过资金定价,引导、鼓励各分子公司与项目“奖入限出”,加快资金回笼、严格控制对外支出。通过账户管理、资金归集与定价实现统一资金池,实质是将资金管理权限逐步上移到总部统一管控,并由总部有效实现内部调剂并合理定价,降低资金分散与低效的现象。
(三)加强资金计划与支出管理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普遍不够理想。一方面在于施工企业未对资金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统一管理、有效考核与监督,由此导致项目运营中资金使用与计划脱节、超支严重;另一方面在于资金计划与预算之间存在一定脱节,即资金计划未完全按照预算中的各类项目确定,从而导致计划用途与预算项目未一一匹配。要解决计划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统一考核、对接预算的计划管理体系。一是企业各级资金计划必须逐级上报并由总部审批,总部得以整体了解并监控各级分子公司与项目的计划与执行情况;二是总部须对分子公司与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并给予一定奖惩机制,以提高资金计划的严肃性;三是各级公司与项目资金计划的编制必须与其制定的预算项目相对应,并严格控制在预算各项范围内不得超支,同时可以采取“以收定支”的思路圈定项目支出的最大限额。通过上述措施,总部得以在数量与用途上管控各级公司与项目的资金状况。
在对外支付管理方面,施工企业的项目支付尽量根据进度安排分次安排支出、减少一次性对外支付,以缓解支付压力;同时,尽量直接支付到终端环节、减少向中间环节支付,以此减少纠纷。例如,施工企业支付分包项目款项时,通常采取一次性向分包商(包工头)支付款项,而分包商往往分次支付给施工人员。由此导致施工企业一次性支付压力过大,并存在包工头独占资金、携款外逃的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施工工人的劳资纠纷往往转嫁到施工企业自身,并可能由此造成一定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可以考虑按施工进度直接将分包款项支付给施工人员,既缓解了一次性支付压力,也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四)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提高资金流动性
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使其从项目招标阶段至实际运营的各阶段,始终面临着垫款、不同名目的保证金、拖欠款等各类应收账款。据统计,2014年鲁班咨询重点关注的51家上市建筑企业,各类应收账款与收入的比例高达40.8%{2},过高的应收账款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资金流动性。然而,这些保证金本身属于经营引发的问题而非资金管理范畴,因此,通过资金管理手段直接大量减少应收账款拥有较大难度。但是,施工企业可以考虑通过金融工具,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置换为流动性较高的现金,改善自身资产结构。具体可由司库部门(资金部门)对各级企业与项目的应收账款进行统一管理,针对不同交易对手资质进行分类。选取质量良好的应收账款资产进行打包并证券化,借助其企业整体优势在市场中发售,并向证券持有人支付一定收益,以将回收期零散而不确定的未来资金流入置换为当期可用资金,以此提升其资金流动性,改善施工企业整体资产结构。
(五)资金部门参与项目决策
虽然施工企业可通过统一账户管理、构建资金池进行内部调剂的方式较大程度地改善自身资金状况。但若进一步从源头看,则应该让资金部门(司库)从项目招标与评估阶段便参与其中。由于施工企业前期项目评估普遍侧重于项目本身收益与规模的评价,而对其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状况及其资金来源的背景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容易导致施工企业开工之后不仅大量垫资,而且正常经营收入未能入账,使得项目陷入看似盈利实则巨额流出的困境,进而拖累施工企业正常经营。因此,施工企业需要让资金部门(司库)一同参与项目前期评估,尤其是针对对方未来资金流、支付能力、对方的资金与项目背景等做出客观全面评价,确保项目开展后能够拥有健康的现金流,避免形成资金黑洞。
三、小结
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问题既有其行业背景下特殊经营模式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有其自身资金管理认识方面与管理手段的不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施工企业需要扭转只重视利润与市场而不重视资金管理的错误认识,提高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与力度,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总部统一管控的资金管理模式(司库体系),实现内部资金调剂与有效的计划控制,同时须让资金部门全程参与到经营决策与运行中,确保项目经营全周期拥有健康的现金流。
注释:
{1}徐美飞,郑丹.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及其方法选择.会计探索,2009(3)
{2}贺灵童.资产证券化——施工企业盘活沉淀资金新思路.鲁班咨询,2015
(作者单位: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