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智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更加关注道德。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孩子身心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普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成为我国小学实施道德教育的新阵地,担负起了学生健康成长及道德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的重任,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积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本文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因素更为明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沿用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完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无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入手,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使之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除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方式以外,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会感兴趣,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时可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导入,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驗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儿童时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充分把握总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善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明确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孩子,使之全面有效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引进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这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听得有趣,积极的思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在有效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积极引导学生生活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在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我们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这样,让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使之明白了学有所用的道理,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教学有法然则教无定法,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远不于此,不能只是守旧以往的老方法、老经验,而是要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究。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交流探讨,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全面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期刊2001(2)
[2]小学品德教育北京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