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萍湘
内容摘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性别较为单一,女生占绝大多数。要做好女生的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她们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她们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角色定位,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的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个自信美丽,快乐成长的现代女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 女生 健全人格
一.案列简述
案列一:某女,小c,16岁,外地人,父母忙于做生意很少关心她。专业课、文化课完全不听讲,一门心思做手工,只与同桌有交流,较少与其他同学交往。花钱无节制,对老师的管教表示反感与抗拒。
案列二:某女,小d,17岁,沉溺网络,严重的“手机依赖症”,上课手机不离手,随时qq在线,即使是去wc也要拿手机。
案列三:某女,17岁,小e,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深圳工作,几年不回家。上课经常走神,发呆,对学习无所谓,总体表现靠后,不求上进,着装时尚。当问及她的前途时,她并没有我想象的担忧,反而很轻松地说,读书没用,想早点出去挣钱,只是年龄小了。
案列四:某女,小f,独生女,性格倔强,敏感,自我意识强,纪律性差,与同学关系紧张,多次在课堂上与同学发生口角,经常顶撞老师。
二.问题评估
1.基本问题
随着社会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无心顾及子女的教育、成长。更有父母双双远走南方打工,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路途遥远,鞭长莫及,导致家庭教育处于空白。没有家长的管束,每月有固定的汇款,尚未成年的她们很容易沾染些不良习气,如,比吃喝,比穿着,比打扮,对没有高考压力的专业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不足,自觉性差,逐渐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气。
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很明确而清晰的认识,父母对她们的错误行为疏于防范,无法及时给予纠正,更有不少父母认为老师反映的只是小问题,不予理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厌学,反叛。最终导致她们自我角色定位不明晰,无法健康、健全地成长。据调查显示我校有56.7%的家长不够关心孩子的学习,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2.心理问题
“人越成长,越觉得孤单”, 亲情交流、沟通的缺失,强烈的孤独感,对学习生活的厌倦,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与心理安全感,网络就成了她们最理想的精神乐园:上网聊QQ,交友,飞信,微信,微博,空间,说说……她们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无法自拔。凌晨一两点还未休息是她们的习惯。严重的渴睡,直接影响了白天的学习,如此恶性循环。问卷调查显示,学前教育学学生很少与父母沟通,觉得和父母“讲不通”,没有共同语言,比列高达89%,觉得最聊得来的还是同龄人。
当今社会,信息畅通,媒体发达,电视、电影里带来的消极影响比比皆是,诸如“女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读书无用”,“没有关系就没有前途,有关系就有前途”,“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青少年的分辨意识较差,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她们仅有的一点自律都被这些言论打飞了,导致学习没有动力,上进心不足,只注重她们认为的“现实”。从长远看,这势必导致一个严重的恶果:直接影响她们自身的素质,更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素质的提高。
我国的计划生育成效近年来得到充分的体现。独生子女由于多个家庭成员的倍加呵护,特别是父辈、祖辈的娇惯甚至放任不管,使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明显的具有很多人格上的不足,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公主病”: 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自律能力差,孤僻任性,总想别人迁就自己。当这些想法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时,她们就会产生落差,变得易怒,自私冷漠,情绪消极,当老师、同学给她们指出来时,她们就觉得气愤、委屈,甚至仇视。结果,人际关系只会越来越差。试想,这样的“幼师”,还怎么承担得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三.问题的解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我认为塑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健全的人格,要从建立她们健康的心理体系入手。
1.做好学生的导师。我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学生正能量的提供者。处于青少年期的她们模仿性强,可塑性更强。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个时机,就可以将学生导向积极向上的一面。有段时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松懈,我问她们:“你们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她们纷纷发言,归纳了一下,都想过好生活。我说:“好生活不会自己跑来,要你自己去找,去努力争取。”我又问:“你们觉得,作为女性什么才是幸福?”。大家都开始讨论争论起来,于是,我让她们写了一篇作文:“我想成为一位( )的女性”。我批阅后,发现她们写得超乎我想象的好,出现在她们题目中最多的词有:幸福、优雅、优秀、成功、自信、坚强、大胆、有气质、有修养、有内涵、聪明……由此看来,学生其实对自己有个大体的期望,只是她们意志薄弱,缺乏用行动去逐步落实。抓住这次机会,再联系名人的奋斗史,我又让同学们进行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从大家的表情,我看到了她们的思索,此后只要同学们松懈了,我就会提示她们,别忘记了自己的期望。学生要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真诚的心灵关怀与鼓励,教师不仅是教师,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生活、学习、情感、心理各方面的挚友,做好她们人生方向的导师。
2.让学生“安定”下来。我校每年新生入校后,都会举行一次正式的入学教育,由专职教师进行讲解,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对该专业开设的科目、学习特点、前景、要求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也让学生更加懂得自己作为一名幼师,应具备的细心、爱心、耐心,头上的光环与肩上担负的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随后,我们有一个入学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此作为依据,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这样一来,就做到了知己知彼。
3.让学生的生活多彩起来。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文化课了,增加了钢琴、舞蹈、形体、手工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技能课了。她们对课外活动的热情需要我们来激活。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迎新晚会、走秀、“%%好声音”、校园歌手大赛、一年一度的校园技能大赛(钢琴弹唱、舞蹈、手工、讲故事)、“燕子教唱歌”等。学生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志趣相投的同伴,得到了认同,增进了人际交往,变得活泼开朗,也体会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宝贵。她们上网的时间减少了,受消极思想的影响也小了,不再一味沉溺于虚拟世界,她们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成为哲学家康德说的“真实”的人回到了地面。
4.在孩子与家长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学生的父母理应承担大部分责任。但是,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中职生与父母的沟通少之又少,家长也根本不了解孩子。只要孩子在学校不闹事,家长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更有不少家长对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现,不以为意。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向了学校。为此,我们在学生入校时,会留家长至少两个联系方式存档,班主任定期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多和孩子加强沟通、联系。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诸如“孝文化书写活动”,给父母写一封信。在礼仪课堂上,让大家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父母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问问父母自己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等等。学生由此也多少体谅了父母的不容易。
四.反思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一个极为重要的成长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转折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她们将来的人生,更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与教育。要塑造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健全的人格,我们首先要让她们明白:现代社会对她有哪些要求和期待:自己怎样逐步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社会生活、活动的技能。只有明确了这两点,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了。我相信,一个优雅、自信、坚强、有气质、有修养、有内涵、聪明、懂得感恩的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绝对是处处受人欢迎的。此外,塑造一个人格健全的学前教育学生,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相互协力,共同促进学前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孝感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