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芳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往更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课堂练习不应是单一枯燥的,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复合体,设计练习时不仅要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更要注重练习设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练习的实效性。
一、转变教师观念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数学练习还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练习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平时课堂中,经常是“精讲多练、以练代讲”。在练习中还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练习题的安排常常也是机械重复的偏多,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布置大量的练习剥夺了学生的休息和玩耍时间。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书面练习,而忽视了动手练习和实践操作。而且很多教师对数学练习存在着比较保守和片面的认识,过于强调思维路线与教师的高度一致性。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人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练习的针对性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使练习过程突出重难点。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重点花时间进行专项练习。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⑥ 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通过这样的针对练习,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 又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又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时,人民币的换算是这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元=( )角 1角=( )分 3元=( )角 5角=( )分 50角=( )元 20分=( )角 4元5角=( )角 6角3分=( )分 69分=( )角( )分 52角=( )元( )角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换算都能清楚的掌握了。对形同实异、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辨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迁移。
三、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设计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课中,我就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个练习,在得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后,马上请学生运用公式,听老师图形长、宽、高的条件,口算其体积,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巧妙安排正方体的计算,让学生自己去推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第二个练习,运用本节课得到的公式,返回来帮助小明解决开课时遇到的“一块长方体的石头和一块正方体的石头,哪块的体积大”的数学问题,老师并没有直接告知边的长度,而是让学生体会到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它的长和宽和高,或者棱长。第三个练习,求学校沙池的体积。先估一估,“并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说到先估计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再用公式“长×宽×高”来求体积。老师这时就会有疑问:“你们为什么先估计它的长和宽和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体积先要知道它的长和宽和高,或者棱长。第四个练习“把这个沙池的长增加2米,宽增加1米,高增加1米”求新体积大小,是在前面形成结论的基础上拓展,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全面性。通过以上四个由浅入深的练习,让学生很容易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