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敏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性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学中比较难的一项,需要师生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文章主要谈论了笔者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方面积累的些许经验,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63
阅读虽然没有在小学阶段设有专门的课程,但是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考题中必考的“阅读理解”,还是作文,都离不开阅读的支撑。例如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愁眉不展,觉得没事可写,或者知道要写什么主题,就是组织不好语言,甚至写成流水账,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都会带领孩子走出家门游玩,学生的见识越来越广,但一到下笔时就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经常说,写好作文必要要有一定的阅读量,的确,要想将表面的语文知识升华为自身的语文能力,阅读必不可少。
一、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基本素材训练学生阅读。《五彩池》这一课,结合教材特色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多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比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感情朗读、读说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文章从传说引入,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是引导四年级学生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展开逻辑段教学的范例。上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感受五彩池的神奇,让学生尝试通过比喻、对比的方法将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在深入学习中,感受运用修辞的不同表达效果,在同一语境中,引导学生开展言语实践,体验语言的魅力。
《五彩池》最大的语言特色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与事物形状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重点领略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在阅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作文时能不能用上这些修辞,达到课文的表达效果,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同样,《秋天》一课展现了小动物们在秋天里欢快生活的情景,色彩感强,充满童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读”为主,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准课文、读好课文,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后用,引导学生经历读懂课文、读美秋天的内化过程,并在读的过程中聚焦重要的语言现象,学习表达,从而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并进一步进行语用训练。
二、依据教材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各单元都安排了相应的主题,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补充相应的课外经典阅读,毕竟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课外阅读又不能随意推荐,最好是有一定的规划。课内每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很好的依托,可以说没有“依托教材,立足课堂”的阅读指导,就没有课外阅读的高效。笔者经过多年的阅读教学,认为最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就是得法于课内,利用在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课外经典。这样,通过量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即得益于课外。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这是阅读课外经典的最有效途径,否则在课下没有了教师的指引,学生将敷衍了事或者无从下手。教师在备课时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做到教学的深入浅出,并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学作品的浸润,获得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切合单元主题,以读整本书为主,书目以新课标必读书目为参照,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诗经》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后,应不失时机地将学生的阅读视线引向“同步阅读”,并力争课堂上挤出时间进行阅读;在对教材进行单元整组教学过程中,应契合时机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与引读。日常经典诵读,除了小说之外,还要扩大文体范围,比如选择语言美、语意美、语律美、语像美的散文,成语、歇后语等也是可选范围。尤其是古诗词,也应列为重点。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言精练优美,含义丰富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自然美、意境美。《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要背诵古今诗词160多篇,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积极健康,起着培养学生人文修养,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这样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学生日有所诵,必将受益终生。
三、总结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进行阅读量积累的好时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将大有裨益,因此吗,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时刻关注他们阅读的情况,必要的时候要给予指导与鼓励,或者组织活动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有益于学生进步的阅读教法,并加强交流,让学生经历一个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 毛爱华,张兴文.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 教育探索,2004(9).
[2] 李建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
[3] 王斌.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 教育探索,2003(10).
[4] 黄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
[5] 李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责任编辑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