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八大山人作品中的自由精神

2016-05-14 13:21张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孤独自我自由

张琦

摘 要:八大山人的画作极具创新精神,不论是从构图、笔墨、还是意境等方面来看都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遗民”的身份仿佛注定了八大山人不平凡的一生,他将苦难的经历挥洒在画纸上,呈现出一种忧郁孤独的美。这个时候画家个人的情绪成为了创作的力量底蕴,孤独和自由已经升华成为一种艺术,与作品融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笔墨;意象;审美;孤独;自我;自由;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22-01

一、八大山人作品的特点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可谓有口皆碑,到晚年开始作的山水画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他的花鸟画往往是以独立的的鸟禽为主角,或是鼓腹的鸟,或是瞪眼的鱼,亦或是一足的禽;壁石往往失去平衡,岌岌可危。山水画中不见人烟,唯有残山剩水,枯枝败叶。主体不同,然而总是一派孤独寂寞,荒寒萧瑟的景象。画面笔墨简练,用寥寥数笔勾勒而出,他的一首题画诗说到:“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这种特别的画法呈现出来的画面充满了画家个人的情绪,将作品的美刻上了一道深刻的印记,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究一番。

二、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笔墨、构图之自由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大多表现缩头缩脑的寒鸟,或者是孤独自怜的幽禽,尤其着意“白眼向人”的刻画,笔下的禽鸟都是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如《树石双禽图》中,禽鸟的嘴接近方形,张嘴鸣叫,一只爪子栖于枝头石巅,拱背缩颈,一副既受气又不屈的情态。山石呈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的样子。整幅画用笔粗健,线条肆意挥洒,墨色淋漓,每一个物像都是用简洁的笔触来表现,却形成了一个流畅疏朗的画面,很随性不受拘束。构图简洁奇特,很多留白处,画面左重右轻,偏偏一只鸟就立在左侧的石头上,整个画面有倾倒之势,这种近似疯癫的一种意境,给人带来惊奇、震撼的审美感受。在《眠鸭图》中,全图除字、印外,仅有眠鸭一只,四周空无一物。眠鸭双目紧闭,全身缩成一团,一副与世无争、孤傲自守的神情。用墨上浓淡相宜,用笔干脆,寥寥几笔,笔法墨法水法皆具备,恣意妄为却又形神兼备。画面大片空白,使人联想到无际水面,增添了空旷寂寥的情调,营造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给人以不确定,朦胧的审美感受。这足以表明八大山人在创作上不走寻常路,随心所欲的奇特构思。八大的花鸟画总是呈现出鲜明奇特的画面,《杨柳浴禽图》就是这样一幅造型夸张奇特的画作。从线条美来说,用线刚柔并济:柳枝线条柔美,淡淡几根疏枝圆润简洁毫不拖沓;树石用线粗而短,浓而拙,笔墨挥洒自如,尤其是柳条随风飞舞的姿态仅凭数条线条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构图美来说,此图树石皆向右偏,又是一副惊险之势,几根疏枝随风摇曳,更是增添了动荡感和节奏感,仿佛整个画面随时会倾倒,此景令人触目惊心,给人以悲怆郁闷的审美感受,流露出八大倔强不羁的个性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八大山人山水画笔墨、构图、意象之自由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是其晚年“佯癫”后始作,尤其侧重情绪的表达。以《双松图》为例,松石均以淡墨勾皴,然后以浓淡不同的水墨阔笔晕染出阴阳向背,最后以深浅不同的中锋点苔,在石缝用浓皴提神。用笔放松随意,用墨收放自如,一副悠然自得的闲神逸气。构图方面,整个画面的主体是两棵松树,枝干只用少量短横线表现其粗糙的质感,针叶很少,可以说是惜叶如金。松顶屈蟠而秃,翻垂坚定,画面大片空白,远山如斗,衬托双松凌空之态,就像两位遗世独立的高人,构图只有远景和近景,省去中景,减少拖沓,完全表达了自我的存在,给人以“天人合一”的审美感受。画家将自己的感受隐晦地用物像表示出来,画的是自然景物,而读者看到的是画家的自我表达。

四、结语

八大的绘画风格与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作为明“遗民”,八大山人将强烈的忧郁和悲愤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把自己经历的苦难挥洒到画卷上,深入“痴、癫、迁”,用简练的造型,空灵的意境表现了象外之象,展现给读者他自由创新、不落俗套的绘画风格。同时也给予读者丰富作品审美意境的机会,给了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想象去体会自由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

[2]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3]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八大山人山水图册[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5]八大山人花鸟图册[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6]李天道.中国古代美学之自由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孤独自我自由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成长中的“自我”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