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工艺

2016-05-14 05:12潘明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紫砂工艺

潘明星

摘 要:紫砂壶工艺发展史是围绕着“茶事”而发生、发展的,它的众多而且繁琐的工艺过程,实际上每 一道工序都有它的一定的道理,而且非常的严谨;都是应顺了泥料的特性,为茶的冲泡而产生的工艺,各有它重要的含意。

关键词:紫砂;工艺;捏筑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38-01

在我国众多的陶瓷品种里,选择一种陶瓷器来完成饮茶过程中的冲泡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以宜兴紫砂一举成为明清以来茶具的主角,而又何以“壶黜金银”以紫砂器为贵呢?显然其中的理由并不仅仅是紫砂壶作为茶壶的基本构成,是明清两代的文人、茶人、宜兴的陶工们在为了同一个目的“饮茶、品茗”而共同努力尽心打造的一门极致的陶瓷文化,这一点古今书籍对于造型艺术方面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但在其独特的成型工艺方面还有许多的鲜为人知的因素,这些因素是长期以来自然的和人工的、有意的和无心的巧合使得紫砂壶在茶的冲泡方面具备了 其他陶瓷品种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成为人们几百年来独钟紫砂器背后的神秘的难以道明的原因。

紫砂茶、陶的真正兴起在大约五百多年前的明代,由饮茶方式的革新而引起的茶具的变革,使之一跃成为“茶事”中的主角。茶,有唐称阳羡(今宜兴)之说,而唐代的茶器则如茶圣陆羽所称,以越窑的青瓷茶盏为上,因其有“夺千峰翠色”之绿来衬托茶色;又有宋称建阳之说,茶器是以建窑的铁釉兔毫盏为上,因其天目釉之黑褐色能显出龙凤团饼的沫茶在斗茶中白色汤花的颜色。随着明代废团饼茶、崇尚炒青茶而引起新的冲泡法的出现,也使得饮茶器皿发生了改变,由壶身、壶嘴、壶把、壶盖所构成的茶壶就应运而生了。从一团纯正的、上好的紫砂泥料到完美的紫砂壶,需要有许多阶段的工艺过程来完成。这一系列的工艺中,就占有了极大的分量的成型工艺而言,总体可以分为模具成型半模具半手工成型、和全手工成型三种。三种工艺均有各自的特点和它所面对的使用者。但就其实用性 能和艺术性而言,毫无疑问以纯手工的传统工艺为贵,其最为直接的理由是五百多年的紫砂壶工艺发展史是围绕着“茶事”而发生、发展的,它的众多而且繁琐的工艺过程,实际上每 一道工序都有它的一定的道理,而且非常的严谨;都是应顺了泥料的特性,为茶的冲泡而产生的工艺,各有它重要的含意。

泥料的处理:一块精选的紫砂矿土,经手工磨制,用木槌千锤百炼之后成为最适合手工成型 的紫砂泥,因为这样的泥有别于机械生产的泥,其颗粒大小非常丰富,分布很致密,犹如有各种体积不等的颗粒相互填充。经过一段时间的陈腐,可塑性增加,故有利细薄的泥条、片 竖立起来并耐得住拍打,这成为了制作完美器型的最重要的前提。而机械的泥矿粉碎机械则颗粒相对单一,一般不足的部分会以冲浆的办法把极细的泥浆注入其中以使它产生可塑性, 而这种方法会导致泥性生硬经烧成后胎质呈玻璃般的光泽感,敲击声也因极致密而尖脆。而手工泥料经烧制后其胎体气孔率高,使材料的热传导性降低,透气性增强。使之更适合茶的 冲泡,而且色泽雅致。

泥条泥片的打制:手工捶练的泥料,如千百层叠加而方向始终不乱,再经捶打成为2.5毫米 左右的泥条泥片,如千百层泥层的延伸,均匀而强度大耐拍打。要全手工打制规正的身筒,如若不认方向乱打一气,则会在烧制出后壶身上显出不平整不均匀的凹凸,极为可憎。在拍 打成片时多打则“泥门”被打松、少打又达不到效果,顾老(顾景洲)曾有要求只能打13下左 右。因为这也间接地影响到壶的胎体,从而关系到茶事的功能。同时这一工序也是决定壶身 造型的关键。

打身筒:当木拍均匀有力地拍打泥条时,上下两端因压缩而增厚,从而使形体更符合陶瓷的 力学。另一方面拍打时的震动也使得泥的颗粒作了微妙的改变,细小的颗粒泛出表面,逐渐形成有机的断面结构,为壶体表面所谓“包浆”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篦身筒:拍打完成的壶身要用“篦子”,一种利用竹子内部的弧度经加工后以符合壶身的仰合的工具,“篦身筒”的过程是对壶身产生均匀的挤压,去除高低不平使形体匀整。而实际 上通过此工序能使胎体的致密度提高,因挤压而使粗颗粒进入里层,而细小的颗粒更加浮出表面并且得到固定。好的篦身筒工艺并不是轻轻一套带过,更不是模具挡坯干脆省去篦身筒 的工艺由模子一次挡出形体,因而不能达到或根本忽略了改变坯体断面颗粒的有机结构的目的,进而不利于冲泡时的发茶效果。

明针工:所谓“明针”是以水牛角制成的薄片,用它来压光坯体的工具是整个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又称“了坯”,明针功夫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壶体表面“包浆”膜的形成,它的使用有:(1)“刨光”将表面的高低不平之处刨平;(2)“压光”利用其刃口的平面压紧泥的颗粒,使之更为紧密;(3)“磨光”利用明针的柔韧、光滑打磨坯体,最后达到如镜面般的光亮。

此外紫砂陶工艺还是一门最为合理的,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的工艺,如圆器的塑造,它的 形体不是以削出的方法,而是以外部的压力使其形体规正,这样制成的形体其张力是其他的方法所不能的;在方器的制作中,由于使用较干的具有一定硬度的泥片,因此可以像建筑一 样“砌”成复杂的形体。

参考文献:

[1]周高起.阳羡茗壶系[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紫砂工艺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