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余凤琼 王健 汪凯
摘 要 共情是大学生维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本文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抑郁特质等是影响共情能力的重要特质性因素。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较难做到干预的全覆盖,应针对不同特质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关键词 共情 自闭特质 述情障碍特质 抑郁特质 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81
Abstract Empathy is the important capability to maintain an active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s Students must have. This paper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ity traits, noted that autistic traits, qualities alexithymia, depress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at affect the ability of the important qualities of empathy factor. The Key Rol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room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different qualities students targeted interventions.
Key words empathy; autistic traits; Alexithymia trait; depression trait;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在对他人的眼神、表情、姿势、语言等社会信息线索加工处理基础之上,理解或想像他人的情绪,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即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感同身受”的能力。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共情分为情感共情(affective empathy)与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两种成分。情感共情是一种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能够唤起个体重视他人的利益,理解他人的需要;认知共情是从认知上进入另一个人的角色,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图。两者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认知共情及情感共情的缺陷均会对共情能力造成影响,从而损害人际能力。
1 共情的意义
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中不被人理解位于首位,共情能力强的人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感知、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也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和信任。共情能力是建立和维持友谊关系的一项重要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关系的满意度和改善家庭关系的质量。Leanne 等的研究发现,与低共情的儿童相比,高共情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较少的攻击行为和社会退缩。国内房绍霞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主要存在的人际信任与人际困扰问题均与共情能力密切相关。临床某些脑损伤患者以及分裂症、自闭症等出现典型的共情障碍,社会能力明显受损,正常人群的共情能力也有个体化差异。共情能力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认识大学生共情能力缺陷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2 社会心理因素对共情的影响
共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创伤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早期的家庭环境中是否可以自由地进行情绪交流与表达影响共情的发展。徐凯文等对北京市 2690名服刑人员的研究发现,童年创伤经历与共情中观点取替、共情关注呈负相关,与自身体验的困扰呈正相关;余婉婉等的研究证实了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能否充分共情孩子的想法及情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共情能力;父亲的冷漠或缺乏温暖对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困难存在预测作用;而在母亲方面,母亲的冷漠和虐待则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的相关;双亲鼓励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攻击别人能够很好地预测孩子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表明了家庭环境因素对共情的影响。
3 人格特质对共情的影响
在共情的影响因素中,人格特质受个体遗传的影响较大,比较稳定,起到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如共情缺陷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高特质共情个体面对他人的疼痛会诱发更强的情绪共鸣,对他人疼痛的情绪反应夸大,因而表现出对低水平疼痛的高估。在大学生人群中影响共情能力的特质性因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抑郁特质等。不同特质大学生共情受损的机制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特质大学生共情受损的特点进行分析,阐明大学生社交困难的特质性原因,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
3.1 自闭特质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严重的发育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终生致残,已成为社会及家庭的巨大负担。ASD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功能受损,共情能力障碍是核心表现,某些ASD患者父母也表现出了类似于 ASD 的人格特征,表明了自闭特质的遗传性。在正常人群中也广泛分布着高自闭特质者,虽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兴趣狭窄、冷漠、情感反应迟钝、轻微的强迫以及想象力缺乏、交流能力不足、社交技能差等,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特质性因素,大学生人群中大约2%~6%具有典型的高自闭特质,已成为大学生社交困难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者根据高自闭者社交技能缺乏、注意转换困难、过度注意不必要的细节而缺乏整体观、社会交流困难、想象力贫乏五个方面的认知心理障碍,编制了自闭谱系量表(Autism Spectrum Quotient,AQ),作为从智力正常人群中寻找高水平自闭特质个体的筛查工具。
国内张怡等的研究发现在大学生样本中高自闭特征者的共情得分低于低自闭特征者,男性多于女性,支持高自闭特质共情能力损害的观点。高自闭特质的大学生由于对他人的眼神、表情、姿势、语言等加工处理能力降低,理解或想像他人的情绪困难,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系,产生共情感共鸣,行为表现不易被他人理解,自己也深受困扰。
3.2 述情障碍特质
述情障碍(alexithymia),也被称为痛苦的情绪障碍或情绪障碍,通常有以下行为和认知特点:情绪不容易识别自己和他人;难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描述你的情绪;象征性思维的缺失;思维是功利的,总是注重外在的东西不重要的细节;难以区别情绪和身体感受;共情能力和内省力损伤。述情障碍既可以是一种稳定的多维人格结构,也可以是心身疾病、神经症、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伴发症状和危险因素。Swart等发现高述情障碍大学生在一级情绪任务上的得分明显较差,说明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能力损害较为严重。高述情障碍者症状表现与边缘与旁边缘区域激活降低及躯体体感区和感觉运动区神经激活增强有关。Moriguchi等的研究发现面对他人手、脚疼痛图片,述情障碍者显著低估了图中人物的疼痛水平,推测述情障碍可能损坏了患者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从而降低了疼痛共情水平。
述情障碍与自闭特质有很高的重叠性,两者在情绪识别和描述上的困难是相似的,但是述情障碍着重损伤的是情绪与躯体感受的区分与描述,容易将情绪的躯体表现识别为躯体疾病或者容易出现躯体转换症状,而自闭特质在社会线索识别、注意转换、语言能力、社交技能、刻板行为上的缺陷更为广泛与严重,自闭特质人群一般多表现出高述情障碍。
3.3 抑郁特质
大学生中特质抑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发现,大学生中特质抑郁倾向表现为经常处于快感缺失和情绪恶劣的状态,但未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特质抑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抑郁的青少年在一生中某个阶段发生抑郁的风险更大,抑郁特质的比例更高。研究发现,情感剥夺和缺陷/羞耻图式起到中介的作用,这表明,早期的情感虐待被剥夺的儿童是需要照顾,创伤经历导致没有人爱的期待和羞耻感,没有人从情感上支持自己,这种持续的负性预期导致特质抑郁的产生。特质抑郁的大学生一方面在人际间的被动隔离、孤独、感觉与他人不同,不属于任何团体或社团或不被接受,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忽视,感情的分离和压抑,最终使自己处于在持续的抑郁里。特质抑郁也会影响共情。特质抑郁具有与抑郁相似的快感缺失、对感知外界环境刺激兴趣下降、主动性缺乏,因此会影响社会线索的识别、判断与处理。Avenanti等研究发现,当通过视频观看别人的痛苦,感觉运动皮层的激活水平的被试其特质抑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抑郁、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有关,可以抑制个人的同情和关心他人,如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负性情绪更多的大学生很少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特质抑郁大学生一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被动、退缩、对他人缺乏关注、情感共情差,社交活动中愉快感低,社交质量受到影响。
4 不同特质大学生共情的干预策略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共情障碍是可以通过认知重建、行为训练等方式进行矫正。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常见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可以对广泛的大学生人群开展共情的认识与训练,以提升共情技能,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环境适应性,发挥了重要的主渠道作用。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班授课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虽然授课方式多样,如案例、视频、课堂交流、角色扮演等,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和活动、体验、感悟而产生内在体验,进而应用于生活实践,但需要学生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自己感受、体验,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具备基本的共情能力也是课堂干预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大班授课方式只能教授普遍性的共情能力提高的技巧,提高认知,很难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进行个体化辅导。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大学生本身缺乏共情能力,课堂感受能力不足、抑郁特质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课堂教育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4.2 团体辅导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团体的共情训练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如一项针对住院医师的共情训练研究发现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共情能力。陈珝等借鉴在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共情训练方案中,设计了一套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水平的训练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团体辅导干预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可以显著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提高。顾晨龙等运用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述情障碍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对述情障碍的情感识别障碍和外倾情感识别的团体辅导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一方面,从游戏本身的意义起发成员,加强成员的自我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根据游戏规则的思想和情绪使成员对其他成员重视,加强成员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启发讨论等环节锻炼了成员间表达情绪情感的能力。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更容易激发成员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外向性思维。小团体辅导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也使得自闭特质与抑郁特质大学生更乐于参与,在小团体中体验到平等、尊重与接纳,对于自闭特质和抑郁特质有很好的干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采用的是自愿报名的方式,共情障碍的特质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困难,自闭退缩,难以主动参与到类似的共情团体训练中来,且不同特质大学生人际困难的机制不同,有必要对团体辅导的大学生进行特质量表的筛查,根据这部分人群的认知心理特点,采取特异性的干预训练方法,调整认知,以及练习恰当的交往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3 团体箱庭
自闭特质或述情障碍特质大学生可以识别简单的情绪情感,但存在情感描述困难,团体箱庭对于情感描述障碍的干预效果明显。团体箱庭可以有效地将无意识心像作为自觉的行为,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抒情和自闭症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群体,团体箱庭效果明显。团体咨询与团体箱庭述情障碍干预效果,各有各的优势。团体辅导有助于提高情绪识别能力和激发思维能力,团体箱庭则有助于促进负性情绪的宣泄,加强情绪情感表达能力。
4.4 个体化治疗
有条件的学校应对人际交往困难、学习生活造成困扰的共情障碍特质大学生给予专业的的个体化辅导及心理咨询,必要时给予正规的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对于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干预是有效的,能从根本上改善或重建人格,减少创伤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目前被证明对正常人群及不同精神心理障碍人群有确切的效果。如对自闭特质人群,可从社交技能、注意转换、注意细节、社会交流、想象力五个方面编制专门针对高自闭特质大学生人群的共情CBT训练方法进行干预,包括以下内容:(1)情绪的社会信息线索觉察训练;(2)想象他人情绪,情绪追忆训练及分享;(3)训练患者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事物细节转换到社会信息上,并指导患者将训练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中。(4)将情绪觉察和认知训练整合起来训练;(5)行为训练: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教授社交技能,提高社会交流能力。
在特质大学生社交困难干预实践中,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如自闭特质者父母和兄弟姊妹普遍具有较高的自闭特质水平,社会交往模式和社交技能也存在明显的损伤,家庭成员内部较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无疑会对干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对自闭特质大学生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辅导支持和干预,改善相处模式与家庭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4.5 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近年来发展的较为安全高效、简便易行的物理干预方法,对抑郁、强迫、焦虑等不同精神心理障碍人群开展rTMS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研究发现右侧背内侧前额叶高频rTMS刺激可显著改善共情能力。对特质大学生共情障碍造成严重社交困难,继发情绪障碍者,rTMS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治疗方法,配合心理治疗可使疗效更为满意和持久。
5 总结
共情是大学生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共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创伤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自闭、述情障碍、抑郁等人格特质是影响共情能力的特质性因素。而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较难做到干预的全覆盖,应针对影响大学生共情的不同因素针对传统健康教育中被忽视的特质障碍大学生细致开展不同的干预方式,以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当然也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补充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 崔芳,南云,罗跃嘉.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50-254.
[2] Gladstein GA.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J].Journal ofcounseling psychology,1983.30(4):467-482.
[3] Leanne CF, Alberta G, Robert JC. Links between empathy,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understanding in early childhood[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06.21(3):34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