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

2016-05-14 13:08王勇
新闻爱好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新媒体

王勇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他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既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同时也为担负新闻后备力量培养重任的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指明了方向。而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以前我们对它们的关注不够。现就“全媒型人才培养”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全媒体”是在“新媒体”倒逼之下传统媒体的“自救”行为。传媒业界和高校新闻教育之间存在“多米诺骨牌效应”。新闻观念从“分众化”“专业化”到“全媒体”“全能型”,可谓变化“冰火两重天”。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新闻学专业既要与业界的需求相对接,又要保持独立和冷静的思考。重要的是“把根留住”:坚持“内容为王”,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关键词】新媒体;“全媒型”;民办高校;新闻人才培养

在近年来的新闻业界以及新闻教育界,“全媒体”“全媒型”或“全能型”不仅成为热词,更是形成了潮流。在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全媒体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同时,各高校(无论公办还是民办)也在努力开设“全媒体”新闻专业方向,大力提倡“全媒型”或“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新闻业界的这种新变化。对此,我们不能不对这种“热”现象,做一些“冷”思考。

一、“全媒体”的缘起:“新媒体”倒逼之下,传统媒体的“自救”行为

“新媒体”的概念其实早已有之,而其“成名”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于1967年提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1]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其成为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噩梦”。

事实上,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等)确实正在走向衰落,可谓哀鸿遍野。一些曾经颇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倒闭或转型,收视率、发行量、广告费均不断下降,高端人才或辞职、或向新媒体企业流失。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2015年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说:“我们已经看到,现在传统媒体哀鸿遍野。据了解,北京的纸媒去年大多都亏损,只有一家赚钱,今年上半年,唯一赚钱的这家媒体收入同比狂跌46%。而电视媒体也遇到了同样的挑战。凤凰卫视的电视媒体在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29%。”[2]而有136年历史的《华盛顿邮报》以2.5亿美元转手,更是敲响了传统媒体的警钟。而笔者前不久从业内听说,某全国知名的省会城市电视台,2015年的广告收入同比竟然下降了47%之多。而南方某著名报业集团,近年来有数百名一线新闻从业人员或辞职或流向新媒体企业,这种现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这是“新媒体”争抢市场份额的结果,还是传统媒体自身的某些原因造成的?特别是广告费问题,其中到底有多少份额被“新媒体”抢走,又有多少是由于实体经济的衰退所带来的广告额度投放的自然减少?这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但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新媒体”的影响力也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一条“自媒体”发出的新闻,所引起的转发和围观,一个“网络大腕”的受关注度,可能远远超过了许多传统媒体的读者或者观众。这次由“新媒体”掀起的巨大浪潮,极有可能会掀翻原有那些我们以为可以永世长存的一切。

在此背景之下,传统新闻媒体掀起了网络化和电子化的浪潮,并提出所谓“全媒体”的概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例如,中央级媒体里,中央电视台有央视网,以纸质媒体为主体的新华社建立了新华网,人民日报社建立了人民网;地方性媒体里,新华日报集团有焦汇点新闻网、江苏电视台有荔枝新闻网等。以至一些地市级的媒体,也在进行“全媒体”式的改革,如南京报业集团的龙虎网,等等。在这场“全媒体”的浪潮中,传统媒体不仅是建立网站、电子版,还涉猎手机客户端、PDA、手持阅读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不过,所谓“全媒体”,在本质上也仅是“传统媒体新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我们似乎没有听说,哪家日报办了一家电视台,哪家电视台办了一家日报。虽然,电视台办杂志的事情早已有之,比如凤凰台有《凤凰周刊》,这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无过多关联。说到底,所谓“全媒体”时代,其实也就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这个时代里最大的作为,即完成“新媒体”这个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在日渐崛起的“新媒体”面前,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的这些应对措施,应该属于某种“自救”行为(这也是传统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自救)。毕竟,新媒体并无此等“全媒体”的需求,尽管据报道马云曾买下了某信息报,但作为一个个案,这是一个并不具备普遍意义的案例。当然,在未来的时间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和互相渗透,这都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传统媒体的这种“大而全”或“小而全”式的“全媒体”进程,到底收效如何,能否实现自救的目的?至少,目前还看不出来。应该说,各级媒体都在进行深度不一的“全媒体”化,或者说是电子化、新媒体化;但从统计来看,传统媒体的效益仍然有减无增。这说明,这种做法尚未立竿见影,其结果有待得到证明,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

说到底,无论新旧媒体,它们之间应该存在某种整合和分工,这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和大趋向。那种建立“全媒体”式传媒帝国的设想,尽管并非全无可能,但至少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如果像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这些庞大的新闻集团,尚有部分的可能性,但对于更多地方性的或者是相对弱小的传统媒体,则无可能。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里的重要一段,也是国家领导人对“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深度关注,是对传统媒体未来生存和发展高瞻远瞩式的指导。同时,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二、传媒业界和高校新闻教育之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传媒业界的“全媒体”改革或“自救”浪潮,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最终影响到了高校的新闻教育。“全媒体”新闻教育或“全媒型”(“全能型”)新闻人才培养,正是对此的积极回应或呼应。

长期以来,中国新闻高等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与行业脱节的问题并因此而受到诟病。一些高校的新闻教育体系完全是封闭式的,钻进了自我营造的“象牙塔”之中,自成一体,自说自话,并不在乎新闻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一些新闻专业的老师本身只是理论型人才,并未有新闻行业实践经验,与新闻行业存在着一定的隔膜。固然,纯理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专家也是高校新闻教育所必需的,但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新闻教学更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这方面可以仿效新加坡理工类学院的师资构成模式,由更多业界精英加盟高校的教学队伍,从而改变教育的成效。同时,除了“纯理论”的教师,也不要再用论文的篇数和级别来考核一个老师教育水平的高下优劣。

这些情况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有所好转,一些高校的新闻专业开始进行“应用型”改革,以期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对接。同样,就像传统新闻媒体一样,这也是高校新闻专业的一种“自救”行为。新闻传播相关专业不同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人文学科,本来就必须或应该是“应用型”的,在这一点上,与机械、电子并无什么差别。这个“全媒体”新闻教育的提出,正是呼应或对接业界(主要是传统媒体)的需求。这种主动而积极的响应,标志着中国新闻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姿态。

但是,这种“全媒体”新闻或“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理念或概念,如何才能得到正确而科学地实施?这确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新闻观念变化“冰火两重天”:从“分众化”“专业化”到“全媒体”“全能型”

“全媒体”“全能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声浪突起,方兴未艾,这不禁让我们回想起前几年培养“专能型”记者的另一场风潮(如法律、军事、文化、经济等专业记者的培养)。这些声浪的掀起绝非空穴来风,这反映了时代、社会和行业的急剧变化,并给高等学校的新闻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培养全媒体时代的‘全能型记者。全媒体时代需要‘全能型记者人才,即不仅精通文字、摄影、摄像、动画等技能,而且要熟悉各种媒介操作技能,出外采访手机、手提电脑、摄影、摄像全副武装,采写编评样样拿手。而我们传统的新闻教育是报纸、广播、电视、广告专业方向分明,各有侧重;学生一般也都是根据专业方向寻找工作,这对‘全能型记者的培养很不利。所以新闻教育也要在本专业内进行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各种媒体的操作规则和方法,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要求。”[3]这一段论述,颇能代表近年来高校对“全媒体”或“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所谓的“一鱼三吃”或“一鱼多吃”,属于对同一新闻素材的不同处理方法和传播方式。

对于“全媒体”与“全能型”记者的培养,其所面对的困境或矛盾也正在于此。这就是“全媒体”与媒体的专业化分工,受众的“全覆盖”与分众化策略及其需求,专业化与“泛专业化”之间的诸多悖论,这不仅值得探讨,而且带给我们更多的困惑。纸质媒体新闻人才、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既有纸质媒体的文字与图片,又有电视媒体曾经专有的“视频”)之间如何有效分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其实,是不是应该形成更好的专业团队,有分有合,协同作战,而不是要求一个新闻从业者全知全能,能写能拍能编。这个业界面临的问题,同样影响到了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式的确立。

传统媒体的“全媒体”战略可以理解,但也不宜绝对化。在“全媒体”时代,要求一个记者既要擅长文字,又有图像拍摄和编辑的能力,这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何处理“全能”与专业以及分工合作的关系,这是值得认真考量的全新课题。

而高校“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是另一个衍生而出的问题。我觉得,“全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小曲好唱口难开。培养某一种类型的高素质记者和编辑,尚且不易,更何谈培养那种“十八般武艺无所不通”的人才。如果不能做到“无一不精”,则极有可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也做不好。

对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传媒来说,其实也就是多设几个部门,比如视频新闻、电子新闻(网络新闻、手机新闻客户端、微信等),然后,搞互动合作即可,独立运作也行。如澎湃新闻、交汇点新闻、荔枝新闻网,在它们的运作上,其实都有相当的独立性,同时与传统业务那一块,又是相互配合的。由此,即完成了所谓的多元化和全覆盖。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这似乎并非难事。

但对于新闻高等教育机构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否能够通过学校的培养,完成这个“全能型”的过程?这有多大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必要性?为什么不是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相互之间的紧密合作、互补,完成“全媒型”的这个要求呢?这样,新闻教育机构只需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即可,无须搞人才培养的“大而全”。当然,这并不排斥专业上的某种打通和复合。

四、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或如何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

在“全媒体”新闻教育的选择和应对上,民办与公办高校应该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如果有什么不同,主要应该是来自不同学校在选择和定位上的差异,而不是它们在投资来源和体制上的差别。但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这场大变革中,它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可能会更为严峻和深重。相对于那些知名公办高校、知名新闻专业来说,民办高校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和弱势。因为,无论在师资还是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民办高校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优秀的新媒体人才,目前相当紧缺,极难引进。这也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重要差别。不过,从理论上来说,民办高校的灵活机制可能比公办高校更有体制优势。

(一)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既要与业界的需求相对接,又要保持独立和冷静的思考

笔者不反对有实力、学生素质较好的重点高校新闻专业培养这种“全能型”新闻人才,但对能否有效培养又如何进行培养持审慎的态度。

其实,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关键还是要培养具备新闻能力的人才。与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吁求及改革相类似,“全媒体”的新闻教育,其实也就是增加了一些“新媒体”课程。这至少是目前的某种现象或现状。也许,这正是“全媒体”或“全能型”新闻教育的初级阶段,一切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深入。

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我们现在培养出的新闻人才,如果不懂新媒体,则是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的所谓“全媒体”可以成为高校由传统媒体人才培养,向“新媒体”人才培养的一个过渡阶段、一个适应期。这样,即使不能培养出所谓的“全媒型”人才,至少可以培养一批对“新媒体”有所了解和理解的新闻人。

说到底,我们一方面要盯牢业界的变化或转型,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独立和冷静的思考,避免盲目跟进或被动应付的窘迫之态。特别是在紧急撤退或自救的时候,他们某些慌乱的“举措”,我们千万别当成业界变化的某种“信号”。作为新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部门,我们应该冷静判断,理性思考,从而更好地为业界提供指导,指点迷津。

(二)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有确立自身定位以及寻找生存空间的迫切性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传统新闻业界慌乱的根源在于,我们按行政区划和部门所排布的传统新闻媒体体系,它们的构成及存在方式受到了威胁和挑战。目前,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合成一个行政部门,也许更有利于它们之间的整合。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媒体?全国性的、地方性的、行业性的?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媒体?报纸、电视、杂志、电台、新媒体?其实,这应该由市场来选择和决定。一切必须通过充分的竞争,最终完成这个选择和淘汰的过程。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界也是社会界的一条通行规则。但中国的媒体,不仅有着意识形态的考量,而且存在很多计划性因素在里面。这种非市场、反市场的东西,必然会带来某种南辕北辙的现象,带来低效率、低效能,半死不活,传播力下降等。

中国传统新闻媒体与高等教育(包括民办)均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计划性特质,虽经多次改革,仍然无法完全蜕尽非市场性的蝉壳。而“新媒体”在市场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传统媒体和高等教育形成了某种压迫。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时,传统新闻媒体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均充满“突围”的冲动,并采取了“自救”的姿势,这也就极易理解了。如何确定自身定位以及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大家的一个共同问题,但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有迫切性和危机性。

公办高校的体制优势,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才资源,均使得它比民办高校有着天然的优势。说到底,在“全媒体”时代,民办高校的新闻教育,还是要另辟蹊径。

(三)“把根留住”:坚持“内容为王”,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内容为王”,这是一句让人生厌的套话。但问题到底有没有得到解决?对于媒体来说,仅是传播手段上的革新,这是远远不够的。传播平台和手段固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而内容生产,特别是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才是根本所在。

说到底,传媒业是一个内容产业,内容为王永远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媒体如此,对于新闻教育界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新闻生产能力,特别是高质量生产能力的记者和编辑。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或者所谓“全媒体”就能解决的。

在这里,传播的效能或传播力以及公信力是一个与内容密切相关的话题。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阅读率、收视率、收听率,还有自愿订阅率和购买力,都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谈到相关问题:“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②

而对新闻教育界来说,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才,这才是根本。如果学了十八般武艺,却样样不精,这又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马桩、排打的功夫,单有一些套路,又能如何?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均是如此。

内容为王,首先是“思想”为王。这个思想,极容易被狭隘或狭义地理解为“意识形态”或“主旋律”。固然,这是中国或西方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但其范围其实更为广大。内容为王,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内容为王,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有深厚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也是孕育思想和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内容为王,还必须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功和基本能力,这是专业基础。

说到底,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抑或“全媒体”,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优秀的传媒内容生产者,这才是根本所在。同时,为了自身的优势,还要有自己的定位,彼此之间有自己的不同选择和特色。即使面临着“全媒体”的浩荡之势,仍然需要保持应有的冷静,作出客观和理智的选择,从而避免盲目跟风和模仿,在“大跃进”式的“全媒体”浪潮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内容为王,你培养的人才还必须是“应用型”的。如果你不是以培养“学者型”的新闻研究人才为主的高校,那“应用型”就是必然的选择,这是一般本科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生存之本和使命所在。对于一所非理论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来说,如果不把“应用型”作为自己培养人才的根本方向和路径,不把“内容为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则不管是培养“专能型”还是“全能型”人才,均极有可能是南辕北辙。不追求时髦或时尚,不片面炒作概念,而是认真地思考,积极地行动,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定位,这才是理性和务实的选择。

(四)“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意义

如上所述,作为某种过渡手段或阶段,民办高校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不仅可行,甚至还是一个必要的阶段。

对于目前的民办高校来说,所谓“全媒体”新闻教育,也处于“初级阶段”,即“新媒体”阶段。在传统新闻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复合一部分与“新媒体”密切相关的课程,增补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并培养相关的基本技能,这与传统新闻业界目前的做法,采取的是同一方式。

毕竟,即使在业界,成熟的“全媒型”新闻人才还比较缺乏,在高校更是如此。在这个方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特别是重点院校)相比,情况更为严重,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种“过渡性”的意义也就更大。

但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到底怎么做?把什么做得更专业?我们还是要在实践中谨慎为之的。这不是说,搞成一个“大杂烩”就行了,虽然也可以名之曰“复合型”人才。但“复合型”不可滥用,对于一些较为强大的媒体来说,它可以吸纳多种类型的人才,然后进行分工合作。而那些相对弱小的传统媒体,因为其生存艰难,它最终会不断萎缩,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极少的。因此,这种“全媒型”的人才即使培养出来,用武之地到底在哪里,也是一个问题。这样的危机,民办高校尤其需要深思。

归根结底,民办高校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和“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方向。

(五)“企业新闻与传播”:另一向度之上的“全媒体”概念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重点还是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在此问题上,三江学院有着自己的思考。这个思考就是,与公办高校培养专业新闻机构所需新闻人才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培养“非专业新闻机构”(即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所需新闻宣传人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招录是逢进必考,我们为他们培养人才难免会变成“一厢情愿”。因此,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培养新闻宣传人才,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使命和选择。

对于中小企业的“企业新闻与传播”来说,“全媒型”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毕竟,众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的原因以及节省成本的考虑,不可能大量引进相关新闻宣传人才。因此,相关新闻宣传人才的“复合型”或者“全媒型”也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对于文字新闻、图片、视频新闻的采编能力,均有需要;至于传播手段,可以是纸质,更多的则是电子或互联网,如企业网络、博客、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在此,“全媒型”新闻人才也就具有了用武之地。

注 释:

①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北京.

②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北京.

参考文献:

[1]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13:2.

[2]刘长乐.传统媒体的转型才刚起步,在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的讲话[N].贵阳日报,2015-8-22.

[3]林如鹏,侯东阳.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型方向[J].中国记者,2011(2).

(作者为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