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新华社对外报道研究

2016-05-14 09:07李建波
新闻爱好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新华社

李建波

【摘要】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传播效果,对文本的“未定性”及读者的“期待视野”给予高度重视。新华社2015年“习近平访美”的对外报道内容中,含有观点词的标题占标题总数的71%,先期坐实了文本意义,消解了文本应有的意义“空白”或“未定点”。同时正面报道占所有报道的77%,表现出较强的舆论导向性和较低的结构召唤性。新闻报道模式化、受众需求等同化使新华社文本客体期待视野与西方受众主体期待视野难以产生很好的“视野融合”。因而,对外报道应充分考虑受众需求,顺应受众期待的视野,从而产生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华社;接受美学;文本未定性;期待视野

“领导人出访”不仅是加强国际交流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展现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何有效地开展“领导人出访”对外报道,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接受美学又称“读者接受学”,正式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借鉴解释学、现象学等理论,提出了读者中心论,建立了以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文本未定性、审美经验、阅读阐释等为主的一整套概念体系[1],促使文学研究发生范式的转移。接受美学虽然是一种文学理论,但是对“宣传现象同样有效”。[2]本文以接受美学为视角,分析新华社2015年“习近平访美”对外报道,并以美联社的“习近平访美”报道为参照,研究新形势下我国通讯社如何有效开展“领导人出访”的对外报道。

一、接受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文本未定性”和“期待视野”

(一)文本未定性

接受美学指出,任何文学文本(text,也译为“本文”)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未完成的图式结构。[3]这个图式结构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音和建立在语音之上的语音系统。第二个层次包括所有的意义单位,不管它们是单词、句子,还是复合句构成的单位。第三与第四个层次包括再现的对象和这些对象得以显现的图式方面的内容。这些层次和维面构成一个框架,充满了未定的点或未定之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读者这种填补未定点的介入行为,称为“具体化”。[4]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具体化”活动中生成的,[5]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读者的能动性创造使一部文学作品最终得以实现。

(二)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接受美学认为,在阅读活动中,读者的理解要受“前见”或“前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没有“前见”或“前结构”,理解便不可能发生。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对的是接受对象—作品的“客观化”。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必须得到“客观化”,即与一个客观的标准相符,才能获得接受,而这种超主体的客观标准,恰恰就是期待视野。[6]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从“文本未定性”和“期待视野”出发考察新华社2015年“习近平访美”的对外报道是否存在“文本未定性”,是否与西方受众的期待视野相融合。

三、研究方法及选样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

(二)样本选取

鉴于2015年习近平访美日期是9月22日至28日,选样时间定为2015年9月17日至10月3日。关注习近平访美前后5天的报道是考虑到媒体关于此事件的前期报道和后续报道。另外,由于本研究考察的是“习近平访美”的对外传播,所以语言定为英语。登录新华网英语频道进入“Xi Jinping visits the United States”专题,过滤掉评论文章(评论文章是对事件发表意见,表达态度,非客观报道)、图片报道,最终收集到新华社样本量为62篇。登录美联社官方网站,以“Xi jinping”和“President Xi”为关键词,共搜索出美联社关于“习近平访美”的新闻报道22篇。

四、研究结果

(一)新华社报道中新闻文本的未定性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情况下通过“5W”向受众展示整个新闻事件。新闻具有与文学同样的叙事性特征。新闻报道文本的未定性与文学文本一样,在其叙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表现为文本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的是,新闻报道文本的未定性是通过客观的叙事态度、叙事方法和叙事语言呈现的。[7]下面就从叙事语言和叙事态度两个方面分析新华社新闻报道中文本的未定性。其中,叙事语言以新闻标题中的观点词为例,叙事态度则以新闻报道基调为分析对象。

1.新闻报道标题中观点词分析。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最重要,也是最醒目、最先吸引眼球的部分。读者对一篇新闻的判断首先来自于标题。好的标题要能客观准确生动地阐述事实,吸引读者去阅读新闻。观点词含有作者的价值判断,是报道者主观意志的反映。标题中含有观点词消解了新闻的客观叙事功能,报道者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先期填补了新闻文本的意义空白,不利于调动受众阅读新闻,分析解码新闻文本的积极性。受众在这样的新闻中寻求不到依靠自身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文本中的“空白”填补起来的乐趣,降低了阅读的渴望。

综观新华社关于习近平访美的62条新闻报道,其中44条标题中包含具有价值判断的“观点词”,占标题总数的71%。这些“观点词”中,名词如“promotion”(Realizing Chinese Dream is in essence promotion of human rights:Xi);动词如“benefit”(China-U.S.cooperation benefits both countries,world:Xi);形容词如:“fruitful”“positive”(Chinese president says U.S. visit fruitful,sending positive signal for cooperation);副词如“positively”(Foreign media react positively to Xi's visit);等等。这些“观点词”突出了习近平此次美国之行的意义以及中国政府对推进中美合作的强烈愿望,也彰显了一个国家级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的美好初衷。但是这些反映报道者价值导向的“观点词”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闻文本的“意义空白”,弱化了新闻的客观性。对于西方的受众来说,他们更喜欢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被告知“什么的意义”,他们更愿意自己去发掘事实的意义。

再看美联社的报道。美联社关于习近平访美的新闻报道有22条,其中有16条标题中没有观点词,占标题总数的73%。由此可以看出美联社的报道更侧重于反映事实本身,事实背后的意义等待受众去发掘和填补。同时,研究还发现,美联社的6条标题中含有的“观点词”大部分(近70%)是诸如“overshadow”“undercurrents”“hardball”等表达负面意义的词汇。个中缘由,本研究将在讨论中进行分析。

2.新闻报道基调分析。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通过语言、语句、段落、结构等因素综合体现出来。不同的叙事态度会造成作品不同的情感基调。新闻报道基调是指新闻报道的情感倾向性是正面的、负面的或是中性的。正面的新闻报道是指通篇新闻报道是正面的、积极的,没有贬批之意;负面新闻报道是指通篇新闻报道以揭露批判为主,贬批态度明显;中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报道客观冷静,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报道的基调倾向性统计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新华社62篇新闻报道中,负面报道为零,中性报道14篇,正面报道48篇。在美联社22篇新闻报道中,负面报道6篇,中性报道16篇,正面报道为零。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新闻作品中都含有报道者的主观倾向,折射出媒体的价值立场和情感态度,矮化新闻的客观性,消解了新闻文本中的意义“未定点”。新华社没有负面报道,中性报道占23%,正面报道为77%;美联社没有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占73%,负面报道为27%。同时,在新华社77%的正面报道中,有“促进、提高”之意的词如push、promote、advance、boost、progress、improve、increase、enhance出现的频率高达146次。并且新华社的报道中还多次使用具有褒扬色彩的形容词或副词,如important(59次)、positive及其变体positively(34次)、peaceful(16次)、proper(11次)。美联社的报道多使用中性词,具有价值判断的词多含有贬批之意。这一点与新华社恰好相反。

(二)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期待视野

新闻受众的期待视野即姚斯所说的受众的阅读经验所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只有在新闻文本和受众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时,受众才愿意接受新闻报道,新闻文本才能变成新闻作品。

关于此次“习近平访美”,海外受众最关注什么?笔者用特定软件,对美联社22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和导语作了高频词统计。之所以选择美联社报道做参照对象,是因为美联社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海外用户近9000家,其遍布世界的庞大用户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联社的新闻讯息能够为全世界的新闻用户所普遍接受。选择标题和导语作高频词统计,是因为标题和导语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也是新闻事实的精华部分,一篇报道主要关注什么,通过标题和导语就能够清楚准确地把握。在统计之前,笔者把美联社的22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和导语合成一个纯文本格式,把冠词、连词、介词、代词设定为过滤词,运行程序后,统计两个通讯社报道中出现最多的词语,经过同类项合并(比如,把xi/xijinping归为一类等),最后得出居于前10位的高频词(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美联社除了关注“习近平的国事访问”外,对这次访问中涉及的经济议题(居于高频词排行的第6位)非常关注。此外,美联社还比较关注奥巴马招待习近平的国宴。从国宴的风味、食材、参与人员、参与人员的服饰、国宴地点、国宴内容到国宴透射出的两国张力关系以及习奥私人关系等,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细致的报道。比如对国宴食材龙虾的描述“Maine lobster is in season”(龙虾正当季节);还有对国宴参与人员服饰的描述如:“First through the guest entry hall for dinner were former Labor Secretary Elaine Chao and her dad.Faced with the fashion-forward question‘What are you wearing?Chao seemed momentarily stumped.(第一个进入国宴大厅的是前劳动部长赵小兰和她的父亲。面对关于时尚的问题“你穿的什么衣服?”赵似乎被难住了。)

‘Oh my gosh,she stammered.‘It's something very inexpensive.”(“我的天呐”,她结结巴巴地说,“都是便宜的衣服”。)

可以看出,美联社对细节非常关注。这些细节描述,给人真实、有趣的感觉,很吸引人。

再看新华社的报道,紧紧围绕国事访问这个核心,从各个侧面反映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中美合作的决心与努力。同时关于国宴,只有一篇例行程序性的报道。国宴什么风味、在哪儿举行、谁参加了等,与国内的报道几乎没有区别。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新华社和美联社对“习近平访美”报道的个案对比研究,实证检验了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文本未定性和与西方受众的期待视野的契合度。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新华社报道的文本未定性偏低。无论是标题中的“观点词”还是新闻报道的基调,新华社与美联社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新华社有71%的标题中含有“观点词”,相较于美联社的27%,多出了44个百分点。同时在新闻报道客观冷静、没有明显褒贬色彩的中性新闻报道分析中,新华社的结果是23%,而美联社却高达73%。根据“新闻报道文本的未定性主要表现在客观的叙事态度、叙事方法和叙事语言上”,以上结果表明了新华社关于“习近平访美”的对外报道文本未定性偏低。

第二,新华社报道与西方受众的期待视野有一定的距离,契合度有待提高。首先从报道基调看,新华社报道多以正面为主(正面报道占报道总数的77%),而美联社多以中性报道为主(中性报道占报道总数的73%)。对于西方受众来说,他们更愿意自己从新闻事实中,发掘事实的意义,而不是只看到别人的观点。这与西方受众突出个体,注重求新求异的思维传统有关。同时西方受众对负面新闻比较关注,通常认为“好消息不是好新闻,坏消息才是好新闻”。麦克卢汉也说:广告是报纸中唯一的“正面新闻”。[8]这一点从美联社正面报道为零,负面报道占27%以及相较于新华社偏重于褒扬色彩的词汇,而其更钟情于负面意义的词汇上也可以看出来。其次,从受众的需求看,美联社除了关注“习近平的国事访问”外,对这次访问中涉及的经济议题也非常关注。这表明西方受众渴望了解习近平的美国之行能给中美,甚至世界经济领域带来什么。而新华社报道即便涉及经济领域,也主要是从服务于推进中美关系的政治目的出发。由此可以得出,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与西方受众的期待视野有一定的距离。

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主要在于中美新闻观和文化观的差异。

首先,中美新闻观的差异。新华社对外报道的叙事话语建构与中国“舆论引导”“以正面报道为主”“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等新闻观念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国际形势发生错综复杂变化、中美关系站在关键节点的大背景下,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是对外界噪声和杂音做出的正面回应。新华社因势利导,通过把握新闻话语的生产,把习近平访美设置为增进战略互信、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契机,向世界表达中国政府合作、和平的强烈愿望和声音,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美国,因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基础深厚,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造就了其以客观报道为主的新闻观。美联社对此次事件以中性报道为主,与该新闻观关系密切。

其次,中美文化观的差异。新闻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支流难免受其深刻影响。新华社与美联社报道的差异中处处活跃着文化的因子。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浸淫,认为“人性本善”,推崇“以和为贵”,侧重于以和平兼容的态度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新华社报道中多以正面报道为主,倡导以和平与共赢态度处理中美关系,这与中国的文化观不无关系。而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的大范畴,认为“人性本恶”,偏重批判和揭露。同时,美国又是一个个体本位至上的国家。美联社报道中以中性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辅,正面报道为零的结构布局与它的文化观不无关系。受希腊文化影响,美国文化重商,崇尚实践和应用,其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传统也催生出他们对经济信息的偏好。

尽管新闻话语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其背后的新闻观与文化观等的影响,但是,新华社对外报道面对的是海外用户,要取得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顺应西方受众的阅读心理和期待视野,“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9]。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新闻语言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866)]

参考文献:

[1]季水河,丁亮.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J].当代传播,2009(1).

[2]R.C.霍拉勃.接受理论[M].英国麦逊联合出版公司,1984:279.

[3]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

[4]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02-303.

[5]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

[6]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6-7.

[7]季水河,丁亮.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的新闻收受[J].当代传播,2009(1).

[8]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M].方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

[9]徐京跃,华春雨.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EB/OL].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8/20/c_125210825.htm,201

3-8-20.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4级博士生,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新华社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