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宏良
【摘 要】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已有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几点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构建问题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问题意识一、创设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例如教学《物体分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围坐,中间放着教学资源(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其他物体)。师:“大家怎样搭才能摆成像城堡、楼房等,看哪个组摆得最好?”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要求有发现问题的机会和提出问题的愿望,由此发现并提出了是不是操作上有合理的方法,要不要先把材料分类,怎样分类合理等数学问题。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活动和交流机会,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真正理解数学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发现并提出广泛的数学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认知的全过程。如《上下》的教学,笔者在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把观察情境图和对情境图的描述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上、下”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整理书柜”、选择“喜爱的数字”、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等活动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听众,学生很难“活”起来,“动”起来。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穿插问题或者组织探索问题,让学生在思维体操的训练中乐学好问。
三、引导学生及时完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以《桌子有多长》一课为例,笔者要求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他们有的用小方块量,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量……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发现量的结果不一样。在学生动手测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测量时选用的长度单位不统一,所以测量的结果不同,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四、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如:小明身上有5张1角、2张2角和2张5角,他要买5角钱的小方格簿,让学生用尝试、安排、策划等方法来进行思考,设计几种付钱的方案。学生提出自己的付钱方案:①1张5角;②5张1角;③1张1角和2张2角;④3张1角和1张2角。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各种方法。一题多解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无非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完善问题并且通过大胆猜测、感悟质疑、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尝试从数学的多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环境,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最终由学生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使获取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的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构建良好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