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飞
【摘要】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注入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诊的胸腔积液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浓度、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浓度、蛋白量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中加用尿激酶后可以降解积液中的纤维蛋白,降低积液黏稠度,使引流的效率得到提高,对患者有利。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尿激酶注入; 胸腔积液;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29-02
胸腔积液发病率较高,症状包括胸闷、胸痛等,而严重的胸腔积液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因此对病因进行纠正,并且快速的缓解临床症状是该病的治疗要点。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通过将大量的胸腔积液引流排出,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1]。但临床施行引流术常受到积液黏稠度的影响,导致引流量较少,无法快速的达到治疗目的,因此拖延了治疗的时间,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故研究更好的方法,提高引流效率是研究的重点课题[2]。本研究观察尿激酶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旨在探讨尿激酶对引流效率的提高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诊的胸腔积液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0~55岁,平均(37.1±5.7)岁;胸腔积液属于肺炎旁性23例,结核性2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9~53岁,平均(37.0±5.9)岁;胸腔积液属于肺炎旁性24例,结核性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于肺炎旁的胸腔积液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及营养支持;对于肺结核的胸腔积液者,给予抗痨治疗及营养支持。
1.2.1 对照组 本组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胸腔进行常规穿刺,将14 G硅胶软导管置入,使用缝合线将导管固定,并贴上透明的敷贴,将穿刺点封闭,使输液器软管与导管连接,再接上水封瓶,根据患者病情,引流2~4次/d,首次引流量600~1000 ml,之后每次1000~2000 ml,待引流后,采取0.95%氯化钠溶液10 ml,加入地塞米松5 ml,对胸腔进行注射。
1.2.2 观察组 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尿激酶注入治疗,在引流结束后,经过引流管给予患者尿激酶(2~10)万U注射,指导患者进行6~9次体位更换,将引流管封住2 h,每天给予患者肝素5 ml稀释,将其注入引流管,可以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浓度及蛋白量;参照超声检查、X线片检查、CT检查结果拟定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如下,显效:患者的胸腔积液已经完全吸收,没有发现胸膜粘连、增厚的现象;有效:患者的胸腔积液已经完全吸收,或者基本吸收,但仍然存在胸膜粘连、增厚的现象;无效:不符合上述情况[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2.2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浓度及蛋白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浓度、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浓度、蛋白量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胸腔积液多为综合性原因影响了胸腔内液体的吸收、过滤的动态平衡,使胸膜腔内液体不能及时的吸收,导致胸膜腔内积液[4-7]。当胸腔积液量在500 ml以上时,患者症状较为明显,感觉胸闷、胸痛;随着积液的增加,压迫脏器,患者则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由炎症引起,炎性反应使血管壁通透性提升,患者渗透压持续升高,导致了积液的产生。另外淋巴引流、肿瘤也会引起胸腔积液。临床上对胸腔积液的治疗一般采用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在病因纠正后,患者胸腔积液会被正常的吸收。而大量积液的患者则需要及时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故需进行穿刺抽吸。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十分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及时的减轻淋巴循环、肺部血液循环压力,使之很快恢复正常平衡,但临床上引流时也常遇到障碍,大多数原因是由于胸腔积液中含有的大量纤维蛋白,它极大的提升了积液的黏稠度,也使胸膜壁、脏层间网状粘连,在胸腔中分隔,既阻碍了积液的吸收,也不利于积液引流。而闭式引流在遇到障碍时会使严重的胸腔积液患者症状得不到及时缓解,胸廓可能发生畸形,呼吸功能也会受到明显限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难度也逐渐增加,给患者带来许多额外的痛苦。因此,提高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疗效是急需解决的胸腔积液治疗难题之一[8]。
对胸腔积液进行引流存在困难时,采用药物配合,缓解胸腔积液黏稠度,提高引流效率是目前的研究方向,选用适宜的药物对疗效影响较大。本研究采用的尿激酶是一种人尿、肾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的蛋白酶,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促进纤溶酶原的裂解。而裂解生成的纤溶酶可以有效的对胸腔积液中的蛋白凝块产生降解作用,因此可以起到降低胸腔积液黏稠度,解决胸膜粘连问题,有效的避免了间隔的形成。因此,在使用尿激酶后,可以降低引流难度,使积液排出难度减小[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胸腔积液中的蛋白量以及白细胞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说明加用尿激酶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措施,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尿激酶可以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使得观察组引流更加顺利,引流量更多,更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胸腔积液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危险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程度较重的胸腔积液患者应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使胸腔内吸收机制快速的回归平衡,但由于积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使积液黏稠度增加,故使得一些患者引流进展不顺利,引流量少,达不到快速缓解症状的目的。而加用尿激酶后可以降解积液中的纤维蛋白,降低了积液黏稠度,使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得更加顺利,引流的治疗效果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春,周华,杜煦,等.尿激酶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374-1375.
[2]林榜素,胡容,胡明才,等.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对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1):2145-2147.
[3]蒋超英,孙逊,王天轶,等.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堵管率及耐受性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9):70-72.
[4]禹德富,李畅波,张春,等.胸腔注入尿激酶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复杂性胸腔积液[J].微创医学,2013,8(4):468,471.
[5]王周勇,贺美俊,麦天勇,等.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25-27.
[6] Ruano R,Ramalho A S,De Freitas R C,et al.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fetal total lung volume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primary pleural effusion[J].J Ultrasound Med,2012,31(11):1731-1739.
[7]黄玲萍,古群英,宋晓林,等.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36例临床疗效观察[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88-89.
[8]徐强,李志军,贾冬,等.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68-69.
[9]杨荣,李小芬,陈春霞,等.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3):232-233.
[10] Shevchenko V E,Makarov D E,Kovalev S V,et al.Tumor pleural effusion proteome profiling for ovarian cancer biomarkers mining[J].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13,68(13):1104-1110.
(收稿日期: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