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莉
摘 要: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逆反心理强;传统美德缺失、价值观念扭曲;行为习惯差、 法制观念薄弱等问题。而家庭、学校、社会是这一问题的共同作用者。因此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有效策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2016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时刻陪在孩子的身边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必要的照顾,给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大,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也影响全面小康地顺利推进。很长一段时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从问题出发,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措施,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难题。
一、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主要来自农村,年龄大约在16岁以下,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到其他地区打工而他们自己被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由此形成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并需要他人照顾或自己照顾自己的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他们心理和情感需要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满足,缺乏必要的思想引导,思想道德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逆反心理强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都处在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2]由于父母经年累月在外打拼,一方面,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困惑无法得到及时的关爱和帮助,促使他们只能依赖自我,常常把自己关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67.5%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给自己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25.5%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中表现为不合群、喜欢独处。”[3]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极强,常常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遇事不顺便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却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脆弱、任性、缺乏爱心和同情心,逆反心理特别严重,走向自以为是或自卑的两个极端。” [4]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不遵守行为规范,我行我素。在极强的逆反心理影响下,“容易让农村留守儿童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极为不满。”[5]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
(二)农村留守儿童传统美德缺失,价值观念扭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不可缺乏的就是父母的爱和教育。由于现实,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与子女相处时间少,教育机会少。对子女的陪伴缺失也致使一部分家长选择用物质来弥补,缓解自身的内疚之情,以儿童心意为主提供大量的零花钱并鼓励子女随心所欲,自由购物。而这一畸形的物质享受容易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浪费、追求奢侈的坏习惯,“思想更趋于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和扭曲,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缺乏认同”,[6]进而极易使他们形成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读书无用”和金錢至上的想法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理想”。加之我国计划生育这一政策的实施,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溺爱让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对于什么是传统美德完全没有概念,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尊老爱幼,何以勤俭自强;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和榜样示范,缺失家庭美德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差,法制观念薄弱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多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一方面,他们独立自主,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彼此影响,义气江湖。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呼朋唤友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游戏厅、网吧,甚至赌博、吸烟、酗酒等,这样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越来越重,进而无视校纪校规,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不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的影响和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引导,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完全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在他们当中,“拉帮结派”思想盛行,甚至还养成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经常欺负同学等,更为严重者无视法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有调查表明:“各地公安系统对未成年人盗窃、抢劫类犯罪统计,有些县城中甚至有60%以上的案件是留守儿童作案。”[7]
二、新形势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心理关照不够,教育引导不足,环境氛围侵染所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创造一个有力地环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发展
(一)加强家庭教育,侧重心理关照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父母缺席成长,缺少陪伴,便理想以物质满足的方式弥补子女,因而,他们往往侧重学业教育,忽视养成教育,侧重经济满足,忽视心理关照。殊不知丰富的物质生活远远无法替代情感上的呵护和心灵上的满足。解决这一问题则需家长经常保持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时刻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通过QQ或微信等新媒体,增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加强思想道德引导。当然还要随时保持与孩子的班主任、委托监护人的联系,全面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状况和日常表现,及时反馈孩子的近况,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合理进行心理疏导。最后,要走向儿童,贴近所想,以平等的姿态与子女交流问题,站在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以良好的方式促成道德教育。对于交流的内容,不拘泥于学习成绩的单一了解,还应对儿童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掌握,以成长问题为导向,灌注正确价值观,引导子女,鼓励子女,建立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性关系,使留守儿童在留守之中得到正常的心理关怀和情感满足,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不产生被父母遗忘抛弃的自卑心理,降低心理叛逆。
(二)改进学校教育,增强道德引导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获得知识,习得良好品德的主渠道。甚至农村学校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担负着补充家庭教育,解释家庭教育的重任。因而对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德育实效。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最佳途径,学校教育要在课堂教育中得到巩固和突破。首先、完善德育内容,宣传倡导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合理看待父母的金钱满足和爱的表达。其次,加强法制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通过正面传授法律知识,讲解法律常识使学生对世界有个基本的是非观和善恶观。通过学校教育的及时补充,把以家庭教育为主的美德教育填补起来,完善留守儿童的道德人格。再则,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周末之家”,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显隐相交。正常行课时间,除了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外,学校还要加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开辟学生的“第二课堂”,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用潜移默化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周末,关照无处可去,在外游荡的部分学生,通过集中生活让他们远离社会不良气息的影响,远离网吧、游戏和打架斗殴。以关键少数的思想道德教育危机的化解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转化确立。以周末之家的温馨氛围影响学生心灵,消减孤独、叛逆的心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调动社会力量,优化培育环境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会环境是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在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优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第一、积极推进共青团中央和相关部委关于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积极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真正的给农村地区带去新鲜的血液,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妇联的作用。通过少先队和共青团这两大组织,随时掌控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妇联还可发挥妇女的特殊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第三,净化社会环境,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清除精神污染源,清除学校周边的黑网吧、黑游戏厅,还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洁净的校园生活环境。第四、充分发挥社工和公益组织的作用。社工组织进社区、志愿者下基层开展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都能使农村留守儿童切实的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最后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利用视频网络,传播有利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增强形象感染。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02-1501.
[2] 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狀况研究报告[R].2008.
[3] 陈 洪. 学生流失现象留给人们的思考[ M ].贵阳: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5: 11 - 13.
[4] 徐宏升. 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74-77.
[5] 刘 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9(17).
[6] 鲁 洁.教育社会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孙志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