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初探

2016-05-14 06:44李楠王珊
课外语文·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语文教学新课改

李楠 王珊

【摘要】实现公民教育的全面素质培养,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而实行国家教育整体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和改革环境下,我国教育正向着新的方向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教育各个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的拓展。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从我国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内涵、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出发,初步探索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建构所触及的些许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及对策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专业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重中之重,从教师专业化发展延伸至各个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也都在分别进行探讨与逐步改变,其中语文学科作为开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实践创新精神的主要学科之一受到重点关注。

一、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的定义有许多说法,怎样才能称作一名专业教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它不仅对学历等方面有要求,在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教育知识方面也有必须达到的标准。教师专业发展并非静止,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亦是如此,而其具体内涵要求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师要能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可以说语文是所有科目的“母亲”,只有学好语文才有学好其他科目的可能。语文学科的教授不单单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再通过练习巩固,它在文章诗歌等的学习中还包括了情感感知与升华共鸣。学习语文,学生感受的是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人文气息,开拓的是学生如何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视野,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有着深厚人文情怀。

(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文本解读能力

语文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并非关注课文到底讲了什么,而是透过课文的“皮肉”去探索作者在文本中倾注的情感、信息、思想,并去解读他是如何表达的,不仅仅是读诗读词,近代白话文也有许多地方是现代人不能理解的,需语文老师去解答。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的语言特点,作者要在课文中注意如何组织语言进行观点表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语文教师须具备较强写作表达能力

较强的写作表达能力即为会写会说写作,不同于平白记事,会作即创作,对原本普通的情节进行再加工,情感更凝练,会说在于语言表达能力,这需要长期的锻炼与经验积累,教师需在备课阶段积累大量知识,进而内化,这是语文学科专业素养与语文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一)进行更深入的角色换位

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从古代官学到私塾教育到如今的现代应试教育,师傅、教书先生一直是占据课堂的绝对权威地位,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割裂开,形成了上下级的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主动权的缺点在于学生的主动性被抑制。

(二)更专业的使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的使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在散文诗《荷塘月色》的学习中,教材中划了重点用以形容月光的句子,有学生认为其并没有体现教材所阐述的美感,那是否是这样呢?面对这类问题,就需处于课堂之上的语文教师表达自己看法,因对语文史识的了解,可以去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尽然读完正篇文章,作者心境平静,但愁绪仍在,这份愁绪萦于作者心头,包含着作者家庭生活的苦难处境,对社会境况的积郁,显示了作者挣扎的苦痛心情。

(三)掌握广阔的人文学科知识

多样化的课程种类,丰富性与综合性并存是语文课程结构综合性的主要体现,于是对语文教师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有更广阔的知识面。包括中华民俗文化、中外名著选读、活用美学等。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广博,包含的方面有以下两点:第一,除了对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了如指掌,还需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前景有自己的见地,并充分理解到语文学科阶段性和永续性这两个特点。第二是要拥有生活常识,即横跨国内外的知识。

三、语文教师专业化现状

就目前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现状来看,师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从教技能方面亦存在较为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文本掌握能力欠缺

对课文的准确度有着精深理解和把握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一些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能及时联系实际,只能空谈理论,与实际脱节,自身知识不能巧妙运用到实际问题上。例如教师在教授孔子的论文时,虽然平时在课内外都学习了不少孔孟的哲学著作、文学知识,但是到了实际课堂学习中依然会有模棱两可的状况。

(二)从教技能较为薄弱

许多教师拿到课文首先便不知如何去备课,如何去确定教学目标,如何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以至于在真正的教学中出现内容混乱,教学效果极差的结果。在教师基本功方面表现为口语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教学语言不能做到准确无误、清晰、流畅、干净,板书能力较差。

(三)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不仅是高校教授学者,现今教师也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还需研究学术的教师。而我国语文教师学术研究能力水平就师范生毕业论文水平便可窥探,因毕业论文是学术能力的综合体现,复看高师院校师范生毕业论文,再看现今高校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通常都缺乏个人独立意见,不能与现实有效结合,内容空洞无实质意义,最多的问题是选题不新颖,有时甚至出现抄袭现象,这都是学生科研水平低下的表现。

四、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一)提高职前师范生专业化水平策略

1.加强实践行动教学,促进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在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当进行现代汉语课程讲授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空泛的语言文字讲授,而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不能使学生实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规律并进行正确的运用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又比如写作课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讲授,还须与大量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具备真正较强的写作能力。

2.树立自我发展意识,积极参与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自身责任意识和自我发展需求。当一名教师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时,他就能明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以及其事业以后的方向和如何长久的发展它。加之仍需要去寻找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当一名教师去进行行动研究,并同时对教学动作进行长久不断的批判性反思和长期实验,这也是帮助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

(二)提高职后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策略

1.研究学术,增长学识,发展智能,提高品质。

语文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进步,达到三型教师的标准,就要做到边学习边教学,同时还不忘边研究,做到这三点有机结合。关于语文教师要进行的“研究”很广阔,其运用的形式也很多。通过实践证明,通常学术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工作也能很好地完成,看似是全能,实则是必然。探寻其原因在于教师的工作正是以行动研究为主旨的研究工作。处于基层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去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包括实行调查研究,教学与研究相长,请专家进行评价,查读文献,这样能很快地使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发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体验生活,研究社会,感悟人生,完善人格。

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质是一种语文生活,因为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她不单单是运用到一个方面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学好语文都不能正常的进行日常生活。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走出学校,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此来获取实际可靠的经验,而不是只通过书本来了解世界。关于自己,关于如何去当好语文教师,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都待人去深思。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去领悟道理和准则,同时不断提高自己道德品质、教师能力和精神境界。

五、结语

群智群思,从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语文教师整体发展匀速,但质量不高即整体水平偏低,有待于更多方针对策的实施开展,在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日益专业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对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源头从基础来抓语文教师的专业塑造,方得以培养和塑造出拥有良好素质良好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师中文专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明等.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邓琴. 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8(3).

[3]Lesieykydd.MeganCrawford.ColinRiches.教育管理的专业发展[M].陈垄,译.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1.

[4]孟祥翎.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5]夏伶.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8(4).

[6]张占国.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6).

[7]郑碧筠.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7(6).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语文教学新课改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