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评析英国著名诗人叶芝《当你老了》一诗的教学,认为这堂课是“三方的语文”,是情感发生的语文课。而只有当课堂学习的是语文,课堂发生了与语文内容相应的情感体验,“情感类文本”教学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学习。
【关键词】情感类文本;“三方的语文”;情感体验;真正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03-02
【作者简介】冯卫东,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南通,226000)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语文课不好上,诗歌教学更难。顾淋丽老师选择一首外国诗执教、参赛,表现出足够的“教学勇气”,她上出了一堂好课。王荣生教授说,好课的主要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经验。这堂课,师生细致摩挲诗歌的语言及意象,深度浸入诗人始终不渝的情感世界,诗的气息芬芳馥郁,语文味道醇正浓厚,教学内容也无不妥之处,相应经验也获得较为饱满而又和谐的实现。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诗人叶芝另有诗云:“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这堂课渐行渐远,日益模糊,但反复研读诗歌文本及教学设计,回味现场观课时内心为之一颤的情景,却仿佛跟师生一道,在情感和文字的来回中,走进诗人的生命。
一、还原“诗教”:让作品成为“三方的语文”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先生倡导用“还原法”(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要素想象出来,作为分析的起点)来解读文本。这里的“还原”指回复或走向应然状态:鉴于客观存在的“语文课不像语文课”的情形,“拨乱反正”,回复或走向语文课(包括诗歌教学)应然的状态。“三方”是指作者、教师和学生。王荣生说,“我们的语文课程,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语文教师‘我认为‘我喜欢甚至‘我就是这样的课程”,“个体的教师凭自己的语文知识(亚里士多德称为‘臆断)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的东西”。基于对这堂课的认真考量,我判定,经由师生深情诵读、潜心体悟和有效演绎,叶芝的诗作最终成了“三方的语文”。
首先是“作者的语文”。接受美学有一句话,“作品诞生了,作者就死了”,极言阅读与理解的主观能动性。这显然是片面之词。正如有人说,“哈姆雷特”永远不能成为“哈利·波特”;也如学者王岳川所言,接受主体也得受接受对象的制约,这使得他的再创造不至于出现随意性、非理性以及伪审美性。对于我们,《当你老了》不无朦胧意味,但在诗人这里,“所指”却异常明晰,十分聚焦,那就是为他所魂牵梦萦的恋人,是他对恋人有类于中国古代海誓山盟的爱情宣言,是他无法自拔的缱绻之情和自知无果的灼痛之感,是两种气质性格、价值走向所必然决定的生存歧途和生命异路……这堂课有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品析,有对诗歌独特意蕴的含英咀华,这些无不“着我之色彩”,又无不是对诗人完整抒情形象的高度尊重,对诗人丰富生命世界的真实呈现,从中看不到任何“臆断”现象,也没有发现为一般语文课所常见的磔碎意象等情形。诗人和作品“就在那里”,他(它)们是西方诗界馈赠我们的一份语文精品。
其次是“教师的语文”。教师是特殊的读者,是作品与学生之间的介质与桥梁,还是“协助”作者并“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再建构的人。顾老师胜任这几种角色,她熟读精思,比较鉴别(多种版本译文),知人论世,阐幽发微,较好地实现了与诗人的“视界交融”,不仅把诗人内在情愫完好地传递给学生,俨然成了诗人“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而且较好地表达了基于诗人、基于诗作又富有己见和新意的个人体认与个人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课堂呈现的诗作也是教师自己的一份精神产品,或者说,这堂课是教师参与主演的一幕“诗剧”,倘若教师不“在场”,诗意和“剧情”将大大流失,精彩不再。这里不得不提及本课以讲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王荣生倡导把“讲课文”转变为“教读法”,顾老师似乎有点“犯忌”。但正如一位历史特级教师所云,有时讲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堂地位的强弱,由教师依据自己对本专业的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决定。对于不断走向“我即语文”之境的优秀教师(顾老师理应身居其中)而言,他们所“讲”的往往是真正的语文,而这同时也是他们“自己的语文”。
最后是“学生的语文”——为了也基于、通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最终化为学生在知识、思想与精神等各方面之享用的语文。这里仅举一例,在“初读诗歌,漫谈感受”环节,顾老师请学生就有疑的地方提出问题,寻求解答;就喜欢的词句进行点评,交流分享。学生课前已为此下过一番功夫,他们带着问题而来。此后教学流程较多就学生提问展开,努力把教学基点踩在学生“盲区”,抑或为其想要深度了解与探究的地方。“学生的语文”说到底是他们抱有强烈学习意愿、希望由此拥有“获得感”的那些(那部分)语文,从这里出发的教学才能切实成就“学生的语文”。
教学总要肩负和胜任无可旁贷的学科责任,这个对于其他学科几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语文学科中却极为突出,几及致命,不做语文的事、甚至不明白在做什么事的语文课多有,它们或许也发生了一些“有效的学习”,但那不是“语文的学习”,对语文课而言,自然无以成为“真正的学习”。
二、驻留诗情:让“缪斯”发生悄然的“位移”
王荣生说:“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诗歌的天职是抒情,与诗歌教学内容相应的最大语文体验当属情感的发生和强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智慧、理性哲思的生成与结晶。人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我说“青春是诗歌的节令”。国外一位学者则有言,读理论书,“你没有成为理论家,但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我想表达的是,好的“诗教”课堂,理应让美好情感“当春乃发生”,并有助于学生今后经由更多的熏染陶冶,不断走向情智相生、情理相谐的“新人”。
《当你老了》一诗所抒发的情感忧伤而又绚烂之至。“绚烂的还他一个绚烂”,顾老师在绚烂的、氤氲着浓郁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中让诗作所窖藏的情感洋溢出来,并在学生明敏善感的心灵世界酵化。
课始播放李健的歌,歌词则脱胎于此诗,为不少学生知晓乃至传唱,运用既有经验,一下子洞穿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青春心境与诗歌意境之间原有的隔膜,让所有人的思绪于瞬间接通了诗人幽远绵缈的心绪。
其后课堂的主体部分,不如说是教师带着学生为诗人进行一场可歌可泣而又别开生面的情感叙事。该诗语言并不华美,意象也不够连续,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较强的、会引起阅读障碍的跳跃,加之译诗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难以完全愈合、完美熨平的隐痕,抽象地看,诗文以及蕴含其中的诗意、诗情并不十分纯美。然而文字背后站着的是极具人性之美的诗人,他曲折坎坷的情感遭际令人泣血。如何让这形象与情感立体复活于学生面前?顾老师用了补缀背景、呈现材料与链接他人品评的方法,这些更多属于“人物叙事”,而“一切叙语皆情语”,学生在这(倾听)叙事的进程中与诗人渐渐形成了同一节奏的情感脉动。
最触及学生心灵柔软之处并把课堂推向高潮的是教师配乐朗诵,以及不久之后的集体诵读。顾老师为此精心酌定背景音乐是《神秘园之歌》。无独有偶,江苏省特级教师秦晓华执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选用了它,在这支曲子中,一位女生自告奋勇朗读课文,很多学生被感动得泪眼婆娑。是的,即便单独去听它忧郁之中不乏凄美的旋律,就难免欲泪,而一旦把它和竭尽抒情能事的文字融为一体,每一个初具艺术感受力的人,他的泪腺都会于瞬间变得异常发达。不,何止眼睛这一感官,人们身心的每一个触角、每一根神经都被它有力地“搅动”起来。秦老师还说:“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动,甚至叫他落泪,这是我备课时想得最多的事情,我甚至把学生落不落泪当作这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为了让学生有一次感受人性光辉的美妙瞬间,有一次对真善美的高峰体验。”这些话用在这堂课也完全适宜,极为恰切:那一刻,每个人都深深沐浴于诗人人性的光辉中,都能听到自己精神的拔节。
教育要为尚未到来的社会培养新人,也要为学生尚未到来的人生奠定根基。对于不久之后就将成人的高二学生,爱情诗歌的教学也应适当起到、发挥指导他们“预习爱情”的效用。如果说爱情的生发较多出乎本能,那么对它的理性审视则需有必要的教育干预,而借助作品的语言、形象、背景、意涵,悄然渗透一点“爱情哲学”的启蒙,正是一种很好的干预方式。顾老师在课末引用作家王开岭的点评,并写出一段意味隽永的哲语(“这诗歌,对历史有用的,对爱情却未必……现实之死,正是艺术的开始”),相信能在学生情感的池塘里喷上一点理性清醒剂。
情感发生了,真学才能发生。杜威提出“附带学习”概念,指出伴随着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情感和态度,他认为这可能最重要,因为它对于未来的价值更为根本;华南师范大学桑新民教授则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须取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情感类文本教学更当如此,可此类课却有很多不是这样,譬如《秋天的怀念》,有教师把它完全变成“阅读理解题”;再譬如《金岳霖先生》,教师只让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并把很多时间用于胡适《我的母亲》、鲁迅《阿Q正传》、刘鸿伏《父亲》等其他文本有关细节描写的分析,然后进行“实练操作”,“以熟悉的身边人为对象,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写一段难以忘怀的细节”。前者的“教学之错”已无须置辩;后者似乎符合王荣生有关“例文”教学的思想,但在我看来,金先生的形象善良得令人心酸,把这些至美的人性因子抛撇一边,而大行任何一种技巧训练,都无异于“买椟还珠”。
汪曾祺的女儿说,读《葡萄月令》,你得读出一颗心来。文艺理论家童庆炳说,语文课应该也能让学生流泪。不读出一颗心来,或者不能让学生流泪,情感类文本的教学就没有引发真正的学习。这一课对此是一种有力的“反拨”,对我们则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三、重构“诗课”:让教学略具“实验”的味道
许多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内容清醒”与“方法自觉”,对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茫然无绪,致使语文课乱象丛生,亟须加以必要的厘定、澄清。但这不等于说面对同样的教学资源,只能有一种或很少几种处理的策略与技术,从某种角度上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内容、一千种方法,这既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关键在于,我们教的是不是语文,又是不是用适于语文的方法来教的。
基于个人的经验和理性,我认定顾老师的课正是。此处所谓“重构”,旨在于她所确定的内容、所运用的方法之外,构想、设计另一些同样“可以”的样式:该诗出自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我们无妨把它教得更活络一点并略具“实验”的味道,譬如呈现英语原文,让学生据此对课文进行推敲、“修缮”;譬如用古诗(律诗、绝句等)形式重译,再将两种译作进行比读;譬如另选几首古今中外类似题材的诗歌开展主题教学、“穿越”研读;再譬如适时抛出开放性话题“叶芝爱情观之我见”,让学生进行从感性走向理性的思辨、言说……在语文教学“多歧路,今安在”的背景下,我们既期待更多真正的先觉者把脉、指津,也应以宽容乃至鼓励的态度面对或呼唤“规则之下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