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忆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128-01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都会有意识地开启互动行为,这是幼儿受自己内部心理需要的驱动,主动要求教师来关注自己、爱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在特定情境下,为了获取教师的情感支持、认知肯定、社会欣赏,幼儿会主动发起以寻求关注为主题的师幼互动,是属于个体幼儿指向教师的互动。
一、捕捉幼儿寻求教师关注的行为
1.睁开眼睛,细致观察孩子的每一次需要
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通过言语、动作、表情来引发教师的关注。孩子发起寻求关注的行为之前,会对教师存在着一种行为期待即“我是否能达到老师关注我的目标”,当他运用很多方式来引发关注失败时,对他下一次是否要开启寻求关注的行为存在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努力理解孩子对教师的期待和需要。
2.唤醒耳朵,仔细倾听孩子的每一次需要
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和主动性的不足,更多采取单一的言语方式来寻求教师的关注,一旦教师没有回应,幼儿便放弃和教师作进一步的互动。因此,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细致观察幼儿需要,提高倾听的广度,最大程度地把目光和注意力还给幼儿。
3.打开心灵,用心体会孩子的每一次需要
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来看,幼儿的情感需要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只是不同年龄的幼儿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小班孩子会用哭闹、如影随行“粘”着老师来感受爱,大班孩子则更多用聊天而较少拥抱来寻求教师的情感支持;同样是犯了错误,小班孩子更多地会出现哭闹来表示忏悔,求得老师的谅解;大班孩子则会事后在其他方面多多表现,来“弥补”在教师心目中的不良印象,这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规律相符合。
二、回应幼儿寻求教师关注的行为
1.重视每一次幼儿“求注”行为
随着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他们不仅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同,还需要得到在同伴中的信任和尊重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而这种信任和尊重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教师的肯定,很多孩子更愿意与经常被老师作为榜样的孩子做朋友。可见,得到教师的认可是取得其他孩子认可的捷径。因此,教师能重视每一次幼儿的“求注”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平等对话,积极采纳
幼儿发起的旨在引发教师关注的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上行性互动的特点。这一特点意味着师幼互动行为事件进行过程中两个行为主体本身存在着悬殊的地位高低之区别,教师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始终,幼儿受控于教师的计划和意愿,发起的互动无论在主题、过程还是在效果上也受制于教师的选择和喜好。因此,在一日生活中,要通过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谈话活动中与幼儿的平等对话,在各环节对幼儿意见的采纳度等措施,帮助幼儿将互动中所认定的知识、技能、规范的接受者、求助者、被指导者、被安慰者等转变为信息交流者、协助者等角色,以促进幼儿主体意识的发展。
3.关注一日生活中的特殊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赋予活动的规则是显而易见的,每个幼儿也是明确的,因此幼儿一方面作为既定规则的接受者对其他幼儿进行监督,以此证明自己能够跟上老师要求的整齐划一的步调,是个乖孩子。矛盾的是,另一方面,“举手”这一“合法”的引起关注的方式效果不佳,只有“脱颖而出”才能倍受关注,而插嘴这一方式便是教学活动中引发关注的“最适宜”方式。小班幼儿还没能很好的内化常规,因此,插话的现象更加频繁,他们会提出与课堂毫无关系的话题,无非只是希望得到老师关爱的一个眼神或是简单的回应,也许他们知道这样一种方式得不到赞许,但他们还是希望因此感受到一个相对宽松自由、有亲和力、充满安全感的环境。
自由活动多发生在大型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间的过渡环节,受规范约束的幼儿不能自主决定下一步行为,只能消极等待,在“无事可做”或必须等待的过程中,很自然会将注意力投向其他人尤其是作为权威者的教师,从而通过交谈、展示等方式发起寻求关注的行为。
生活活动是幼儿每日的常规活动,是幼儿熟悉的环节。在这样的活动中,大班幼儿能够非常自主自信自如地完成;而小班幼儿因为生活能力发展得还不成熟,发起了较多因“求助”而“求注”的行为。
幼儿寻求教师关注的行为与其说是与活动类型有关,不如说是由不同活动类型所赋予的规则所决定的。在平时,发现情绪十分不好,长时间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或存在突出的学习、交往、生活等困难的幼儿,不妨在教学活动中多给他们一些表达的机会,在自由活动中多与之交谈,在生活活动中多一些关注和帮助。那么教师开启的这些互动,也一定能够开启幼儿的心灵,从而深化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