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2016-05-14 15:12黄少宽黄晓斌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8期

黄少宽 黄晓斌

摘 要 论文概述了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发展背景与进程,分析了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进展及其主要特点,探讨了信息社会学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新的环境下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社会学 网络社会问题 公共信息空间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8.014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Research in China

Huang Shaokuan, Huang Xiaobin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and process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research and its main features. Also, it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information sociology research, and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research in the new environment.

Keywords Information sociology. Networking social problem. Information Commons.

信息社会学是信息学和社会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各种信息社会现象来去研究信息社会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分析信息社会的结构和发展变化趋势,寻求信息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社会学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信息社会学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必将丰富信息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完善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我国的信息社会学研究已有将近30多年的历史,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分析其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研究的经验与问题,掌握当前研究的特点,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1 我国信息社会学的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1.1 发展背景

信息社会学是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社会问题,仅用信息学或社会学的一般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显现出许多局限性,需要专门的理论方法来去指导。因此,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构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社会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信息社会有关问题进行过研究。如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贝尔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分析了其相关特征。八十年代初期,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兴起,迅速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引起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1980年,托夫勒于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阐述了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变化。1982年,奈斯比的《大趋势》提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为“工业社会”将会转变为“信息社会”。与此同期,我国也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国内的学者开始走上了信息社会学的探索之路。我国信息社会学的早期的研究先是在情报学领域开始进行的,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胡昌平、汪冰、卢小宾、谢俊贵等较早地涉及到情报社会学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论著。九十年代初,美国倡导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也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得到推进。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信息概念的进一步普及应用,“情报社会学”这一概念逐步被信息社会学所代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普及,有关网络社会问题等主题进入信息社会学研究的视野,网络的信息污染、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等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信息社会学仍是图书情报界的研究关注点之一,并逐步受到社会学、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重视。

1.2 研究现状

1.2.1 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和教材

30多年来,我国出版一系列信息社会学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社会学进行探讨,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为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其中主要有:(1)胡昌平的《信息社会学》,分析了信息社会的结构、社会的信息需求、社会信息系统、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等问题[1]。(2)崔国保的《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对信息社会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对信息传播和媒介发展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索,梳理出理论发展的脉络,分析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2]。(3)张昱的《信息社会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社会结构、信息社会组织、信息社会生活方式等[3]。(4)符福峘的《信息社会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进步、信息服务社会化、社会信息与信息政策、社会信息人才培养[4]。(5)罗益群的《信息社会学》讨论了社会信息化的特征、信息化社会的结构、运行机制和控制模式、社会信息交流模式、信息化社会的法制政策;并从信息技术角度考察了经济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问题[5]。(6)靖继鹏的《信息社会学》,内容主要有信息社会与文化、信息社会结构、信息社会组织、社会信息资源配置、社会信息化测度与评价、信息社会问题、信息社会控制等[6]。

1.2.2 初步形成了一批核心作者

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者相对比较集中,大多数来自图书情报学背景的研究人员,也有一些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如武汉大学胡昌平教授、吉林大学的靖继鹏、吴正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卢小宾教授、广州大学的谢俊贵教授、中国舰船研究情报所的符福峘研究员等,他们发表有关信息社会学的论著都在5篇以上。其中兼有图书情报和社会学两个学科背景的谢俊贵教授发表了十多篇论文,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信息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核心作者。吉林大学吴正荆的博士论文“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范式与学科体系研究”[7]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流派、方法、学科体系等问题,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理论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1.2.3 引进国外的信息社会学理论

30多年来,我国先后翻译出版了一批国外的信息社会学论著,介绍了西方的相关学说。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朱志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10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贝尔的《后工业社会》(彭强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麦克格雷的《信息环境的演变》(丰成君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马丁的《信息社会》(胡昌平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法国西蒙·诺拉和阿兰·孟克《社会的信息化》(施以方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班农等的《信息社会》(张新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等。这些成果的引进,开阔了我国研究者的视野,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信息社会学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利用,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卡斯泰尔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等论著的翻译介绍,对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卡斯泰尔认为网络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社会的源泉,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8]。这些理论和观点在我国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国外的信息社会学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由于具体国情和环境不同,不能够盲目照搬,应借鉴其合理思想,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社会学。

1.2.4 分析了现实社会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加强理论问题研究的同时,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也对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网络社会问题、网络生态问题等。早期主要是为我国的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关依据,制定各种信息化的规划,论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来是重视信息共享环境的建设,维护信息公平,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逐步转向信息化的社会问题研究,如网络社会问题的治理、虚拟社区管理、公共事件信息管理、网络舆情分析等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起了较大的参考作用。

1.3 我国信息社会学理论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学者对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研究任务、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等都进行了探讨,初步建构了我国信息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架,研究内容逐步趋向深化。

1.3.1 界定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国内对信息社会学研究对象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第一种看法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信息现象,分析各种社会信息现象的属性和关系[9]。第二种看法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社会问题,通过信息社会问题的研究揭示信息化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对信息社会问题的研究是深化对信息社会现象的认识、探寻信息社会发展机制和揭示相关规律的有效途径[10]1-2。第三种看法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社会,具体说来是研究信息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良性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11]。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社会的特征、过程、结构、运行机制和控制模式[12]。信息社会学是研究信息社会的特点及发展规律、信息社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等变化,寻求信息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13]4-5。第四种看法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流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与其他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影响和制约关系[14]。

虽然国内学者对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过许多的阐述,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上述的看法各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范围过大,而有的过于狭窄。按其研究切入点和视角的不同,可分成一种是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社会学,另一种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去研究信息社会学。由于研究视角不一样,研究对象的逻辑起点也相异,在内容范围的框定、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风格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同。如何结合起来,更加全面确定研究对象还有待探讨。

1.3.2 探讨了信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信息社会学的内容和范围是由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下面是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卢晓宾认为信息社会学内容体系可描述为:信息的社会化、信息的社会活动、信息的社会组织、分层与流动、信息的社会规范、信息的社会结构、信息的社会生产消费和传递、信息的社会预测、控制、规划和发展评估等[9]376-377。符福峘认为信息社会学内容主要有:信息化社会的含义及主要标志、信息的社会功能、信息化社会的结构及发展模式、社会信息系统及其管理、社会信息环境与信息事业发展政策等[15]。胡昌平认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信息的社会结构与流通规律、社会的信息需求与利用、信息工作的社会基础结构、社会的信息技术结构、人的信息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社会信息工作模式与产业、社区及社会组织的信息活动、自然信息资源的社会利用、社会信息化及其对策等[1]1-8。谢俊贵认为信息社会学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和基础、结构形态、运行规律、信息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社会管理等方面[10]48-50。吴正荆认为信息社会学主要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应用理论包括各领域信息活动、信息社会建设、信息产业活动等;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学科体系结构、基本理论和范式、学科基础与相关学科等研究[7]14-15。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到,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与信息社会相关的许多方面,包括政策、经济、文化、技术等相关问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社会学的内容正在逐步趋向丰富和完善。但总的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逻辑性强、系统规范的体系,还存在某些空白点和薄弱环节,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3.3 提出了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任务

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应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出发,确定信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任务。谢俊贵认为现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主要任务是:(1)社会信息化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社会信息化基本目标、功能、进程等。(2)信息社会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管理运行和协调发展等。(3)信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研究对象、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4)社会信息化对我国社会生活与社会运行的影响,包括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影响。(5)社会信息化的消极影响,包括各领域各方面的负面影响。(6)相关对策研究[14]。由于每个发展阶段的的背景不一样,社会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研究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新时期赋予信息社会学重任是全面分析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尤其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新技术环境下的一些新特点和规律,探讨相关的应对策略。

1.3.4 划分了信息社会学理论流派

国内有学者将信息社会学理论分为三大流派:信息社会测度流派、信息社会结构流派、信息社会冲突流派[15]。测度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他利用统计学理论和计量方法研究了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波拉特对信息社会进行定量分析,提出的测度方法成为现代各种社会信息化测度模型的基础。结构流派的奠基人是社会学家贝尔,他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形态,考察了技术和社会方面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冲突流派把社会看作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代表人物如法国社会学家图尔纳,从社会学层面对信息社会所形成的新的群体进行了分析。而卡斯泰尔有关的网络社会理论则是集结构流派和冲突流派于一身,认为信息技术是形成信息社会的主导结构,对信息社会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上述三大流派划分,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略显粗糙。流派的划分对梳理国外的相关理论、分析其研究特点,无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由于我国信息社会学理论远没有成熟,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具有明显特色的学派。

1.3.5 分析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信息社会学范式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理论模式。吴正荆教授等分析了库恩的范式理论对信息社会学研究的适用性,归纳出信息社会学研究中的几种范式:(1)信息化范式,主要是考察信息基础结构建设进展,研究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总结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模式。(2)经济范式,研究信息市场和信息流通,探讨信息交流、全球化与信息流通的互动关系等。(3)文化范式,分析信息文化的含义与发展,研究信息文化的不同类型和表征要素,探讨与学习型社会之间的关系。(4)关系范式,研究信息社会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国家和公民之间各种信息关系等问题。(5)哲学范式,研究信息社会学的概念、对象、内容和历史沿革、理论体系等,解决信息社会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16]。按照库恩的观点,研究范式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信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是随着人们对信息社会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有时表现为范式的更替,更多的是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了信息社会学研究不断完善。

2 当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与其他研究领域相比,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目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门的论文不算太多,在中国知网中用“信息社会学”的关键词和篇名检索只获得30余篇,每年大概也只有1-2篇左右。而且成果的内容分布也比较零散。近年来现实社会与信息有关的社会问题十分突出,但与此相关的论文数量却增幅不大,且多数内容缺乏新意,说明当前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总体上还不够重视。

2.2 研究内容比较杂乱和粗糙

目前对信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对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问题探讨较多,但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不足。许多论著虽然冠于“信息社会学”之名,但内容差异很大,许多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有些研究把有关信息的内容都归入信息社会学的范畴,使之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杂烩[9]376-377。大多数论著只局限于做一些简单评介,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因此,如何将研究内容进一步进行深化和系统化是当前信息社会学研究一项迫切的任务。

2.3 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理论体系是指信息社会学研究中,用来表征社会信息现象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而生成的知识体系。它从总体上反映信息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水平、理论成熟程度。纵观国内现有的信息社会学研究论著,其理论体系安排大致是根据研究领域来去组装,不可避免地成为板块式的组合,而无严密的逻辑体系[9]380-382。由于研究范畴的混乱,大多数研究只是就某个方面进行论述,缺少整体分析,从而造成大量的研究成果在低层次上重复,对信息社会学发展的方向与前沿难于把握。目前国内对信息社会学的有关理论问题还没有一个共识,至今仍未建立起一个大家公认统一的理论体系,因而难于展现我国信息社会学的发展水平。

2.4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文献研究较多,实地研究少,运用实证研究法取得的成果不多。对信息化社会现象更多地是进行理性思辩的主观理解,缺少实际的调查研究。利用大数据等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更加屈指可数。面对信息化新环境下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现有的研究方法局限性较大,难于适应新问题研究的需要,应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2.5 研究主体成熟度较低

目前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主体显得不够成熟,学科队伍规模总体较小,人员比较混杂,有以社会学为背景的,也有以信息学为背景的,还有以信息技术等学科为背景的,其中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人员所占的比重较大,使得研究视角的学科领域局限性现象比较突出。由于信息社会学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学科交叉研究将有助于体现信息社会学问题的多样性,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信息社会学理论研究内容。但目前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少,研究主体联系不够紧密,各行其道,相互协作不够。研究出发点与目的也不尽相同,造成认识不一致,难于形成统一的研究共同体,制约着信息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3 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3.1 注意理论研究与手段的创新

信息社会层出不穷的现象使得建立和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理论成为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社会问题的研究,理论的创新就成为必然,面对新的问题要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探索出新的观点与看法。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的连通性和研究问题的共通性使得信息社会学研究者更易于交流,可以从网络或其他信息媒介获取研究资料,建立和利用各种研究数据库,利用网络应用工具,可以进行协同合作研究,实现研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3.2 重视基本问题的研究

信息社会学目前面临学科体系如何规范和完善问题。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统一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创新原则,建立起合理的统一体系结构。现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基本问题研究,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方面能够形成统一看法。重点问题包括:信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信息社会学的发展历史与特征;信息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信息社会学的理论体系结构;信息社会学的研究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信息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信息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信息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信息社会学的流派与范式等。

3.3 加强研究方法的探索

重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包括方法论、基本方法和专门方法等。(1)信息社会学研究涉及到许多信息现象,只依赖于定性分析难免被主观因素所左右。因此,要注意运用量化方法来反映社会信息现象之间的关系,并据以判断事物的性质,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通过量化的方法建立各种应用模型,计算出各项指标结果,便于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结合使用。如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2)相关学科方法的移植。社会信息现象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多方面研究方法应用的必要性,可以有选择地移植其他学科方法,如计算机模拟试验分析等。(3)专门研究方法探讨。信息社会学研究有其特殊性,可根据其特殊需要对某些专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研究方法,在这方面社会网络分析法就具有启发意义。(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研究方法,如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进行信息社会问题的调查、数据收集和资料处理、建模、实验、成果传递与传播等[17],进一步提高信息社会学的研究的现代化水平。

3.4 关注现实重要问题的研究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环境下,应该结合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状况不断完善、充实和创新信息社会学的内容,增强信息社会学的活力。当前应根据我国现实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需要,注意探讨实际应用中一些突出问题。

(1)网络社会问题研究。网络化的发展产生许多社会问题,信息社会学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对新兴网络社会现象与问题的研究,关注如网络社会结构和行为、网络空间的信任风险、网络信息污染、网络谣言等问题。还应进一步加强信息环境中的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探讨,对社区的新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国外的社群信息学就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探索社群信息和知识的形成与共享规律,强调信息通讯技术社会网络的嵌入,致力于信息的平等普遍获取,利用信息技术振兴被流动空间边缘化的社区[18]。

(2)公共信息空间的研究。公共信息空间将对公共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公共领域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助力器,是实现消除公众与政府信息鸿沟达成平等沟通的重要承载物。网络拓展了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同时也为信息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如网络传播可能引发大众关注的公共事件,网络作为公共领域成为事件讨论和发展的阵地和平台,极端情绪容易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开来,或者各种网络谣言的泛滥,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信息社会学应进一步加强信息环境中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

(3)数字鸿沟与信息分化问题研究。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导致社会的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差距不断扩大,造成数字鸿沟,社会结构失衡,引发社会关系冲突,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信息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缩小信息分化和不公现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平衡发展。

(4)信息生态问题研究。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如果管理不当将产生信息生态失衡,如信息超载、不良信息污染、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等,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与隐患。因此,要研究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重视相互之间协调,注意信息环境的合理保护和治理,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促进人与信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社会信息化的管理与控制的研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宏观规划,协调发展,因此,要研究其管理方式与方法。通过社会控制建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6)社会治理信息化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的要素日趋增多,必须要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社会治理。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网络化和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新特点,变革社会治理的手段与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方法,解决社会管理的难题,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4 结语

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实践领域不断扩大,相关内容的日益丰富,为深化和创新信息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展望未来,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研究主体不断扩大和成熟、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等都将成为学科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动力。另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日益进步也将为信息社会学研究提供新的课题,为其开拓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1 ] 胡昌平,廖冬青,陈行亮.信息社会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7.

[ 2 ] 崔国保.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 3 ] 张昱.信息社会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1-2.

[ 4 ] 符福峘.信息社会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1-2.

[ 5 ] 罗益群.信息社会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4.

[ 6 ] 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

[ 7 ] 吴正荆.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范式与学科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 8 ] 卡斯泰尔.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

[ 9 ] 卢晓宾.信息研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75.

[10] 谢俊贵.社会学视野中的信息社会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45-50.

[11] 邹志仁.试论信息社会学[J].情报学报,1997(6):468-470.

[12] 符福峘.信息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4):234-235.

[13] 符福峘.信息社会学理论体系及其学科特色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6):394-396.

[14] 谢俊贵.关于现阶段我国信息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初步探索[J].情报科学,1999(1):15-20

[15] 吴正荆,靖继鹏,孙成江.信息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3):20-22.

[16] 吴正荆,靖继鹏,孙成江.信息社会学理论范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8(8):1135-1139.

[17] 郑杭生.新世纪中国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87-390.

[18] 闫慧.社群信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10(4):53-55.

黄少宽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黄晓斌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006。

(收稿日期:2016-01-12 编校:曹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