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

2016-05-14 17:17张博文李昊罗时全
演艺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云平台

张博文 李昊 罗时全

[摘要]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为例,介绍现阶段市县级广电中心的建设思路,重点分析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思路、平台架构及设计步骤,全媒体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等。

[关键词]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云平台;指挥调度系统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8.002

随着新型媒体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广电行业如何在发展浪潮中寻找新的建设思路?笔者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璧山广电中心)为例,重点介绍现阶段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

1 广电中心的整体开放性

遵循媒体与民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思路,璧山广电中心的设计重点考虑了电视台的开放性。

璧山广电中心地处文化中心的核心区,人流密集。据此,广电中心一层区域设置为公众互动体验中心,将人流引入到电视台内部,感受电视台的文化和魅力。整个参观区域由一条参观走廊贯通,周边设置体感交互区、讲座交流区、演播室体验区、音乐录音室、休息区以及全媒体核心演播厅,如图1所示。

2 融合媒体平台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的指导意见,融合媒体平台建设应该是多层面的,引入微博、微信互动资源,建设网络云平台等。

每个电视台的情况不同,对融合的理解和可实施度也不同。大多数电视台的媒体融合只是简单地将电视节目进行拆条后推送到网站或手机APP,但真正的融合不单是节目播发渠道的融合,应是涵盖节目前期选题策划到节目拍摄、制作、播发全流程的融合。落到实处,融合媒体平台起到基础和辅助的作用。

2.1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思路

融合媒体平台具有面向多终端接收的特点,按照节目内容多来源汇聚、多形态生产、多渠道发布的形式,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融合的新型广播电视媒体技术平台。为了有效降低市县级广电中心新媒体建设成本和维护代价,可以通过互联网云服务协同,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微博、微信等渠道拓展为节目内容汇聚和发布通道。

2.2 融合媒体平台的架构

对于市县级电视台而言,节目制作量和存储量规模都不大,不宜建设大规模的私有云和专属云平台,一方面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璧山广电中心的建设思路是在台内搭建小型的私有云平台,满足节目制作、存储等需求。专属云的建设以省级台为核心,各市县级台资源共享。部分广电业务可以部署在公有云平台。下文主要介绍台内的私有云平台的建设。

2.2.1 云平台业务的设计(SaaS层)

云平台业务(软件即服务)由汇聚单元、生产单元和发布单元三个功能单元组成。

(1)汇聚单元

汇聚单元除卫星、光缆、微波等传统方式收录节目外,还包括UGC/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资源、网站最新发布信息、微博信息、热度排行、关键词、图片新闻等媒体资源提供的信息。该功能单元通过门户页面提供给用户直接使用,结合节目生产的业务需求,完成汇聚素材和信息的挑选,为节目选题、文稿及节目的制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来源。

(2)生产单元

生产单元是面向多渠道发布需求,对汇聚单元接收的新闻视讯、图文资料等信息进行多形态加工处理,或将本台独立制作的新闻专题、综艺节目、MV等成品视音频节目进行拆分编辑,生成适合多渠道发布的短片,满足各类终端用户数字信息和数字生活需求的功能单元。

(3)发布单元

发布单元是将制作的视讯、图文信息,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多终端发布的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设计由WEB、APP、微博、微信和台内五个发布渠道组成。

融合媒体系统的设计,通过安全防护网关实现与台内生产系统有机关联;台内生产系统能够通过融合CMS实现“一键式”,即同时向WEB、微博、微信、APP发布,以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2.2 业务平台的设计(PaaS层)

业务平台(平台即服务)为云架构业务(软件服务)提供统一支撑能力,并提供开放式开发接口与开发包,满足二次开发与功能扩展的需要。业务平台层包含资源适配服务层,用于IaaS服务,并实现计算服务、存储服务以及网络服务的统一调度。图2为业务平台的架构。

2.2.3 基础平台的设计(1aaS)

IaaS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以逻辑方式形成基础资源池,再将资源池提供的虚拟机、虚拟存储或虚拟端口组等经过二次封装与组合、调度使用,形成一个个面向组织用户的虚拟服务器、虚拟桌面或者虚拟存储。基础平台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对全部计算基础设施所形成的资源池的利用,包括CPU、GPU、内存、存储、网络带宽和其他基本的硬件资源。其平台模型如图3所示,在平台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架构如图4所示。

2.3 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

如何确定融合媒体平台建设规模是重点考虑的内容,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根据业主需求确定电视中心的业务流程以及工作站点数量需求;

(2)根据业务流程确定系统平台和系统应用(PaaS及SaaS);

(3)针对不同的平台及应用对CPU、内存、存储及网络带宽的需求进行整理;

(4)通过资源计算确定基础平台(IaaS)需要虚拟化的CPU、内存、存储及网络带宽的量;

(5)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器的种类、存储的类型、网络架构形式。

下面针对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事项进行说明。

2.3.1 第一步:需求确定

在《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中将电视台业务分为六个板块:采集汇聚、新闻制播、节目演播、综合制作、内容管理、播出分发。

在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设计的初期,首先与业主单位确定平台的功能需求来作为设计输入。针对目前电视台的建设需求和业务需求,从传统的六个业务板块的功能作为切入点,可能会增加媒体融合业务和其他辅助业务两个板块。

(1)采集汇聚

采集汇聚业务需要确定内容采集的途径、信号数量以及节目采集量。全媒体的内容采集分为视音频信号采集、网络信息抓取、第三方CP(内容提供商)资源接入。

(2)新闻制播

新闻制播业务确定新闻节目制作量、精编非编站点数量、粗编非编站点数量、文稿编辑站点数量、审片站点数量以及新闻演播室的数量和规模。如果业主单位提不出工作站点的数量,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根据节目制作量以及业务用房的规模推算出工作站点数量。

(3)节目演播

节目演播业务需要确定演播室的数量以及哪些演播室具备直播功能。

(4)综合制作

综合制作业务需要确定各类节目制作量(包括综艺节目、专题节目)、精编非编站点数量、粗编非编站点数量、包装站点数量、打包合成站点数量、转码站点数量、审片站点数量。如业主单位提不出工作站点的数量,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根据节目制作量以及业务用房的规模推算出工作站点数量。

(5)内容管理

内容管理业务需要确定各频道节目播出量、节目制作量、节目制作类型、不同类型节目成片比、存储周期。另外需要明确节目上下载站点数量、媒资检索站点数量、媒资编目站点数量。

(6)播出分发

播出分发业务确定频道数量、各频道节目播出量、播出存储周期。

2.3.2 第二步:系统应用确定

根据云平台的功能需求确定PaaS和SaaS。

在云平台架构下的电视台全台网归纳为四个大平台:综合生产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新闻制播平台、播出平台;根据电视台其他的业务需求增加一些平台或系统,例如新媒体播出平台、OA系统、监控系统等。

2.3.3 第三步:资源需求整理

根据用户需求,对部署在IaaS的应用软件和服务进行整理,基本能够涵盖每项业务具备的功能。对于不同的软件和流程开发公司而言,程序和软件对硬件的使用效率不尽相同,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底层算法。根据目前行业内主流软件开发公司的软件效能,统计出各项业务的资源需求,见表1~表6。

2.3.4 第四步:基础平台资源池确定

将电视台提出的各项功能需求代入资源需求表可以得到电视台各个功能需要的资源量,加以计算分别得到整体的CPU需求量、GPU需求量、内存需求量、网络带宽需求量以及存储需求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需求量,在考虑适当冗余的情况下可以乘以系数1.0~2.0,充分考虑电视台业务发展的空间以及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变量,最终得到电视台云平台的各项资源参数。

2.3.5 第五步:硬件及网络架构的确定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得到云平台各项资源参数,那么最终平台的落地实施是需要硬件来提供支撑的。确定硬件及网络架构是设计最重要的一步。

云平台资源池中的资源分为三类: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

这三类资源对应着三类系统硬件:计算类硬件,主要指各类型服务器;存储类硬件,主要指磁盘阵列;网络硬件和架构,主要指交换机、网关等硬件组成的以太网。

广电及IT类的各类厂商中生产此类硬件的厂商数量很多,在电视台云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选择稳定性高、口碑好、使用广泛的品牌。下面针对三类硬件分别进行说明。

(1)计算类硬件设计

构建云平台常见的计算类硬件分为两种,x86标准物理服务器和x86 GPU物理服务器,分别提供CPU计算资源、GPU计算资源以及内存资源。这两种服务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

为了提供足够的资源输出能力,选配的服务器集群的整体性能应当符合并超过之前算出的计算资源需求,即:

∑服务器CPU≥CPU需求

∑服务器GPU≥GPU需求

∑服务器内存≥内存需求

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虚拟化和集群化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IT设备厂商通过软件开发平台对服务器群进行虚拟化搭建,与其他类型的硬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资源池。

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和特殊性,在计算类硬件的选择上有三种模式:全部采用机架式x86服务器;全部采用刀片式x86服务器;采用机架式x86服务器与刀片式x86服务器混合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选择对于云平台本身的计算能力并没有太多影响,主要取决于项目投资、机房建设状况以及设备利旧等问题。三种模式优缺点如表7所示。

三种服务器硬件架构模式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应用,对于新建设的电视台云平台来说,资源池采用统一的硬件模式是最理想的选择。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很难说是机架式服务器更具备优势还是刀片式服务器更具备优势,应该讲三种模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来确定硬件模式。

(2)存储类硬件设计

在设计存储类硬件时需要考虑几个方面:

a.电视台不同业务对存储系统的要求;

b.电视台不同业务的存储量需求;

c.根据以上两方面确定采用哪种存储方式。

为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选择的存储容量应满足之前计算得出的电视台存储量的需求:

∑存储容量≥存储需求

根据等保要求,对于播出系统、新闻制播的等保要求是高于其他系统的,因此在存储硬件的上需要对这两个系统独立搭建存储资源池。

(3)网络硬件和架构设计

根据网络资源计算,可以算出并发的网络带宽。通常情况下私有云平台的网络带宽非常高,因此电视台的私有云网络平台应采用万兆以太网的架构,能够支持大容量的并发读写。

网络系统配置上采用核心以太网交换机、接入层以太网交换机,所有交换机应当做主备冗余。云平台与外网的连接需要采用网闸或防火墙的方式。数据中心与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应配置安全网关。

3 全媒体应急指挥中心

媒体融合还体现在政府管理体系上,璧山广电中心项目中就设计了全媒体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指挥调度系统。指挥中心内部引入公安、交通等部门信号,遇到突发事件时政府领导、台领导可以在这里进行指挥。通过前线记者实时信号回传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程指挥操作,为重大事件活动提供指挥保障。

此指挥调度系统主要体现大屏显示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针对电视台的业务特点,增加以下系统模块,在行政系统范围内部署,形成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如图5所示。

(1)移动应急指挥系统

当突发新闻事件时,启用此系统,用于前方和后方指挥人员的可视应急指挥调度。后方指挥可以看到前方新闻采集人员实时现场,与多个采访小组利用3G、4G信号回传的方式进行实时交流,把前方新闻采集过程中需要的照片视频局部捕获后广播给前方多个终端。

(2)工作汇报移动视频电话系统

当需要召开视频会议时,可以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终端上安装前方客户端,呼入指挥中心内,参与视频会议。

(3)援助专家视频咨询系统

对于指挥中心的派出人员可进行可控连线,由前方外派人员用手机呼入到援助中心,由指挥中心协调员通过控制端接入远程特邀专家通过视频解答,提供远程咨询。

(4)总览地图系统

在全媒体应急指挥中心,可以看到正在使用的前方终端在什么位置,终端回传的实时视频及终端所属单位。

(5)固定监控视频接入平台

在全媒体指挥中心,可以看到城市的固定监控视频。指挥中心可以有选择地为前方手持终端提供这些实时的固定监控视频,并与多个前方终端一起研究这些监控视频,一边广播一边标绘一边讨论。

平台由三类终端构成,包括前方行动人员用的行动终端、前置现场指挥人员的移动或指挥终端、指挥中心的后方指挥终端。功能设计精确定位到使用者角色。

4 结语

市县级广电中心的融合媒体建设还处在探路的过程中,融合媒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璧山广电中心的设计过程是一个新的尝试,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形成一套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市县级电视台建设模式,为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编辑 王芳)

猜你喜欢
云平台
“云平台+大数据”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
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
基于云平台MapReduce的Apriori算法研究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云环境下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体域网的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
基于云平台的高职院校开放性职业培训工作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