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心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16-05-14 07:08朱艳仪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实践探索课程建设

朱艳仪

【摘 要】“美心教育”是以“扬心善、促心健、启心智、塑美行”为育人目标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美心、美行、向善、向真”。文本论述了“美心教育”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内涵与愿景,探讨了践行“美心教育”的实践活动,建构了“美心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美心教育;特色学校;实践探索;课程建设

一、“美心教育”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美心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然而这是一个有相应深度与高度的理想,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实现,需要一个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兼备的办学理念,为此学校提出了“美心教育”。

(二)“美心教育”是区域践行上品教化的使然性

2012年番禺区提出了以“上品教化”理念为主线,以“现代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为路径,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发展策略。“上品教化”既包含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偏重精神方面的默化。要达成“上品教化”的目标,我校秉承“人之上品,必然有美的心灵、美的行为,行事向善、对人向真,具有健康心理、卓越智慧、高尚品德、远大理想”理念。因此,“美心教育”是践行“上品教化”的使然选择。

(三)“美心教育”是我校创建特色品牌的现实性

为创建学校特色品牌,学校开展了“扬心善”的爱心教育系列活动,“促心健”的心育辅导教育系列活动,“启心智”的创新教育系列活动,“塑美行”的童谣教育系列活动。在基础上,提炼完善了“美心教育”的理念体系、文化体系,课程体系。

二、“美心教育”的内涵与愿景

(一)“美心教育”含义

“美心”:“美”即“美化、美好、完善”;“心”指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状态、思维品质”。——“美心教育”是指“扬心善、促心健、启心智、塑美行”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美心、美行、向善、向真”。

(二)“美心教育”内涵

美心:以“美好人生,从心开始”为理念,以“促心健”活动为平台,通过“阳光少年团队心理辅导课程”和“快乐体艺2+1”课程的实施,达成“快乐、自信、共融”的育人目标。

美行:以“美好行为,从小做起”为理念,以“塑美行”活动为平台,通过基于行为习惯的童谣“创编、诵读、传唱、践行”德育活动,达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育人目标。

向善:以“健康向上、止于至善”为理念,以“扬心善”活动为平台,通过“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舆论导向活动”,达成“爱心教育”(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自然)的育人目标。

向真:是以“崇尚真理、探索创新”为理念,以“启心智”活动为平台,通过“美术与创作、科技与创新、创意与社团”系列活动,达成“创新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美心教育”愿景

让每个学生演绎“美好人生、从心开始”的人生故事,让“以心育心、以心育智、以心育德、以心育行”成为每位教师的文化自觉。

三、特色活动:“美心教育”实践平台

(一)“扬心善”特色活动

“扬心善”活动就是“爱心教育”活动,通过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等系列“爱心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向善”的品质,达成“扬心善”育人目标。

基于少先队活动的爱心教育:以少先队为实践阵地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活动课程”、“帮扶互助共建活动课程”是实施“向善”教育的有效载体。

基于综合实践爱心主题教育: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个版块,在“人与自我”版块包含“感恩教育、珍爱生命”,感恩教育包括“感恩家人、感恩同学、感恩老师、感恩学校”,珍爱生命则包括“悦纳自我、赏识他人、情绪调节、生命安全”等。

(二)“促心健”特色活动

“促心健”活动就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通过“提升心育机制、提升心育实效、培育美心品质、打造心育特色”,达成“以心育心、以心育智、以心育德、以心育行”的育人目标。

形成心育机制:为了实现“快乐·自信·共融”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德育处牵头,教导处、心理健康学科实施的管理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提升心育实效:为提高心育实效,全校全体教师参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B证和C证普及率达100%,A证教师8人。学生通过电话、悄悄话信箱或直接到办公室找辅导老师进行预约,通过开放心理辅导室“心灵乐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跟踪,对需要关心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跟踪档案,由专职心理老师、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并借助多方资源到校对教师进行指导。

培育美心品质:一是开展课题研究。结合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研究》,针对单亲家庭学生开展《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有效心理辅导策略的研究》;二是开展实验研究。依托番禺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将“幸福教育”引进课堂,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宣传阵地创设美心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楼道和走廊、网站、微信平台、红领巾广播站以及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小知识和学校近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耳濡目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全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打造心育特色:一是开发《阳光少年》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生用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师用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游戏》、《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过课程实施,培育师生的“快乐、自信、共融”心理品质,打造心育特色;二是通过“健康与科普教育课程”、“快乐体艺2+1”(中国象棋、葫芦丝、校园足球)等校本化课程实施,达成“促心健”的育人目标。

(三)“启心智”特色活动

“启心智”活动就是培养“崇尚真理、探索创新”的教育活动,通过“美术与创作、科技与创新、创意与社团”探索创新活动,达成“启心智”的育人目标。

美术与创作:“美术与创作”审美课程:美术与摄影、美术与书法、美术与音乐、数学之美、语文之美、电脑绘画。

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实施路径:问题→策略→推广→应用。首先将征集“我的梦想”中问题进行筛选和整理并建立项目集,然后向全体师生、家长征集问题解决方案。学生根据各自喜欢的项目开展探究,学校公布、评选,想出创意之作,并收录成册“我的小发明”。

创意与社团:学校共有“四个版块”,近50个社团:传统文化类社团、健康体育类社团、科技创新类社团、音乐艺术类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自主选择——网上报名”的方式参与社团活动。其中每各版块社团又可以分成两个类别:兴趣活动类(凭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参与),特长活动类(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通过自主选择+专业推荐)。

(四)“塑美行”特色活动

“塑美行”活动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通过“构建童谣体系、创编童谣、传唱童谣、践行童谣”创新德育模式,达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塑美行”的育人目标。

构建童谣:通过师生、家长共同创编“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礼仪好习惯”系列童谣,将良好行为习惯变成朗朗上口的童谣教育。

传唱童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童谣“吟诵、游戏、演讲、说唱”活动,大课间集体吟诵童谣,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践行童谣: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大型活动,让学生将童谣带进社区、带进家庭,举行亲子童谣的吟、诵、戏(游戏)、唱、演、画、写、讲活动。组织“养成教育童谣”系列实践活动:社区联谊活动、学校牵手活动、警民共建活动、艺术团展演活动、交通安全录制活动、示范学校展示活动。

四、特色课程:“美心教育”的认知平台

(一)“美心教育”课程性质

“美心教育”课程是以“扬心善、促心健、启心智、塑美行”为目标,以“爱心与责任、心理与健康、科技与创新、行为与习惯”为模块,以“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课程、帮扶互助共建活动课程、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课程,阳光少年团体辅导课程、健康与你科普教育课程、快乐体艺校园足球课程、快乐体艺葫芦丝课程、快乐体艺中国象棋课程,美术与创作、科技与创新、创意与社团,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礼仪好习惯”为内容的校本活动课程。

(二)“美心教育”课程特征

教育性:美心教育课程体系紧扣美心教育的育人目标,实施“扬心善”、“促心健”、“启心智”、“塑美行”课程以丰富“美心教育”的“美心、美行、向善、向真”的内涵发展,实现“美心”少年的培育的课程目标。

开放性:美心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把教育教学活动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实践性:美心教育课程体系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三)“美心教育”课程架构(见图1)

(四)“美心教育”评价体系

“美心教育”的评价体系一是根据学生参与每项目课程的“过程性表现”作为“单项评价”;二是根据学生参与每年的“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的“过程性表现”作为“综合评价”。通过“单项+综合”的“过程性表现”客观评价、阶段总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美好人生,从心开始”的价值意义,形成“扬心善、促心健、启心智、塑美行”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刘飞.办学理念:对学校三个追问的回答[J].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2]翟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师陶学刊,2015(12).

[3]徐向阳.立品化育之路——广州市番禺区“上品教化”理念下的德育求索[J].中小学德育,2013(10).

[4]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俞晓婷,傅建明.校园童谣与小学校园生活德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1).

[6]杜德栎.爱心教育及其基本策略[J].中国德育,2006(08).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实践探索课程建设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