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碧云
【摘 要】本文基于校本特色,着力于开发学校特色课程。笔者从对社团建设的几点认识、社团建设的基本理念、社团建设的工作措施、社团建设的成效、反思与展望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展示了我校特色课程的具体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校本特色;传统文化;社团建设
学校地处西关,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丽景致而得名,是广州市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学校特色课程设置在“荔湾提出‘一校一品牌的核心策略下,‘以善正文化培育红蓝儿女的德育核心,推动学校挖掘文化内涵,培育‘至善至正的西培学子”思想指导下进行。以“至善至正育英才”为办学理念,在“人本管理、质量强校、弘扬国学、和乐发展”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升“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塑造善正品格”的办学特色,通过开设校本特色课程、拓展实践基地等,全方位地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社团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对社团建设的几点认识
1. 重建课程观:社团活动体现了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
2. 重建教学观:在社团活动的视野中,教学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以精神交流和意义创生为主要目的的生活。
3. 重建学习观:社团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学习,走出个体学习行为,交流与合作,融合了学生的知识探索与精神建构。
二、社团建设的基本理念
建设学生社团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基础,以学生在“动”中成长为理念,以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植为抓手,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原则,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的。
三、社团建设的工作措施
学生社团建设的工作机制,是社团灵魂的依托,决定学生社团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我们从以下六方面探索社团建设的工作机制:1. 明确学生社团的设立程序;2. 规范学生社团的运作流程;3. 优化学生社团活动的设计模式;4. 探索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方式;5. 形成社团活动的管理机制;6. 构建社团化的活动课程。
四、社团建设的成效
1. 学生在这一平台上自主成长,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1)展示学生的才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
(2)促使学生感受社会,提供了解社会的途径,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3)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兴趣,活跃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
2. 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学校知名度
(1)社团活动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年一度校庆艺术周,一月一次主题活动,每周的善正才艺show,红蓝粤剧社的粤剧表演,春萌国画社的书画大赛,红蓝文学社组织,小记者向《现代小学生报》的投稿活动、校庆嘉年华活动等。
(2)开设两个层面的社团活动,推出一批品牌社团,见表1。
(3)形成了机制化的社团活动格局。
3. 教师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中专业内涵得以提高
教师参与社团的活动及社团活动的实践,这样使教师从主体思想、专业化发展以及反思性实践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角度开始了新的思考。
五、反思与展望
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学生社团建设的一大亮点,创设社团建设的软硬件环境是学生社团建设的基础。借助社会力量,推动资源社会化,是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途径。开辟全新的课堂,是激发学生社团建设活力的重要源泉,通过阳光评价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参与是社团建设的重要保证。
学生社团是未来学生学习成长的共同体。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将现代文明气息与国学传统文化底蕴与“至善至正”的校训有机渗透,把这一现代教育理念辐射到学生社团建设中去,使之沉淀生成为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特色,全面改观学生的精神面貌,使社团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