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鑫
近日看到一则材料:在英格兰的巨石镇,一个14米高的石柱顶端,架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把巨石运到石柱顶端的呢?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当时人们采用了一种“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与石柱顶端之间形成一个斜坡,人们再沿着这个斜坡,借助工具把巨石推到石柱的顶端。
古人的这种“土屯法”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不无启示。若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第三学段中“习作”的教学目标作为地面,把《课标》第四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作为石柱顶端的话,那么初中三年的教学历程恰恰就是那个“斜坡”。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其职责之一就是要建构起这样一个“斜坡”,以引领学生到达“石柱”的顶端。
建构一个写作教学的“斜坡”,是以教师的学科素养为前提的。学科素养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备齐建筑“斜坡”的土石——教学内容,决定了能否计算出适宜的坡度——内容序列,决定了能否制定正确的施工方案——教学策略。所以学科素养的高低制约着作文教学成效的大小,甚至可以说,写作教学,成也学科素养,败也学科素养。
一、分解作文教学内容,备齐垒砌“斜坡”的土石
作文教学的高效首先源于教学内容的具体而微,但在笔者二十多年的课堂观察中,太多的教师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贪多求全,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却是欲速不达、面面不到。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接收到的只是诸多的“要”: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事要有条理,写景要仔细观察,表达要文从字顺……至于如何才能达成这些个“要”却疏于训练和习得,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也徘徊不前。由此可见,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个“要”,而在于他们能达成多少个“要”。要引领学生达成这些“要”,首先就要把作文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化大为微。比如,关于人物描写,我们分解出9个微点教学内容:多感官观察人物、多时段观察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文从字顺描写人物、生动描写人物。关于文章的主题,我们分解出4个微点内容:能够对一个事(物、人)说出一种具有正能量的道理(情感),能够把对主体事件(物、人)的记叙描写与道理(情感)准确对接,能够想人之所未想深化主题,生动表达化平庸为神奇。这样的分解,放低了作文教学的门槛,放缓了作文教学的坡度,帮助学生逐个打通制约写作能力提升的瓶颈。
那么,如何分解出具体而微的写作教学内容呢?从教材入手。教材,既是阅读教学的抓手,也是写作教学的范本。只是这个范本里蕴含的写作教学内容是隐性的,需要我们教师像挖宝一样悉心梳理才能分解获得。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分解为例。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我的老师》《我的早年生活》《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的相同点是都为写人的文章。不同点是《我的老师》《我的早年生活》两篇文章是以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前者所选事件的详略安排又是非常典型的;《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直接塑造人物形象,如前者多心理描写,后者多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分解出本单元的微点作文教学内容:选取塑造人物的素材并依据需要确定详略,人物描写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够简单写出你对某个人、某件事的感受。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完成《我的老师》阅读教学后,布置了练笔题目“我的————”,要求:1.选择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补充题目;2.在题目下面,先用一到两个词语写出他(她)的性格特征;3.认真回忆你与他(她)或他(她)与别人之间发生的能够体现这1~2个性格特征的2~3件事情,并用1~2句话写出你当时的感受;4.把最能表现他(她)性格特征的事情写得详细些,其他的事情写简略些。讲完《再塑生命的人》之后,让学生在之前的练笔中运用本课所学的两种心理描写方法添加心理描写。讲完《王几何》一课后,让学生在之前练笔中的适当位置添加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并自我评价这些描写是否与人物的性格特点相符。经过这样的分解和落实,待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结束后,学生也滚雪球式地完成了一篇写人的习作。
这样的分解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对学情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科学而系统的分析,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宏观驾驭教材的能力。这样的分解就像建筑前的备料阶段,为建构作文教学的“斜坡”提供了充足的土石,避免了作文教学内容选择的盲目性。
二、因势象形,建构坡度适宜的“斜坡”
“斜坡”能否恰到好处地到达石柱的顶端,关键在于角度是否正确。角度过大,坡面就会过于陡峭,滚石上坡就会十分吃力;角度过小,坡顶的高度就不会与柱顶齐平。所以,在充分备料的前提下,还要计算好“斜坡”的角度,才能科学地建构起一个坡度适宜的“斜坡”。对于写作教学而言,这个角度就是学情。对于分解出来的诸多微点写作教学内容,我们要按学生当下之需,量学生原有之力,在学生“愤”“悱”之际,把“启”“发”之微点放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作文教学才具有最大化的功效。正如有句话所说:“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东西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表现出价值。”所以,我们在计算写作教学的“斜坡”角度时,主要参考以下因素:1.学生已有的写作知识结构;2.学生即将拥有的写作知识结构;3.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过程和特点;4.写作知识、写作能力因素之间的梯度;5.教材本单元、本册提供的范本类型等。
如,在我们所分解出来的63个微点写作教学内容中,我们把“学做读书批注”作为第一个微点作文教学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我们看来读书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源点,没有读书相伴全程的作文学习,要么一事无成,要么事倍功半。小学阶段,学生们的阅读大都处于自发的散读状态,对情节的关注大于对语言的赏析和对写作理法的品悟。初中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这个提升的过程是缓慢的,是贯穿初中学习全程的,所以第一个微点,我们设计了读书方法指导内容,希望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写作的路径:欣赏——积累——借鉴——模仿——创新。
接下来我们的微点写作教学内容是人物的观察、描写,原因在于:1.初一的学生刚入学不久,身边满是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好奇心是激发观察兴趣的最大动力,此时辅以观察方法的指导是最佳时机;2.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录的文章均是写人的文章,而且均是以多件事塑造人物,为学习描绘人物、塑造形象提供了较为集中的范本。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把人物的观察与描写放在了前面。再如,前文提到的关于文章的主题分解出的4个微点内容,前两个,我们会在七年级完成,因为这是一篇完整文章的基本要求;后两个我们安排在八年级完成,因为这两个内容的有效达成是以学生思想的成熟、情感的丰富、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前提的。我们必须等待学生的成长,在等待中引领学生积累情感、积累思想,习得表达的技巧,有了这样的铺垫,后两个写作教学内容的实施才能水到渠成。
建构起这样一个角度适宜的“斜坡”,可以避免写作教学内容确定的随意性,同时也让读写结合更加紧密有效。
三、正确制定教学策略,保障“斜坡”稳着陆
是否分解出微点写作教学内容,设计好序列,就可以成功地建构起写作教学的“斜坡”呢?笔者认为不尽然。若不能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作为实施方案,那么仍有可能建造出一个“豆腐渣”工程。在最近的调研中观摩到了一节作文课,笔者深为执教教师教学策略的智慧选择点赞。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简述如下:
课题:如何把动作描写写具体
教学过程:
1.教师模拟煮养生茶的过程。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后写200字左右的小习作,把过程中的动作尽可能描写具体。
2.展示学生习作,寻找问题。
3.播放两段姚明投篮录像。一是现场原速录像;二是回放的慢镜头录像。请学生判定从哪一段录像中可以看清姚明的投篮动作?
提取写具体的技法A.把动作分解后再加以 描写。
4.播放《灌篮高手》动画片,请学生计时,看流川枫从控球到投篮共用了多长时间。同时思考:动画片是如何把投篮时间拉长的?
提取写具体的技法B.对旁观者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C.对球员自己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D.对赛场的气氛进行描写;E.对人、球进行特写。
5.屏显《灌篮高手》漫画,在画面和文字间继续体会把短时动作拉慢的方法。
提取写具体的技法F.运用插叙使描写具体。
6.屏显《小姐下绣楼》的一段文字故事,在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文学作品无限拉长短时动作的技法。
7.学生运用技法修改初始习作并展示交流。
笔者之所以为此节课点赞,除教学内容确定的微点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教学策略的智慧选择。首先,教师从写作实践入课,引导学生发现真实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姚明、《灌篮高手》、漫画书、幽默故事,这些教学材料都是学生的挚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从全影像的录像、动画片,到半图半文字的漫画书,再到全文字的幽默故事,帮助学生实现了图文转换。第四,问题引导思维,让学生自己提取出写作的技巧,而且让学生明白,写作智慧无处不在。第五,修改初始习作,体验能力提升的快乐。
用我们丰厚的学科素养给写作教学一个“斜坡”,任重而道远,但快乐着每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语文人。
(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