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如何保证饮食安全

2016-05-14 11:11
家庭用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酸败食源性致病菌

夏季里的伏天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难熬的日子,“温度高、湿度大”是“伏天”的一大特征。伏天不仅让人觉得度夏艰难,连饮食在夏季也是“难保安全”。那么,为期四十天的“伏天”里,如何保证饮食安全呢?

“伏天”气候炎热潮湿,由于以下因素共同作用,食物更容易发生腐败变质。

微生物作用 “伏天”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其中,细菌、霉菌、酵母菌等的生长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特别重视。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还会将这些营养成分代谢为胺类、酮酸类、硫脲类等小分子刺激性气味物质,使食品产生不良气味。而单增李斯特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的生长代谢则可能会引发食源性疾病。

自身酶解作用 食物成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动植物为自身生长的需要,本身就存在着丰富的酶类,易发生自身酶解作用。动物宰杀后细胞会发生无氧酵解,随着气温升高,酶活性也相对提高,酶解速度加快。酶解作用产生的小分子肽类、游离氨基酸等物质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导致食品变质。

氧化反应 鱼、肉、藻类、果蔬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酚类、黄酮、花青素等物质,不仅为食物提供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还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但是这些物质在温度较高时,易发生酶促或非酶促的氧化及降解反应,引起富含脂肪的食品酸败并伴随产生刺激性或酸败臭味。

环境因素 夏季蚊虫和苍蝇滋生,其携带的致病菌与食物接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如果消费者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也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

“伏天”食物的选择和保存

在尽可能保证原料新鲜的前提下,应及时做好食物的清洗、烹饪和低温保藏,这是“伏天”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水产品属于夏季容易发生变质引发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购买后要及时食用或冷藏,蒸煮时需要加热至100℃并持续10分钟以上,水产品烧熟至食用放置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尽量不要生食。在外就餐时如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并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

猜你喜欢
酸败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
油壶刷干净再装新油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高压静电处理加热对鸡油理化特性的影响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比色法测定鸭油中的丙二醛
简易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