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评者的意见表达及舆论影响研究

2016-05-14 10:39方遐思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责任

方遐思

[摘 要] 网络时评作为网络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吸引了大量乐于表达的时评人参与进来。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时评者能够迅速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极易吸引相同观点的人群关注,使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效应。如今社会热点事件此消彼长,给网络时评者很大的创作空间和选材,但无论抨击批判还是肯定建议,网络时评者该有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忽略。

[关键词] 网络时评;意见表达;舆论影响;责任

网络时评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包括原创首发和转载及二次多次再传播)的关于新闻事件或时事话题的意见性文章,其作为当今时代生命力十分旺盛的新闻文体,吸引了大量网民借此来表达意见或自我宣传,逐渐衍生了网络时评者这样一个群体。网络时评者一旦使自己的表达平台形成规模,对公众的舆论影响不容小觑,他们意见表达的初衷和目的都值得探讨。

一、网络时评者吸引大众关注的原因分析

网络时评人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网民关注,主要在于他们充分了解了网民需求,并投其所好,从而更好地宣传自己的文章和观点。具体来说,可以从大众为何关注网络时评者及网络时评者如何吸引大众这两方面分析。

(一)大众为何关注网络时评者

在这个信息泛滥、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大众耳边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声音,对新闻媒体的挑战和要求也越来越多。大众希望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发布者,更应该是事件背后的良知与正义的拷问者,也应该是社会隐性或共性问题的揭示者和追问者。大众希望某些有力量的声音能够指点迷津、安抚人心,让人在面对负面新闻、感受黑暗的时候,能够觉得这个社会还是有正义的一群人代表自己发声,这也是新闻时评越来越受人追捧的原因。

在网络生活中,网民往往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来实现自我满足,他们的实现渠道通常也是建立在网络时评者的文章之上。当一个社会事件发生时,各大官方媒体一开始通常只是叙述事件的发生经过,而对事件的评论发表较少,这就给了时评者“抢占先机”表达意见的机会。大众普遍具有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如果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偏激尖锐的言论,往往能得到普遍关注或争论。一旦引起讨论,参与的人数就会越来越多,网络时评者的影响力也就“水涨船高”。此外,大众在对待事件时,通常会有选择性地参考其他人的言论,继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候一些有影响力的时评者就是他们习惯的选择。因为他们常常代表了一类人的意见,无论是对数据统计还是舆论分析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网络时评者如何吸引大众关注

要成为一个优秀且成功的网络时评者,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吸引大众关注,其通常会具备以下几点要求:首先,他们常常能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评论文章,来获得关注度。职业的网络时评者都是高频率地接触媒体新闻的,比一般网民更快接收到关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热点话题的最新消息,并以此为基础,发表观点或意见,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形成权威观点发布的印象,来左右网民的舆论方向。其次,他们的见解通常独到且深刻,容易引起大众争论。网络时评者想要从众多观点言论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各种杂乱的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并结合自身观点发出声音。虽然有时候这种观点只被少数人接受,但只要作者能自圆其说,而大众通常又有着惰性或其他原因,一般会简单持“赞成”或“反对”的意见,从而使这种观点成为一种意见的代表,与其他不同观点产生碰撞。第三,他们的语言风格很“接地气”,不至于“阳春白雪”的让人敬而远之。普通网民一般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文化认知和理解力各有不同,而且他们关注网络信息通常具有偶然和随机性,一般不会进行深入探讨。因此,网络时评是“下里巴人”的文学艺术,通俗易懂是大众愿意关注的前提。除此之外,语言的个人风格也是时评的一大亮点,或亲和,或犀利,或幽默,只要有记忆点,关注度也会随之增加。

二、网络时评者的意见表达种类

网络世界是各类人生活表演的平台,网络时评者自然也包括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群。不同的阶层,思考和接触的世界也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可以将网络时评者分为三种类型,以此分析其不同的意见表达方式。

第一种属于激进派,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充满质疑,并且会产生激烈对抗的情绪。有部分人在社会生活中属于失意人群,他们往往生活在社会底层,或是还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面对社会问题常常充斥着仇视情绪,对社会公权力和财富集中者习惯性用批判和质疑的心态看待,有时,他们对抗性的表达是不经过理性思考的,甚至并非出于舆论监督的目的,只是想在批判中寻求快感,发泄自己压抑的情感。

第二种属于温和派,他们通常“就事论事”,在事件发生后,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所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一类人群应该是目前网络时评中占了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活跃在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时事、文化、教育、娱乐等。他们的意见表达不是一味地质疑,而是在批判之余积极努力地寻求事件背后的真相,或是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语言相较于激进派也要温和得多。

第三种属于反思派,他们往往属于理想主义者,对国家社会有着真挚的情感,所有的批评文字都是为了社会的更好发展而发布的。这一类人群关注的话题更加丰富多样,甚至包括对国外事物的看法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对比。他们通常是公务员、文化工作者等,因此更加主张理性且有理有据的批评,对不良的社会现象也能在痛心疾首之余做出反思之举,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出批评意见来表达自己的人文情怀。

三、网络时评者的舆论影响及责任分析

新媒体时代,网络急速发展与普及,给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时评者发声的机会。不少具有影响力的发声平台使得其时评人成为能够引导舆论的“意见领袖”,这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网络时评者在得到大众关注后,很容易组建舆论的关注群体。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时评者能够迅速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极易吸引相同观点的人群关注,使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效应。其中,时评者本身也就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影响力也就逐步增加了。此外,网络时评者还可以通过与其支持者的互动进行自我观点的宣传,很容易形成权威发布的印象,这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面对这种现象,网络时评者所需承担的责任也就更加艰巨了。网络时评虽然准入门槛低,很多人都忽略其产生的社会作用,但作为时评人,他们不应该是人云亦云的跟风写手,而应该是具有责任担当的、引导舆论的“意见领袖”。一个优秀的时评者,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对待具体的社会事件时,首先要明辨新闻事实,要基于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评论写作,否则就毫无意义。然后就是对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做到资料详尽,不能依照自己的过去普遍看法来“想当然”地发表意见,这对新闻本身就是十分不尊重的。再就是评论视野要宽大且深刻,有时一些“胡言乱语”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误导。如今社会热点事件此消彼长,给网络时评者很大的创作空间和选材,但无论抨击批判还是肯定建议,网络时评者该有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忽略。

网络时评是一种张扬且独特的文体,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时评作者应该更加注重自身观点发布的利弊,以善于观察、勇于担当、敢于发声为基础,做一个用优秀作品说话,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作出贡献的优秀时评人。

参考文献

[1]刘祥平,邓辉林.网络时评的传播效果论[J].新闻知识,2011,(01):68-70.

[2]席佳.当代网络时评的“专业性”缺失分析[J].东南传播,2011,(06):160-161.

[3]刘启强.网络时评的现状和走势[J].新闻传播,2011,(07):136.

[4]张东旭.网络时评的现状与趋势[J].新闻战线,2012,(04):87-89.

[5]楚丽.试论网络时评的特长与问题[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12):64.

[6]舒畅.网络时评栏目如何提升舆论价值——以人民网《人民时评》为例[J].传媒,2015,(21):47-48.

[7]毛竹菊.网络时评人在评什么——对凤凰网时评名博的内容分析[J].青年记者,2016,(15):36-37.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责任
推不掉的责任
聚焦责任落实 坚持六个强化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与担当
怎样用一种责任推动另一种责任
缺的是责任与担当
葆婴的爱与责任
主动摔跤受伤,责任如何划分?
把责任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