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掘问教学中问题价值的评价

2016-05-14 06:37戚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分数分类知识点

戚霞

关键词:掘问教学;有价值的问题;教学评价;SOLO理论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47-011.SOLO分类理论在问题价值评价中的运用

SOLO分类理论是由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Biggs)提出的一种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评价主要能考察学生学习的思维状态。它把思维状态分为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拓展抽象结构层次五个层次,为我们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建构评价量表,对学生提出问题是否有价值、有多少价值进行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活动,而且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如图表1。

2.关于数学评价量表的说明

2.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文本内容,用学生的话说:"我不知道"或"我没有问题"或者被文本中的无关内容、大篇幅的语境语义或图表所迷惑误导,提出与文本无关的问题、与数学教学目标相差深远的问题;或提出了问题后却不知道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2.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数学的学科特点是它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缺乏实践经验,对抽象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难以提出问题。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矛盾,常常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只能点到某一点,分析不了问题中各信息的相关联系,即"我只能提出这个问题"。如:出示一幅有白兔和灰兔的图,让学生观察图后根据信息提问,学生就只能看到"白兔有20只,灰兔有15只。"却不能想到白兔和灰兔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学生的提问可以列出两个以上的多个知识点,或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且能给这个问题找到了两个以上的答案或依据。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活中必须的数学",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学了平均数问题后,可以解决歌咏比赛的评分问题。这个问题时涉及到平均数的求法、小数除法等知识,并且能给这个问题找到了两个以上的答案或依据,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各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毫无关联。只找到了珠子,而没有找到穿珠子的线。即:"我知道了重要部分的大多数。"

2.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能够将问题的多个要点,整合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分析出了相应的影响。这就是说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并能把它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即:"现在,我看到了它们是怎么联结在一起的。"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时候,引导学生从"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成宽为2分米的长方形,长是几分米"这样的题目中提出有几种解法方法的问题,然后从已有解法继续启发学生找出别的方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5拓展抽象结构层次(Extended Abstract)。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能将之理论化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层次,只有在不断地练习、总结、再练习的基础上,不断构建知识框架,才能达到目的。即:"我明白可以在多种情况下使用。"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学习分数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数,并能把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说清楚。出示分数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就会说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2份;有的学生会说是2除以3;也有学生会说这是一个比等。如果有学生能把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那就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连成了线,形成了知识网,解决这类问题就能举一反三余,游刃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告诉学生:运用SOLO理论进行的评价是对学习思维进行的分类评价,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分类;并且要让他们了解SOLO分类评价方法。这样既可消除学生的误解,又可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冲刺。

猜你喜欢
分数分类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分类算一算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分类讨论求坐标
可怕的分数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