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的注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学好初中数学知识。本文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科特点有效的培养学生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记忆习惯;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并就如何培养学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19-02自玉州区"有效教育"新型学习方式开展以来,我校申请并立项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一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文明、安全等常规教育来培养和矫正学生的习惯,还拓展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途径,创造性的将"习惯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智力、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包括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严格要求,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让学生通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磨练意志,养成良好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益。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达到课堂的学具准备、认真预习复习、课上集中注意、认真听讲、积极思维、举手发言、作业规范、书写整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在计算时要注意纵横检查,草稿按题号顺序排列,便于核对,错题要改正等,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严格训练、长期培养。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坚持不懈。
对学生而言,应着重培养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如:听课、作业、动脑、预习复习等,下面分几点具体讲一下。
1.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课内时间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的最根本保证。
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会想:这里的想就是会发现,会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我们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
会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课堂上要学生尽量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教师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会记: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做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做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如讲解例题:已知△ABC中,AB=AC=5,BC=8,求△ABC的内心和外心之间的距离。经过分析得知,内心、外心都在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有一位学生及时将这发现的结论记在笔记本上,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将心得记在笔记本上。其他同学都模仿他,将结论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其中还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讲评和个别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就能习以为常。
2.培养良好的记忆习惯
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比如,(1)理解记忆法,因为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2)简化记忆法,简化记忆方法分两类,一类是把文字"浓缩"之后记忆,另一类是用字母符号表达抽象记忆。(3)形象记忆法,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4)对比记忆法,"有对比才有鉴别",把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清异同,增强记忆效果。(5)系统记忆法,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上掌握知识,可用关系图来帮助记忆。此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方法特征。充分利用各种记忆的优势,交叉使用,互为补充。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几种记忆方法,以适应初中阶段学习的需要。
3.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练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重要的基本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应包括:(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整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字迹要端正。(2)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结果,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习惯。看清题目每个字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计算要仔细认真。(4)认真检验的习惯。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从小受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成人后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
参考文献:
[1]胡松林.教学要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浅谈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的渗 透[J].中初中数学,1999(10)
[2]孙小礼.数学·科学·哲学[M].北京:光明日报社,1988
[3]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