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6-05-14 04:37盛长琴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文阅读教学

盛长琴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85-01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每一位学习者交际的必备工具,更是学习做人处世的基石。

1.阅读教学与尊重学生个性

1.1实施个性化教学。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智力强项和学习风格。如果考虑这些差异,考虑学生的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相同的教学方法最多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受益。教师应尽可能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学习强项,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1.2摒弃思维标准化。每个学生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不可能一下子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内容,导致与文章作者思想上分歧,与其他同学认识的迥异。正是这种疑惑、分歧,表明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进入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悱"状态,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教师应该珍视这种非标准化的思路,并将其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学生表现出认识的独特状态中,教师可以捕捉到关键的教育机会,及时予以点拨,促进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师通过组织,形成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训练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形成更为开放,同时又更为严密的认识。

2.阅读教学与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而且任务本身具有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因此容易激发起学生内部动机;探究学习具有必要的复杂性,比起简化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阅读教学与学生自由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由式阅读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学生可选择"我需要的""我感兴趣的"文章来读,学生愿意读、爱读,必定会增大阅读量,提高阅读兴趣。在无负担的状态下,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主动玩味作品的思想内涵,体验作品丰富的精神力量,从而在自身的理性、情感、人格方面得到一次次洗礼。

4.新课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4.1以读为本。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指的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地读等。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读,要对学生的读作出明确的要求,杜绝泛泛而读。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感情地朗读。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在许多课文的后边要求学生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去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读的效果。

4.2以读精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是一口清泉,教师应抓住"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这一办法,大胆让学生读书,相互交流,最后明白其中的奥秘。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小主人。

4.3情景激读

4.3.1问题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用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儿童化语言,创设出一定的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读的兴趣,一个重点就是体现在教师是否具有引导的能力。引导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读得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年级阅读的重点。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识字;中年级是词语、句子;高年级是段、篇、章。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都要在阅读中进行。其次要认真分析学情,要顺学而道,顺学而教。教师在把握诱导读这一个环节中,一般是从问题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在学生中选择有价值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围绕课文展开阅读,细细朗读重点的句子、篇章。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能在文本中找出富有意义的答案。

4.3.2阅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陶行之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教学就是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与已有经验,实现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比如在教学春天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回到大自然中,在山上、小河边、草地等欣赏春天的美景色。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

4.4以写促读。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与写,读与说。"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谈谈感想,或者写出感想。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课文阅读教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