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学常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2016-05-14 04:08陈秋兰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学知识名句常识

陈秋兰

高中生物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很难从字面上能去理解的名词,这也给许多教学者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形成了障碍,大大地降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高中生物教学与文学知识相结合来提高学习成绩,这已经成为了许多一线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文学知识出发,结合相关的高中生物知识,来探究高中生物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激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难以去理解的生物学专业词汇,成了学生学习的阻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新的将文学知识同生物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让学生学习更自然更有趣.

一、比较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生物课本中,常常会出现让学生很难去理解的一些生物词汇,比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学生很难从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这两个生物专业名词的含义.两种分裂都是作为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好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采用文学常识的比较方法的手法对这两个专业名词就行解释说明.

有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有着核膜和核仁的消失,有纺锤体的出现,周期长等特点,而无丝分裂则没有上述有丝分裂的特点,两者进行比较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二、词组的文学解释

在我国文学中有着咬文嚼字的特征,往往一字之差会导致整句话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上述类似的情况.在高中生物学课本的遗传学内容中,会因为相同的词组单独拿出来没有什么区别而在具体的生物学题中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高中生物遗传章节中,序号求序号为1的“患病女性的概率”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在这两个问题中,就是将患病和女性两个词组调换了位置,但是问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要让学生将文学常识推敲文字的能力用到生物学习过程中来,使得生物学习变得更加的有趣且富有创造意义.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生物学上的生物的变态发育、细胞类囊体、肽键等,这些专业性生物词汇都是学生容易犯错的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推敲文字的能力,使得生物词汇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三、文学名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的文学名句处处都有着现代生物的气息.文学名句有着朗朗上口,容易去理解的好处,能够让学生很好到生物的知识,也便于学生去理解和记忆.

1.在讲解生物感官的时候,可以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古诗词,告诉学生,生物的感官系统可以感受外界的环境,春天来了,江水温度细微的变化只有在河里嬉戏鸭知道,让学生明白生物感官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扩展更多生物学的知识.

2.在讲解生物链的时候,可以引入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烂泥,这就能够很完整的讲解了生物链,学生听起来轻松,教师在讲解时也显得从容自如,学生有了激情,课堂效率才有了保证,学生的成绩才有提升.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些文学常识都是能显示生物遗传的名句,在给学生讲解遗传内容时,适当的引用这些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做好教学规划,从学生角度出发,将课堂表现的更有活力和生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课本积极扩展.

四、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高中生物学习是未来学习生物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将文学常识引用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积极地去学习生物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担心也是最害怕的就是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能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一些文学常识,如诗句、名句、俗语等,不仅有利于学生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

3.有利于教学的改革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引入到另一门学科中是一种教学的创新,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方式多元化,学生老师都能从中受益,让学生学的更有价值,老师教的更有质量.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名句常识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