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超 韩丽 王玉龙 蓝东杰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应用创新空间。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更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从学习情境建设、交互需求等方面出发,设计了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移动学习辅助教学活动,并结合英语教学课程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英语;教学设计;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8-0045-04
引言
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显示,即时通讯工具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1]截至2015年3月,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微信公众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2]事实上,很多学者实践证明,微信在教育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的高精准性、及时性和语音交互等特点为英语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在辅助教学中存在的学习情境建设不够多元化、不能够满足交互需求、情感与认知因素的学习支持不足导致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等问题[3],我们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辅助教学活动,突出了微信平台的灵活性与设计性、交互性与实时性等特点。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了微信公众号对实践教学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以期提高学生的口语及写作能力。
微信公众平台功能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定义菜单、管理及数据分析功能构建辅助教学的资源检索、管理及综合评价系统,如图1所示。
1.资源检索导航
移动交互功能的扩展与应用是创建学习情境的关键。微信公众号支持的自动回复功能、群发功能构建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由于自定义菜单功能提供了资源检索的导航,所以用户进入公众号即可进行检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了实时交互(如下页表1)。
2.学习资源库管理
微信公众号提供消息管理、用户管理和素材管理三大管理功能,方便管理者对用户、资源以及消息的管理。我们运用以上管理功能并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构建学习资源库。
3.综合评价系统
学习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我们借助微信公众号的消息分析、投票管理和第三方接口功能构建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测试题及调查问卷,并针对教学内容、学习效果、平台使用以及信息拓展的丰富度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英语教学案例实现
国内学者黄荣怀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学习目标/成果、学习主题/任务、活动过程、活动规则、组织形式、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等要素。[5]微信公众号在辅助教学活动中主要应用于课前学习主题/任务的布置、学习活动的组织、信息资源的提供、课后学习评价和反馈环节(如图2)。
1.课前学习主题/任务的布置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向学生推送课前学习任务。课程结束后,教师推送课后习题答案,学生对课堂学习结果进行检测。对于错误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检索知识点或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通过平台发送给教师进行在线解答。
2.课后学习活动的展开
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6]平台由教师及其选择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共同管理,以便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向学生推送课程相关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接收平台推送的预习任务、练习题后,运用平台提供的单词、课文音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搜索关键词“课文音频”下载音频文件。平台提供课程单词释义及发音,学生可以通过输入某一单词进行查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协作学习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习题和讨论主题,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信息整理当天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由教师分配的组长负责建立微信讨论组进行主题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总结以备课堂反馈。需要注意的是讨论全过程使用英语,由组长监督控制,教师不参与讨论,以便学生畅所欲言,避免出现因害羞而不敢发言的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练习。
课后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我们可以依据教学效果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这样能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在每一个单元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发布并推送本单元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习题通过第三方软件“问卷星”制作。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入试题界面进行测试练习。在学生提交问卷后,教师将会收到消息提醒,并通过微信查看答题结果。
2.总结性评价
我们选择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公共英语1班38名学生作为实验班实施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公共英语15班35名学生作为对比班实施传统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读写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两班学生学习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月的跟踪教学实践后,我们对两个班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进行常规测试,并对测试成绩进行差异性对比(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成绩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在教师和组长的监督下,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训练和小组讨论活动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为了调查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以及学习资源设计和公众平台的功能对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我们设计了平台辅助教学评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微信公众号对其学习有帮助,其中有7名学生认为微信公众号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认为一般或没有作用的仅有8名学生。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学生反映在小组讨论中,自己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讨论群,与教师的沟通越来越多,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这反映出微信公众平台对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反思与建议
新的教育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全部由教师组织制作,所以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功能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相关教育软件的开发技能,这对教师的软件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建议在实施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应简洁精练,习题设计要由易到难,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②讨论主题只有结合生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由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与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有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和组长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
[2]微信用户最新数据:月活跃度用户达到5.49亿,支付用户4亿左右.网易科技[EB/OL].http://tech.163.com/15/0601/13/AR1F5KE000094ODU.html.
[3]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06):97-104.
[4]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7-169.
[5]向曙曦.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以《教师口语》课程为例[J].湖南大众树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08-110.
[6]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视频公开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28-132.
作者简介:张美超,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韩丽,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王玉龙,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蓝东杰,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
基金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165048);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