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朝晖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搞好班主任工作,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要有“信心”、“爱心”、“真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并在此基础上,讲究教育管理方法的艺术性。且一个勤奋、守纪、团结、进取的良好班集体离不开一个高品质、高水平、高素质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了解;设计;辅导
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使班主任面临新的挑战。这就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刚跨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可谓一个不小的转折点。面对新增的学科,陌生的老师,与小学迥然有别的中学生活,他们往往会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困惑和苦恼,就成为新班主任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妥善处理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与过渡,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结合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摸清脉搏,了解新生情况
我在新生入学后,积极主动地争得家长、学生的支持,了解每个学生情况。通过交谈,我大概了解了新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个性兴趣、交友范围、健康状况等。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新生材料静心翻阅,仔细分析,并对每个新生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新生材料理出头绪后并进行归纳整理为以下几类:①班级男女生人数比例;②新生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尤其是单亲家庭类;③新生语文、数学入学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及优生率;④新生中曾担任队、班干部人数;⑤新生中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人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归类分析,大致了解班级新生的整体素质构成。当然,有些情况不能从新生材料中反映出来,而是在新生入学后才表现出来的。
总之,新学期开始后,我通过多种途径,尽快摸清新生情况,为这一学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
二、精心设计
我曾对中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初中生活都有畏难心理,怀恋过去的小学生活。这两种消极心理现已成为新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这也引起所有老师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新生活方方面面的不适应所致。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严。中学则要求对学生的照顾和外控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常喜欢将现在老师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人格形象等同过去老师相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新的初中生活抱着一种畏难的态度,不够自信和乐观,很难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针对学生的这些消极心理,我设计了三个“第一”。
1.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
班主任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可你、接受你。因此,班主任应该以平等、谦和、真诚的心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真心真情缩短同学生的距离。我拿到学生档案后,仔细阅读,摘录每位同学的特长、爱好、曾获的奖励。且对照照片记住一部分学生的相貌,在他们报道的第一天我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说出他们的特长,学生们既惊讶,又感到温暖,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很快就接受了我。同时,自我介绍要富有新意,不落俗套,语言简练;服装的穿着要简洁、大方,而又不失时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新生的喜欢。总之,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第一次亮相,力争唤起新生的“似曾相识”之感,在其心目中留下自己可亲可敬的第一印象。
2.组织好第一次班会(献艺会)
为增强新生对班级生活的热情,增强新生的集体意识,同时增进他们的了解和彼此欣赏,在班内形成一个较为和谐的人际氛围,新学期开始后,我着手组织了第一次班会又名“献艺会”,给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献艺会”采取推荐和自我报名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鼓励内向胆小的学生参加,做到了人人参与,个个献艺。
3.组织好第一次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的组织是班主任管理、协调、组织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赢得学生钦佩的一次良机。我校入学后,学生的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就是运动会。赛前,我根据学生的特长动员他们展示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为集体争光,做好报名工作;比赛时我做好班级纪律管理和后勤工作,与学生一起为运动员加油、呐喊。我的行动鼓舞了学生们的斗志,他们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最后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运动会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召开庆功会,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感到这个班集体的优势所在,从而更热爱这个集体。
三、心理辅导
关心中学生的心理卫生,对中学生积极进行心理辅导,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心理辅导方法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把钥匙。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目的是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指导自己,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采用从班主任角度出发的心理辅导方法,以及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心理自我调节的辅导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平等的谈话式的辅导方法
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每次找学生谈话前,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是揣测的、防御的、恐惧的、沮丧的、或对立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采用相应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1)放松学生的情绪。热情地对待谈话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可以从学生特长、爱好,拉家常引出主题,慢慢地引入正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谈话自然、和谐进来。
(2)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学生心理的伸缩变化,随机应变,恰当处理,使学生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协调到协调。
(3)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单纯地讲理、训诫、批评,从而剥夺学生的说话机会,使学生反感,失掉辅导作用。
(4)向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模仿认同。
(5)善于选择场合。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2.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卫生讲座式的辅导方法
运用班会进行集体教育。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开展适当的讲座。
3.联合式心理辅导方法
家庭是学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开家长会,应该向家长渗透有关心理的调节、转化的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并邀请那些观察细致、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家长一齐配合班级,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教育。
4.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式的辅导方法
心理障碍的克服,是一个渐进、转化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通过教师、班主任采用以上诸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心理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自我调节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这一环节离不开教师的各项辅导。
“辅导是整个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体现,而不仅是用技巧、语言、耳朵、眼睛在辅导。因此,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与自身素质占据着首要地位。班主任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都是影响辅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