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
【摘 要】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健康,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是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家庭教育;隔代教养;盲目教育;不健康心理
不良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格不健全发展,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健康,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是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现在所教班级有这样的一个男孩,他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现在已经是三年级了。个子又瘦又矮,眼睛又黑又亮,活泼过头,机灵过人,一肚子的鬼主意。一下课总吆喝着几个男孩子在一起疯玩。又因为爱看书,又早早的戴上了眼镜,增添了几分斯文。就叫他小元吧,在这几年里不知给老师、同学添了多少麻烦,是个调皮、淘气的孩子。让人头疼的事太多了。针对这个孩子,我们也向心理专家寻求了帮助。专家说,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与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爸妈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人格的形成影响太大了。小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着问题。反映了现代社会大部分家庭的教育现象。
一、隔代教养
现代社会竞争大,节奏快,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工作没有时间来带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尽管隔代教养的生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年轻父母工作与生活矛盾,但无意间也造成了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障碍,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了很多隐患。张元家庭就是这样的,平时都在爷爷奶奶吃晚饭睡觉,爸妈只负责孩子的作业检查,就是学习的辅导。看似孩子的教育爸妈也在参与,问题就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上。出于对孙辈的疼爱,祖父母通常过多地包容孩子的缺点,使其在性格上变得娇气蛮横,对家庭的依赖性强。张元就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在家想吃啥,就做啥,吃饭边看电视边吃,对长辈总是大呼小叫,没有礼貌。养成了不良习惯:一是自私,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道为别人着想;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其实家庭教育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实现的,亲子交流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是在观察和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习得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互动和必要的亲子交流时间对孩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张元平时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太少,和爸妈在一起都是说学习,做题,讲题,上各种培训班。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一切都好,眼中只有分数,只注重智力的投资,忽视对道德教育,不重视孩子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与家长们有效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家庭教育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正在被削弱。
二、家长期望值过高,盲目教育,给孩子施压
每个孩子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时就开始报这样那样的培训班,上了小学,那更不得了,又增加文化课的补习班,弄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只知道埋头学习,看不到周边的“风景”。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交往,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玩耍。张元就是这样,在班上交不到真心朋友,同学之间很容易闹出矛盾。有一次,他的同桌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饭倒在他的身上,这时,张元居然不假思索地进行“以牙还牙”,把手中的饭直接倒在同学的身上。还说,别人就是故意弄他的,因为前几天张元把同桌的笔尖摔坏了,今天他是报酬故意弄我的。听听这话,心里一惊小小年级心里如此阴暗,才会把别人也想得那么的不可思议呀。
三、现代家庭教育中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不均衡
有的家长说,“树大自然直”在教育做人这方面,不闻不问。认为学习好就是一切都好。目前的教育体制也迫使家长们不得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家庭教育,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不参加集体活动,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对人没有礼貌,不知道最起码的尊敬长辈,爱护年幼的小朋友,团结同学。在公共场合不知道尊重他人,破坏公共设施。例如,我们学校组织同学到电影院看电影,我们去得最早,走进影院,张元同学兴奋极了,一个人一下冲到最前排做起。还把座椅弄得哐啷哐啷的响。由于人多两张椅子要做三个小朋友,可张元一人就坐了一个位置,非不让别的同学。我忍不住了,走上去,严肃地对他说:“张元坐过去一点,某某没有位置坐,请你保持安静!”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纵的方式无疑是存在严重风险与过失的。
在这样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成长下的张元同学,在他的眼中就只有学习,毫无道德概念,一切任我行。变得争强好胜,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无视纪律,做事没有规矩,对自己、他人没有责任心,对人冷漠,无情,这不是一个孩子健康的心理。怎样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张元呢,问题还是出在家庭教育这一块儿上。作为孩子的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他,教如何做人比教知识更重要。
首先,与家长交流。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讲述给家长听,刚开始家长还觉得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没有什么,认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会懂得该如何做;长大了,进入社会环境就会改变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目前最重要的是学习,树大自然直。当知道他的儿子因为常常和班上的同学闹矛盾,发脾气不上课,不学习时家长就紧张了。不学习怎么行呢?和家长找问题的根源,根源是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长此以往孩子将废了。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重在“如何做人”。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
其次,与孩子促膝谈心。和小元坐下来面对面的交谈,深入了解他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得知张元也知道自己和同学处不好关系,也想和同学玩,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别人看他一下,笑一下,都认为在嘲笑他,心里就是不舒服。我告诉他,把自己做好,让别人说去吧,看来这孩子还是不够自信。
最后,更多的让孩子接触正能量的东西。一个人多接触美好的事物,多感受经历正能量的事例,你的心灵好像也变得美好了许多,你会变得善良、大度、无私,是个宽容的人。在班上让张元参与班级的管理,因为他爱看书,就让他负责班级图书角的管理。这样下课他没有时间疯跑、惹事;还让他为大家推荐好书,分享好书。他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慢慢地整个人变得安静一些了,也不随便发脾气,对同学借书做到公平、公正,越来越会和同学之间友好的交往。
小元同学有这样的进步,家长非常积极配合老师,隔三差五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学校的表现,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适时调整,同时家长也请求了心理学家的老师给予指点,才会有这样的成绩。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我们都希望每个孩子身体、心理都健健康康,那我们的家庭要是和谐的,家长、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的方式方法是科学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