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角色

2016-05-14 11:45夏巍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创设区域

夏巍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即活动区,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1]它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指导间接性等特色。幼儿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在区域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便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如何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成为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真正的游戏者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一起学习,教师可以直接地接触幼儿、观察并了解幼儿,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让幼儿更多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增进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提高教育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2]教师应首先学会变成孩子,成为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一位参与者,不去判定谁对谁错,谁优谁劣,而是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孩子们的探索与讨论,真正融入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设计情节、共同游戏,并帮助和引导幼儿协调矛盾,给他们解决问题足够的信心与决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的角色应从教育的“独奏者”过渡到“合奏者”,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是幼儿教师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

二、情境的理解者

是否能真正介入到幼儿的游戏情境中,理解幼儿的心灵世界至关重要。在电影《看上去很美》中,方枪枪给南燕打针一幕典型性地反应了情境理解的重要性。原本两个孩子单纯的“打针”角色游戏活动却被大李老师贴上成人式的标签,不仅活动无法继续,两个孩子也因李老师的误解心灵受到伤害。

区域活动中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代表性活动,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社会交往技能,提升人际智能。幼儿教师应理解、尊重并信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把幼儿当作独立的个体,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参与活动,寻找快乐,获得发展,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实现自我,实现生命自由的价值。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耐心倾听

孙云晓先生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曾写道:“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倾听幼儿的心灵之音,了解幼儿的需要,及时地给予应答。教师要与幼儿之间保持平等相待的共处原则,在做出任何评价和结论前先多听听幼儿的想法、看法,不要总以长者的身份发号施令,更不能使用暴力进行体罚。

(二)换位思考

作为生命体存在的幼儿,稚嫩、孱弱,需要成人社会,尤其是教师的关怀和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情感表达形式及行为逻辑都与一般成人有很大差异。韩国曾经有一则非常出名的公益广告《鲸》,非常形象深刻地描述了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当所有人都在诊断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孩子却在用其独特的方式创作一幅伟大的作品。教师如果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哪怕是正常的孩子都会被贴上问题的标签。所谓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要真正步入幼儿的内心世界,还需多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引导,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兴趣的支持者

兴趣具有一种动机力量,能使人进入一种“情感性唤醒状态”,产生一种吸收信息、扩展自己的倾向,为观察、探索、追求和进行创造性努力提供可能性。世界著名情绪研究专家伊扎德指出:“兴趣对思维和记忆的功能联系是如此广泛,以致在缺少它的支持时,对智力发展之濒于险境的危险不亚于脑组织的损伤。”[3]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情绪性,凡是他们感兴趣,觉得稀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在活动中也会注意力集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兴趣是直接支配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幼儿就有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因此幼儿教师应当支持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并予以关注,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支持:

(一)发现问题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了解幼儿面临的各种困难,及时发现幼儿活动中表现出的关键问题,善于区分出其中哪些问题该由幼儿自己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从而及时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心理与能力的支持,引发幼儿进一步的兴趣点。

(二)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以思维为核心、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点或接近生活实际的各种情境来开展教学。”[4]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其学习方式主要通过游戏体验或教师的引导与探索来获得新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可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创设多种生动、形象、有趣并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愿意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主动地探索与发现。

四、勤奋的准备者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通过操作活动学习的,儿童的认知是在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儿童自我发现,帮助儿童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区域活动强调设置区域,设置区域其实是一个环境创设的过程,依据皮亚杰的理论,这就需要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可探究性的环境让幼儿在区域中充分的发展。

(一)物质材料的准备

区域是一个“舞台”,区域活动就是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的表演,因此,关键是如何“搭建”和“利用”舞台。[5]舞台的搭建离不开材料的准备,在材料投放上,需投放具有层次性和可探究性特点的材料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让其建构自己与外界的认识,形成经验,为经验的再建构奠定基础。因此许多现成的材料还需经过幼儿教师的再加工与再创造,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区角,教师还得像勤劳做工的蜜蜂一样采集有用材料并进行精细加工。

(二)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区域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言语信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或认知有一定的重合,则能引发幼儿的成就感。如果与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冲突,则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了解的欲望。因此,教师先备知识的储备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显得尤为重要。

五、过程的分享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体会他们的兴趣、欢乐和忧虑,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学生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6]幼儿的情绪外显,控制力不强,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并理解幼儿的情绪,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梳理。区域活动结束后是幼儿交流活动经验、分享成功体验的最佳时机。教师客观地评价与欣赏幼儿的作品,帮助幼儿获得欣赏的快乐,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在获得成功感的同时,互相启发,丰富各自的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六、事件的研究者

所谓“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区域活动过程中师幼之间、同伴之间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往往这些珍贵的事件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幼儿学习活动的规律。如果教师能够认真思考,做好活动的观察者及反思者,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便能由普通的“教书匠”转换为真正的教育教学研究者,由教授者转为终身学习者。俗话说:人人皆学习之成员,处处皆学习之场所,事事皆学习之内容,时时皆学习之机会。教师要学会把握时机,深入到区域活动事件里层去分析,认真总结,深化自身的专业认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冰心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世界。”要让这一朵朵可爱美丽的“花儿”在活动中逐渐美好地开放,需要幼儿教师多重角色的投入与用心。

参考文献:

[1]张博.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7.

[2][6](苏)苏霍姆林斯基,唐其慈,毕淑敏等译.天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23-124,156-157.

[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8-140,144,146-147.

[4]邵小佩.幼儿情境教学模式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1):61-62.

[5]章进.学习的回归—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45-146.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创设区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