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
【关键词】语言表达;准确;简练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能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数学交流工具,使学生在数学交流时说准确、说完整,说得有条理,说得合乎逻辑,说得简炼。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
一、有效表达的前提是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助于表达。因此,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就变得尤为重要。
1.以身示范,学会倾听
学生的发言和意见,也是希望有人听取和受到尊重。这个时候教师要求其他的学生都用眼睛看着这位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也要带头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让孩子明白,听是师生共同的事。课堂上无论学生说得对与错、无论是说明白了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真诚地和学生一起聆听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给学生树立了倾听的榜样。
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可以用真诚微笑的表情看着学生,学生回答的好老师含笑点头,回答的精彩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轻轻地抚摸头部、带头鼓掌等,这些细微动作,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理解和欣赏,对学生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如果听得认真就可以得到一张卡。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学会做认真倾听的“绅士”。
2.边听边议,提升倾听效果
不仅要善于倾听,而且还要做一个善于思考、能够质疑的听众。如教“比多比少”的问题时,我给出两条信息:小红有6枚邮票,小华有8枚邮票!要求学生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第一个孩子回答道:“小红的邮票比小华的邮票少多少枚?”第二个孩子回答道:“小华的邮票比小红的邮票多多少枚?”一名认真倾听的孩子说:“我想提一个和他们不同的问题。小红的邮票还差多少枚就和小华一样多?”另外一个孩子也不甘示弱,说:“小华的邮票拿掉多少枚就和小红一样多?”这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边听边议论起来,全班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孩子们仔细倾听了,动脑筋思考了,课堂生机盎然。
3.鼓励表扬,培养倾听习惯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得到教师的鼓励表扬,教师可以利用“翁格玛丽”效应,对学生适时进行鼓励表扬,如“×××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这些鼓励表扬性的话语,让学生品尝到倾听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其他学生也会以此为榜样,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
二、用标准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
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特别应注重培养学生说规范话的习惯,使他们能用语准确、表达完整、条理清楚。
在数学课上经常出现学生用错单位名称,尤其是应用题学习时,还有学生不懂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名称。所以,我们要从学生一开始学习小学数学就教他们准确使用单位名称。如在一年级第一节课“数一数”看图叙述时,让学生结合数数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9个女孩、10个男孩、6朵花、8棵树等。平时,看图说图意时,也应强调学生准确使用单位名称。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提出问题“4可以怎样分?”几乎所有学生都只简单地答“1”和“3”,这时就应及时让学生完整地说出“4可以分成1和3”。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需要从学生的最基层学习开始,否则,等学生习惯了用简单的字、词回答问题,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
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都愿意把自己的发现给大家分享。于是,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个生活细节,无形中激发了他们说话的兴趣。例如,教10的认识,学生学会了10的读写,10的分解、组成等,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多说几句话:“你能用10说一句话吗?”“你能用第十说一句话吗?”“你说一句话,能把10和第十都带上吗?”学生们说得十分精彩。有的说:“我有10个苹果。”有的说:“我家有10口人。”有的说:“我跑了第十名。”还有的说:“有10个人排队,我排在第十名。”这样一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展开想象,感到有话可说,非说不可。
三、给学生创造“说”的条件
低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有许许多多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生动,色彩鲜艳,为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训练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素材,大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情境图,课本上展示了大熊、小熊吃西瓜的画面。在教学中,要根据画面鼓励学生看一看找出数学信息并用规范的语言把问题叙述出来。树上3只猴子,地上2只猴子,一共几只猴子?让学生利用插图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有目的地观察、思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利用计算练习,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小学数学中计算是重头戏。在口算练习时,可以采用人人参与的开火车形式,读出算式,口说得数,说出算理。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在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算法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说说怎样计算“30+20”。先让学生观察,教师边演示、边叙述(小松鼠有3串糖葫芦,小熊有2串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计算30+20,是3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一共5个十,5个十是50,所以30+20=50。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互相说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可由教师领说、学生再说。
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敢说、想说、能说、善说的过程,学生会用准确、精练、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学生既想说又会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金周.初探一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3,(8):196-196,197.
[2]丁琳琳.如何培养小学二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9).
[3]李爱华.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途径[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09,(7):21,30.
作者简介:
徐海霞,(1980.3~)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毕业学校:山东师范大学,本科,职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