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与系统支持友善

2016-05-14 12:33温小玲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教资源专业

温小玲

用专业实践有教无类

“专业,比爱心更重要。”——我无比赞成郭弈龙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助理教授)的这句话。

表达爱的方式何谓“专业”?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不以“爱”的名义满足自恋,不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尊严、自主、选择……爱的表达,应该让孩子感觉到尊严、独立、包容而欣然成长。对普通的孩子尚且如此,那对一群特殊的孩子呢?

这群特殊的孩子和我们不太一样。我们流利的朗诵时,或许他需要为表达一句话练习成百上千次;我们因为一句话而会心微笑时,或许他还需要你辅加手语才能明白;我们在开怀大笑时,或许他仍在不断练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我们突然被他推搡了一下、感觉到被冒犯时,他只是想和我们打个招呼……他们有一些名字:“哑巴”“聋子”“情绪障碍”“自闭症”……他们和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样,我们会不自觉地有点害怕、轻视甚至欺负他们一下。但如果你愿意走近他们,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和我们没有两样:一样地需要被理解、被关注、被包容、被尊重。

所以,对这样一群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仅仅靠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能够让我们的教育行为真正地切合他们自己的需要?如何让这群特殊的孩子同样获得关注、理解、包容与尊重?这一切需要我们用更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打底子,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

用系统支持友善

都说台湾最美的是浓浓的人情味。在2015年10月的台湾特殊教育学习之行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友善——“零拒绝”。

“零拒绝”,是指教育系统对于特殊需要学生,不拒绝、不歧视,对每个不同程度的孩子积极接纳,并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协助及全面照顾,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普通学校的教育,提供适合孩子的个性的发展机会。

“零拒绝”是一种态度。从拒绝、歧视到同情、怜悯,再到积极的接纳和协助。台湾的特殊教育在最初其实和我们现在一样,充满了争议、拒绝与不安。但态度的转变,让这群孩子有更合适的空间可以生存与发展。社会态度的转变,让关怀少数的慈善事业发展为社会福利,再走向特殊教育。从民间行为到政府行为的转变,意味着政府态度的转变,真正地由政府承担起责任。

“零拒绝”又不只是态度。它还需要一个系统来支持友善行为。比如,从学校的教育资源角度,学校特教组会通过评估鉴定,制定适合每个特殊孩子个别化教育计划(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安置:是随普通班上课,附加特教课程或者某些学科抽离普通班上课?是在资源班开设课程或者需要设置特教班(中、重度障碍)?等等。每个学期还会定期评估每个特殊孩子的IEP,作出适当、必要的调整以真实贴合孩子的需要。

在学校之上,还有相应的教育管理部门为学校开展特殊教育提供资源支持。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下设的特教资源中心有非常明确地分工与职责要求。整个台北市设立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及视障、听障、资优七个不同的资源中心,为所有的中小学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与服务。如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鉴定安置、特教通报网的管理、听障等不同专业辅导巡回服务、教师专业知能研习、辅具采购、刊印特教期刊等。特教科从设备、教师指导、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支持学校的“零拒绝”。

在政府层面,从立法方面确立特殊孩子受教育的基本权利。1984年,台湾第一次制定《特殊教育法》,之后进入法制建制阶段。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涵盖各个方面。从教师培训必修特教课程、招聘优先考虑、充足师资配备、减少工作量等方面推动教师接纳班上的特殊需要孩子。从企业接收身心障碍者可以享受相应优惠政策,社会开设庇护工厂,为中重度障碍者开设日托服务,为特殊孩子的家庭提供支持等,从各个层面推动社会的接纳。

在环境方面,营造与推动无障碍环境。它包括在公共社区、学校校园、道路设施、工作场合等硬件设置方面,为特殊需要的人提供必要的设备与帮助。如我们在台湾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系,就看到了方便视力障碍以及腿脚不便的人使用的楼梯扶手。类似的设置在学校及公共场所亦随处可见。

在台湾的特殊教育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投身于特殊教育,不仅因为满腔的爱心,更多的是用自己所学的特教专业知识,去接纳、协助特殊需求的孩子,进而推动社会的接纳与融合。他们用专业和坚持,去践行有教无类。他们通过立法、制度的健全、人力物力的投入等方面,用系统来支持友善、支持教育的“零拒绝”。

举个例子,如果小小是一位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当小小出生并随之成长的时候,若他在医疗系统中被确诊患有某种身心障碍,父母可以申领《身心障碍手册》。当小小准备进入小学(台湾称“国小”)教育系统时,从报名到确定准备入学的学校,开学之前,他的档案已经放在了学校相关教师面前,通过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的信息共享而获得小小的相关情况。学校特教组会根据小小的情况按需要鉴定并确定安置方案(随普通班就读、附加课程、资源班、特教班等等),制定他的IEP。与此同时,接受小小的班级班额会相应减少,以确保老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面对班级中的特殊孩子。在对小小的考试评价中,他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随班考试的成绩(占60%,考试成绩的合格线可能会对应小小的程度相应浮动);另一部分是由资源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占40%)。在小小完成小学、中学教育而最终走入社会后,也会对应他的能力而推荐进入相应的职位。若小小能够完成一般性的工作,政府会对接受小小就业的企业有相应优惠政策,如减少纳税额度等。若小小无法完成一般性工作,还可以选择到庇护工厂就业或者进入日托服务中。

反观我们自己的特殊教育系统,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起步,需要发展的地方如此之多。特殊需求的孩子有多少?他们的甄别鉴定如何开展?他们需要怎么样的资源与协助?特殊教育师资严重匮乏。专业服务(如心理咨询、语言训练、定向行动、听能训练、职能训练等)及生活辅导员等专业训练出现缺口。如何给有需要的特殊孩子和学校提供资源(教师、设备、培训等等)的支持?千头万绪都急需发展、完善。2015年3月,珠海市已经出台了《珠海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5-2016)》,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制定了发展规划。而当务之急,应把全市特殊需求学生的甄选鉴定工作放在首位。为控制心理评量的品质、促进鉴定甄别工作的标准化,有必要成立专责鉴定单位,培育心理测评专业人员,并落实多元评量原则。先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鉴定评价系统,才能有序跟进,按部就班地开展后续诸多工作。环顾周围,我们有很多的资源可以联合成为我们的助力:如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是国内深具影响力、拥有雄厚实力的专业院系;北师大珠海分校、联合国际学院亦有相当专业能力;如果可以,我们还可以寻求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的支持等。

不管如何,需要我们认真地参与、付出,继续学习与成长,聚沙方可成塔,才能为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梁明文

猜你喜欢
特教资源专业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资源回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