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英哲
石龙镇位于东莞市北部,地处东江下游北干流和南支流交汇处,形成一河四埠的岭南美丽城镇。石龙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为广东四大名镇(旧称省、佛、陈、龙)。陈镜开、陈满林、陈伟强、曾国强等石龙籍运动员先后30 次打破世界和亚洲举重纪录,让石龙享有“举重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石龙先后荣获“国际宜居城镇”、全国首个“信息化试点城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殊荣。而今东莞火车站和中外运码头落户石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更是一座“宜居宜商、口岸新城”。
石龙镇实施教育强镇战略,走“公平、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2015年,该镇被确定为东莞市“慕课”试点镇,全镇借“慕课”试点东风,打造现代教育小镇。石龙教育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成绩显著突出,教育品牌越来越凸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和“东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开创了小镇办大教育的局面。
高效课堂 “两轻一高”
近年来,石龙镇进行课堂改革,大胆创新,走出“教师课堂教学负担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两轻一高”的教学改革之路,其中,石龙三中的“核心循环教学法”和石龙镇中心小学西湖学校的“一课四案”课堂教学法品牌初显。
模式创新 凸显高效
近几年,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许多先进经验纷纷亮相。作为“十大教育工程”之一,石龙镇2014年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工程。目前,全镇各中小学正在深化课程改革,推广素质教育成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石龙三中在近年发展为区域优质学校,得益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了“核心循环”教学模式。围绕一节课核心目标编定三维导学案,通过三环五步课堂循环教学,最终达成核心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成果在2013年10月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与石龙三中一样,石龙镇中心小学西湖学校也在积极推行高效课堂工程。该校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坚持以生为本,构建了“一课四案”平台:预学案、互学案、测试案、反思案,把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落实在教师的每一节课中,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实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一课四案”平台上,建立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的教研模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真正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课堂学习更为高效的目标。
“慕课”教育 阔步云端
作为全国首个“信息化城镇”,石龙在打造现代教育小镇的过程中,首推教育信息化,成为东莞市两大慕课试点镇之一,有4所学校成为全市慕课试点学校。石龙镇率先开设石龙教育网,公、民办学校教育专网接入率达100%,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所,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所,2012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镇”,2013年成为“东莞市教育信息化第一批实施单位”。这两年,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慕课”已经成为石龙教育的热点。石龙镇先后制定了《石龙镇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石龙镇慕课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石龙镇公民办学校开展“双师教学”实施方案》,浓墨规划了“慕课”教育的前景。
石龙镇借助互联网,通过开展“双师教学”、“远程同步课堂”、“翻转课堂”和“在线名师课堂”,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石龙镇正加大教育信息化装备投入,教育系统实现光纤到校,校园网全覆盖。全镇公办学校教室全部装配了多媒体一体机。石龙二中、石龙三中和中心小学都已搭建了一个设备完善、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智能录播课室,建设多个智慧教室,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奠定基础。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参事、东莞市市长经济顾问汤敏到石龙调研了解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他对东莞市“慕课”的全面推广很有信心,他预测,“慕课”改革将在东莞掀起大浪潮。汤敏建议,石龙的创新改革模式,有活力、接地气,有推广价值。
比如,石龙三中基于网络的翻转课堂实验使课堂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让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让翻转课堂实验科学有序开展,真正达到了“两轻一高”的效果。实验班班级间均衡发展,实验科目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实验班在年级前100名的占比增加了36%,前200名的占比增加了26%。
完善管理 科研促教
2010年,在扩权强镇中,该镇率先成立宣传教育文体局,在局内先后成立了教研室、办公室、学前教育室和德育室。通过一系列改革完善了管理体系。为了加强全镇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完善教育科研的组织机构,又从各校的教育科研骨干中选出15人,率先在全市组建了石龙镇教育科研中心组,全力推动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研究。科研促教,全面向高效课堂进军。在过去的五年中,石龙镇有66项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被批准市级以上立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6项、省级重点课题2项、市级中标课题2项。有10项教育科研成果获省市教育科研成果奖。编写成果集36本,各学校通过科研促教,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课堂高效凸显。
立德树人 名师荟萃
多年来,石龙镇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岗位培训力度,有力推进师德教育,积极发挥教师骨干引领作用,教育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造就了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专家型、管理型、学者型师资队伍。
立德树人 唯才是举
石龙镇将2015年确定为“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年”,制定并实施《石龙镇关于开展2015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举办石龙镇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年系列活动,一是制订“石龙镇师德建设十倡导十不准”;二是开展“石龙镇十大最美教师”评选,挖掘树立师德典型;三是组织召开各学校(幼儿园)行政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四是召开了“石龙镇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年总结大会”,东莞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各镇街主管德育工作负责人到场观摩。
根据东莞市“两制一包一改”方案(即实施校长负责制、教师聘用制和经常性经费包干,改革教师劳动报酬分配方法)以及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聘用合同制教师管理的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石龙镇实际情况,制订了《石龙镇教育系统竞岗聘任、优化组合的试行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是对全镇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全方位的大检阅,竞岗聘任已基本实现了有为者保位,无为者让位,优者“高聘”,劣者“低聘”或“落聘”,稳定与优化相结合,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2012年相继出台了《石龙镇公办中小学副校长竞争上岗工作方案》,通过引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新理念,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担任校长职务,顺利完成第九轮校长考核、聘任,改善了学校管理方式,提高了石龙镇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截至目前,石龙镇依据“竞岗聘任,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共甄选出中小学正副校长7人,其中,二中2人、三中2人、中心小学1人、九小1人、体校1人。
多措并举 名师荟萃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五年来,石龙镇通过搭建名师平台,进行镇学科带头人、镇名校长工作室、镇名师工作室、镇名班主任的评选。石龙镇于2011年在全市率先推出《石龙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石龙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例》,共评选出一、二批镇级学科带头人20人。2013年,通过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评选方案,又评选出24名第二批镇级学科带头人。
2013年该镇正式启动了“三名工程”。出台了《石龙镇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评选方案》和《石龙镇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已培养出省级名校长(教师)培养对象4人、市名师(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9人、教学能手68人,镇“三名”工作室主持人7人,镇级学科带头人44人。一支精干的骨干教师梯队活跃在石龙的教育讲台上。
为了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大力实施《石龙镇教育奖励办法》,13年来,共发出奖金2406万元。每年教师节,全镇教师济济一堂,载歌载舞,共庆节日,并让优秀的教师、作过巨大贡献的教师和在教坛耕耘30年、40年的教师上台领牌受奖,让全体教师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为打造区域骨干教师梯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编辑出版了歌颂教师高尚品格、宣传教师感人事迹的书籍《为你点赞》和记录教师成长的书籍《石龙名师》,积极发挥出名师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
特色教育 “一校一品”
石龙镇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使全镇教育格局体系进一步完善,各校特色教育蓬勃发展。2013年,全面开展“课程超市”素质教育活动,走“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之路,目前爱联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西湖学校的写字教育、实验小学的棋类教育等已初见成效。此外,全镇20所幼儿园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特色教育,形成了“一园一特色”的新格局,并呈现出传统文化、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生态教育等四大教育特色。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大发展。
石龙第二中学:该校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核心价值观24字先上墙、进班、入心。成立“龙城飞鹰”志愿者服务队,发展校园志愿者文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开展校外环保辅导员试点校建设,提升师生环保意识。开展了“孝德启明星”评选活动,宣扬感恩理念,推动感恩教育发展。2012年7月,石龙二中被确定为“东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培养对象”之后,2015年石龙二中被确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近年来还开展了“校园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学到法律知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健康快乐成长。近几年,该校有5位校友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因此,社会上流传着“走进石龙二中,走近清华北大”的美谈。诠释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石龙第三中学:该校将开展课堂教学模式与活动课程化管理作为学校发展之路,以“教得幸福、学得愉快”为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莞邑初中优质特色发展之路。该校先后成为了全国综合实践课题研究先进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东莞市第一所被教育部授予“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荣誉称号的学校。学校是市内乃至省内高效课堂改革标兵学校,“核心循环”课堂教学模式获得东莞市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被广东省教科院推荐参评全国教学研究成果奖,出版了初中数学“三维导学案”六册,成果在东莞市、江门市、台山市、汕尾市、韶关市等十多所课题实验学校进行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显成效,得到东莞市长经济顾问、国务院参事汤敏的肯定。每一届学生三年学段内受学校、镇、市、省、国家、国际级奖励人数近2000余人次,比率超过95%,其中在全市英语口语大赛中有4人次获全市冠军。中考连续十一年超出市平均分而名列全市前茅; 9个教研组被评为省级、市级先进教研组;培养出教育部校长培训指导教师、高校客座教授、国培计划指导老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省市骨干教师70余人,比率超过全体教师的一半。近五年,获得省市教育成果奖11项。2016年,以47人达到东莞中学录取分数线列居全市初中榜首,校友遍布清华、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名校,有力诠释了“创一流名校、育莞邑英才”的办学目标。
石龙中心小学:一所创办于1913年的百年老校。语言艺术教育是石龙中心小学同学们最为珍视的荣誉之一。学校的LED电子显示屏每天向全体师生推送经典诗词,校园广播站一早一晚播放古诗词名家朗诵音频。耳濡目染,孩子们随时随处都可以接触到书和诗,都在为自己的精神成长奠基。每年4月、5月,该校都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的校园读书节,向各年级学生推荐精心挑选的经典书籍书单。书单包括必读和选读两部分书籍,并将课外阅读作为家庭亲子作业以保证阅读的质量。开展主题阅读检测,检测内容紧扣推荐书目,主要检测学生的阅读量、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家庭亲子阅读统计、阅读检测情况和学生选举,每班推荐若干名同学参加年级的评选。读书节中还开展师生硬笔书法比赛、“阳光下阅读”现场作文比赛、讲书中的故事比赛等系列活动。
石龙爱联学校:立校之初,爱联学校就明确了走“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特色之路。学校规定从一年级开始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同时还组建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小组分程序设计、电脑作品制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个种类,每天早上7:40—8:40,下午4:00—5:00为学习时间。目前该校10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的培训,95%教师具有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教师达到“四会”:会使用课件、会上网、会电子备课、会网上答疑。此外,该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把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充实第二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创建“信息技术主题性特色课堂”。引导各班级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实现课堂的有效拓展或延伸,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教育特色”。
石龙镇中心小学西湖学校:该校把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结合起来,不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语言文字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可喜成绩。每学年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列入学校管理常规、基本功训练,使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该校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1人,省级会员5人,市级会员9人,镇级会员29人。教师、学生在近三年的各项硬笔书写比赛中取得了112项省级以上奖项的可喜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硬笔书法教学基地”、“东莞市第三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石龙实验小学:积极开展象棋品牌课程建设。这里是“东莞市首家中国象棋教学基地”,广东省第一批“棋类特色学校”象棋大师吕钦、柳大华多次来这里收徒授艺,“小棋王”叶佩玲、刘田宇、李烨等人多次摘取全国、广东省的象棋大赛的冠军。“以棋益智,以棋交友”已成为象棋教学的追求,孩子们的“静向思维”、处事不惊、运筹帷幄的大智慧得到了锻炼。叶耀全校长主持的《基于小学生象棋文化,构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已成功结题,学校承办国家、省、市、镇各级各类正规象棋比赛活动,小棋手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中国象棋成为了石龙实验小学一块响亮的特色品牌。
中心幼儿园:把幼儿体能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以开展市立项课题《幼儿体能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为抓手,制定科学、系统、完善的体育教育方案,开展了晨练、篮球课程、幼儿足球课程、区域体育活动、特色体能课程。还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气候季节变化特点,合理增设徒手趣味体能活动、篮球球感游戏、亲子体能游戏等,促进幼儿身体更好地发育,并增强他们调节身体各部分动作和灵活控制身体的能力,使幼儿的动作逐步协调且姿势正确。
石龙实验幼儿园:深深扎根石龙本土非遗文化,打造本土非遗文化教育特色。该园以开展东莞市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为抓手,以醒狮头、四洲灯笼仔、木屐、新昌鼓四个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园本课程,聘任这四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为课程顾问。结合庙会元素,通过本土非遗民俗表演、非遗庙会一条街、聘任四位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幼儿园课程顾问等形式举办“非遗庙会”同乐日盛会。活动集真实性、传统民俗特性于一身,以“活”的形态将本土非遗课程展现得淋漓尽致,陶冶性情,丰富知识,培养孩子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黄家山幼儿园:以创建省绿色校园为抓手,推进环保生态教育特色。该园积极美化园所自然环境,通过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如种植甜蜜百香果园、种植有机蔬菜、栽培各种果树、制作水果酵素、纸上种菜,引导孩子体验植物生长历程,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日、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家长少开车多骑车等系列活动践行生态理念。
小明星幼儿园:深度挖掘石龙镇省“曲艺之乡”教育资源,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进校园活动培育粤剧教育特色。以棋类教学作为教育特色,以开展象棋园本课程课程教学为突破口,通过渗透式、体验式的培养模式,提升孩子的象棋水平,增强抗挫能力,锻炼孩子意志。以“教中学,学中教,研中带,教引研”为路径,组织教师开展象棋教学研究工作,举办各级各类象棋教学研讨活动和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3年该园被评为“广东省棋类特色学校”,《幼儿园在新课程改革中象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等多篇教学论文获得省、市、镇教学论文评奖项。
小新星幼儿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特色。该园将民间剪纸、茶艺、孝道文化、经典朗诵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通过剪纸活动提高孩子语言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茶艺、孝道、朗诵经典在学习中明理,在明理中提升个人品味,培养幼儿的操作、审美、想象能力,熏陶幼儿的道德情操。
此外,玉兰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竹丝洲、文海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书香满园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优秀范例故事中学习发展。爱苗儿园、喜洋洋幼儿园、嘉培幼儿园依据专业体智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开展具有挑战性、创意与趣味的体能活动,培养儿童勇敢、顽强的个性,锻炼速度、力量、平衡、协调等能力。
数字看石龙教育
(一)教育公平卓见成效
一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石龙镇省规范化幼儿园达100%,公办优质幼儿园比例为100%。普惠性幼儿园达90%。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镇6所公办学校全部被评为市一级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均被评为市三星级民办学校,其中1所被评为市一级学校。
三是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石龙镇石龙职校被评为全国唯一的镇级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
四是教育民生效果显著。目前,石龙镇3~6岁幼儿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非东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人数占非东莞户籍总人数54%,贫困生教育机会系数达到1,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
(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一是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石龙镇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在办学水平年度评估中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85%。石龙镇宣传教育文体局连续5年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办学先进镇。
二是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近三年来,全镇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英语的合格率均达到96%以上。中考平均分连续13年大幅领先东莞市平均水平,名列全市各镇(街)前茅。近六年,考取东莞中学362人,居东莞各镇(街)公办初中榜首。2008年,全镇每万人上大学人学居全市第一,上本科人数居全市第二。石龙二中和石龙三中连续10年被评为全市初中办学单位。
三是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广阔平台,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近三年来,学生体育艺术类竞赛获奖1571人次,其中国家级70人次、省级328人次。
(三)教育特色日益彰显
“一校一特色”素质教育硕果累累;“高效课堂”初见成效;“龙文化教育”效果明显;“阳光体育”日益发展;“科学教育”全面开花;“信息教育”独树一帜;“学在石龙”的教育品牌日益凸显。
(四)教育效益日益增强
一是学校资源社区共享,学习型社区成熟。具备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条件的学校向社区开放率达100%。
二是社区资源社会共享,区域文化氛围浓厚。全镇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率达100%,学习型家庭创建率达83%,成功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获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
(本文图片由东莞市石龙镇宣教办提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