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江��
[摘 要]“四个一”主题教研活动创建以来,学校构建了“三段六模块”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发学生能动地建构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了主动发展。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始终把“设计一节课、讲授一节课、评价一节课、反思一节课”的“四个一”活动和打造高效课堂工作作为学校课改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扎实、稳定地推进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 “四个一”主题教研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88
针对打造高效课堂,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必改、不愿改、不会改”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设计一节课、讲授一节课、评价一节课、反思一节课”的“四个一”主题教研系列活动。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1.面向全体教师,做到有效备课
首先,利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例会向教师进行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要求,让大家重视上课,做好课前准备,时刻牢记态度决定行动。其次,从行动上让大家重视备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超周备课,年级组、教研组定期检查教案。每周教研组定期教研时把集体备课作为常态化落实到位,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研读课标和教材,做到教材的再设计
教师重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对教材有适当选择与补充的意识,哪怕是一道小小的课后练习的优化设计,都是对教材的补充。每周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研时,大家争论最多的就是对教材的理解,各抒己见,有时争得面红耳赤,这些学术上的交流和碰撞是为了更好地授课,让学生吸收更加完善的知识。
3.读懂学生,做好学习活动的再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或学习任务,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一堂课上,教师要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找好载体,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任务,如朗读、思考、讨论、板演、实验等,都应让学生参与其中。利用学科教学模式,在课上充分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有表现的欲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4.加强培训,做好教育技术手段的再设计
学校利用每周二、周四第八节课,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做到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信息技术掌握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构建高效课堂。
5.调动学生,做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再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的再设计包含导语设计(引入、情境创设、串场语言以及评语等)、预设问题设计、提问方法设计(严禁自问自答)、评价方法和题目设计等,要分层次,有梯度。学校在教师讲课环节中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入设计和思考,挖出本学科具有代表性和普及性的课堂设计进行普及。教研组和备课组经常组织培训,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和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给本组教师讲课,讲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用问题引导学生。
6.明确教学内容,预设情景,引导学生预习是关键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在规定的预习时间内完成。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如用诗词、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改变课堂的关键是改变教师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满足学生情感、认知的需求,让学生具有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无论是展示课、奉献课,还是常规课,都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求适应性,教学模式的选用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师自身特点相适应,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方式和个性特长相适应。所以,教师要做到独具匠心,不拘一格,做一名个性鲜明,能力突出,学生喜爱,与时俱进的教师。
第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学反馈,提倡课堂教学节节有反馈。教师做到作业和测验及时批改,并给予适时的评语以资鼓励,这样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准确诊断,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
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完成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课上,教师不能满堂灌,一讲到底,而是要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找好载体,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
三、教研反思,借鉴总结经验,记录整理升华
教研活动是学校发展的风景线,也是生命线。为了落实“四个一”工作,推动课堂教学深入发展,我们相继进行了青年教师论坛、奉献课、研讨课、展示课以及校内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活动,用以观摩、研讨、评价。并结合“265工程”市县级培训、市县级教研、“协作学区”、“手拉手”学校、学科带头人培训等活动进行学访。随着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推进,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提升。自课改以来,“教学反思”或“教学后记”成了教师备课必有的一个环节。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四个一”主题教研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使课堂动起来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