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当老师”的教学尝试

2016-05-14 13:31倪树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倪树干

[摘 要]不搞“一言堂”,讲堂变成学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高效教学的关键。探讨了“让学生当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尝试,总结了“让学生当老师”的教学策略和成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学为主 让学生当老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11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们开展了“让学生当老师”的教学尝试,并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原则:一是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二是一课一得;三是讲堂变学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学生当老师”的教学策略

1.古诗文教学

在进行文言文学习时,我们采用以学生讲解为主体,教师点拨为主导的策略,并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将结果进行反馈。

变听为学,以讲促学。我们提出了学生授课的想法,用教师的评价和引导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煽风点火者”,学生当老师,“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组建学习小组。把学生分为N个组,6人一小组,按座位顺序分配。一人做组长,组长分配给组员任务。由学生去查找资料,然后用PPT在课堂上分析给全班学生听,学习过程中有何疑问,由各自负责的学生去解答。

明确分工,积极预习。讲《鱼我所欲也》时,组长分配组员预习内容如下:翻译,一人讲解;重要实词、虚词,一人讲解;古今异义、通假字,一人讲解并板书;特殊句式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被动句等,词类活用,特殊语言现象,两人讲解并板书。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疏导,引导学生讨论讲课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

2.现代文教学

学生对于现代文缺乏整体把握能力,因此,现代文学习,我们倡导每篇课文教师设计出有梯度的问题,由浅入深,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比如,在教授鲁迅的《孔乙己》一课时,提出了下列问题:(1)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2)众酒客是如何看待孔乙己的?(3)掌柜是如何看待孔乙己的?(4)联系当下,反思社会现象,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做?

前两个问题,以填空的形式板书在黑板左右两边,让学生总结填写。在此基础上探讨“看客”现象和鲁迅精神,最后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探讨如何面对现实。

二、“让学生当老师”教学尝试的成果

每一次讲课和学习结束,我们都将表现出色的学生通过家校通反馈给家长,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扬。经过教学尝试和改革,我们惊喜地收获到很多成效。

1.学生变了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让学生当老师”,可以改变少数学生有被教师逼着学的消极心理,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让学生当老师”,给了教师一缕春风,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舞者”;“让学生当老师”,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了合作精神。

学生变得幸福了。学生变了,变得快乐和幸福,变得爱学习了,语文课堂成了学生向往的时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了。学生经常用“哀求”的口气说道:“老师,下篇课文让我讲,好吗?”

2.教师变了

教师的观念变了。这种尝试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跟上时代步伐,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不少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达到同步。

教师的角色变了。课堂变成了学堂,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不仅得益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也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自觉转变。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和讨论,相互借鉴有成效的方法。教师与课堂实验一起成长,课堂实验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课堂变了

课堂教学目标变了。我们将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搜查资料、课堂讲解、合作探究、自我评价、质疑创新等方法来获得知识。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活起来了。经过实验,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能够积极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趣味盎然。

在“让学生当老师”的教学尝试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走进新课程。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