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辨析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

2016-05-14 00:19王明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王明刚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把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制度。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推动行业、企业培训专员人才,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匹配,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主要从多个角度对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154-03

一、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运作机制的相似之处

(一)以契约关系为纽带

我国向来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学徒制初期主要形式为子承父业,师徒即为父子。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师傅开始接收外人做徒弟,师徒开始逐渐成为契约关系,两者之间拥有明确的权责划分[1]。师傅传授徒弟技能,培养其道德、礼仪等内容,而徒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为师傅义务工作,并料理师傅的日常起居。双方对契约的遵守,主要取决于道德力量的约束。

现代学徒制同样遵守契约关系,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培养协议书》,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

(二)以职业技能为中心

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都寓教于工作之中,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场景中,由工厂技术熟练的师傅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学徒跟随师傅参与日常工作,师傅讲解、示范,徒弟模仿、操作,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技术要领[2]。

(三)教学过程显性化

学徒制教学主要是利用现场演示、指导等方式来进行技能的教授,完整地保持了教、学、做的整体性。而学徒在学习过程中,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专家会给予相关的讲解与实践演示或指导,让学徒能够在训练模仿过程中不断观察总结,进而掌握理论知识,获得实践技能。

(四)学以致用

传统学徒制以掌握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重视徒弟的就业价值;职业教育同样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倡学以致用,把知识转为可应用的知识,把技能转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

(五)重视职业道德

“先做人、后做事。”将学艺和做人融合在一起。师傅不仅注重对徒弟技能的传授和考核,也重视对徒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重视对学生“忠诚、爱岗敬业、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社会责任”的职业素养教育,除开设专门的课程外,成绩评价中道德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3]。

二、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运作机制的不同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制度,秉持“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相比,其内涵和意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教学场所

1传统学徒制。现场教学是传统学徒制的教学基因,一般在手工作坊或店铺中进行学习,通过口头传授和模仿教学进行技能传承。

2现代学徒制。单一的工作现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成教室、实训室、企业等多元化场所教学,理论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仿真教学,顶岗实习、企业实践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二)育人主体

1传统学徒制。育人主体为师傅和徒弟,徒弟靠师傅现场“传、帮、带”完成技能学习。

2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教育者由学校教师团队和企业导师团队共同组成,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两种身份相互交替。通过制度约束,“双导师”各自发挥作用、分工合作、承担责任。

(三)教学方式

1传统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度是一种在日常工作中,徒弟通过观察师傅的生产活动,师傅通过自身生产来教授徒弟的传授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是一种传统的情景式教学方式,徒弟可以在真实的生产工作中来对师傅生产行为进行观察学习,并且拥有足够的机会自己动手实践,来领悟感知师傅的技能与知识,从而在师傅的不断引导下慢慢掌握技能。

2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吸收了传统学徒制“边看、边做、边学”的情景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系统、高效、科学”的规范化学习优势,成为一种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既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课程设计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完整的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四)考核方式

1传统学徒制

学徒们以学习显性知识为主,学徒的学习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熟练程度较易于观察,学徒是否合格、能否胜任岗位一般由师傅进行评判。在久远的奴隶社会时期学徒制度通常是通过子承父业的形式而存在的,主要是父亲对儿子的生产能力与生产工作进行评价。在步入封建社会后,师傅、工师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于日常工作评价与满师考核评价。其中,日常评价则为徒弟在进行日常学习过程中生产技能的评价,满师评价则是徒弟在学徒时期满前,评价主体对其学习成果全面考核的形式,评价主体来判断徒弟是否拥有独立工作的能力。除技能评价外,对徒弟职业道德的考核也是评价中的重要部分。

2现代学徒制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合作的复杂性更高,对学生们掌握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考核方式也趋于全面和多样化。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方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相适应,传统的学徒考核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演变为校企合作双方的综合性评价,由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考核一般实行学分制,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学校修完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可以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在企业完成一定的培训和实践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如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已将现代学徒培训纳入职业资格考核体系之中,学徒只有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认定培训合格[5]。

(五)培养重点

1传统学徒制。师傅对徒弟一般以传授技术为主,重视动手能力,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2现代学徒制。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给学生综合知识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养;传统学徒制则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现代学徒制兼具了两者的优势,重操作、重理论,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也重视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以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六)师徒关系

在师徒关系上,传统学徒制中的学徒对师傅存在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社会地位低,学习较为被动;而现代学徒制中学徒不再依附于师傅和雇主,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的择业权,这是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民主化。

(七)分布行业

现代职业教育覆盖厨师、美容美发、食品生产、民族技艺、机械、纺织服装、轻工、农业、商业等传统学徒制时期已有的行业,这是传统学徒制行业基因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表达。随着机械化大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还延伸到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物流、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等新兴行业。

三、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探源

(一)关键能力理论

“关键能力”指具体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之外的、从事其他任何一种职业岗位都应具备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培训应该为从事现有的工作做准备和培养一种对尚未想象出来的工作的适应能力,为此职业教育要树立一种新的能力观。“关键能力理论”强调,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技能,更需要掌握与技能相关的理论、依托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假如从业者拥有了关键能力,并且将其转换成为自身的能力领域素质,则在职业出现改变或形势出现转变的时候,可以轻松在变化的环境中来掌握核心职业技能与知识点。而现代学徒制度就是将培养专业技能与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作为核心,力求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不单单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适应职业变化,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终身教育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应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二是逐步整合所有教育与培训资源,扩展教育的社会渗透和参与。终身教育理论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理论指导,建议学校和企业共享资源,学校为企业工人提供再教育服务,企业协助学校培养人才;人们在学习内容和技能方面,既要着眼于日趋精细的社会化分工,也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发展,应随着岗位需求变化不断学习,具备适应拓展、延伸岗位的能力[6]。

四、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1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自主式学习,也需要通过分享将经验与智慧传承

培养学习的能力,除了依赖个人自我努力外,个人与他人的互动学习、从他人身上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策略。现代学徒制把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合为一体,不仅强调个人学习的主动性,也重视教师和企业师傅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

2理论教学较为枯燥,直观的学习方式更能被学生接受

传统的“纯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合于浅显的理论知识学习;学徒制模式下“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学习方式,以及实地的生动讲解和真实的操作演示等显性化的教学方式更为直观形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用较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背景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均已经脱离实践生产活动,而是通过知识点、教材等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教师与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情况,进而导致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有待提升,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在现代学徒制度中,知识体系与技能是与实践情境相融合的,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升华实践,学徒是在真实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开展学习。学生具有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同时,学校可以共享企业的人力、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节约了教学成本。

(三)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分析,企业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中主要需求下列几方面的回报:

1人力资源储备。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持。因此,企业可以在对学生学习状态与成果进行视察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来吸收优秀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2经济回报。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是影响其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现代学徒制方式的核心因素。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未来,国家应在税收优惠、学习经费补贴等方面给予经济支持,保障企业可以从合作中获得收益。

3提升企业形象。一般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实力的企业才会获得学校和学生的青睐,进入现代学徒制体系。参与校企合作、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有助于企业提升知名度和自身的社会形象。

(四)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1转变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站在社会的角度分析,现代学徒制度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难以让学生彻底地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产业需求,只有更加贴近生产过程的学习模式才可以让学生紧跟行业与社会变化。现代学徒制度则使得职业院校更加充分地发挥实践操作技能的教育特长,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从而响应国家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

从当前就业现状来看,就业结构尚待优化,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拉动就业。当前众多职业院校学生在院校内接受的教育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操作经验。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职业发展方向上已经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无法实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要从根源上缓解毕业生就业形势、企业招聘难的结构性问题,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度,与企业开展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以便让学生可以更加彻底、全面地获得实践经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兼顾学习与就业,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妥善解决人才需求问题,进一步密切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祁银德.传统学徒制基因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表达和变异[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

[2]杨劲松.高职院校主导下的“现代学徒制”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8).

[3]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2).

[4]刘其琛,陈小尘.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模式探析[J].职业时空,2015,(7).

[5]倪丹,张俊国.现代学徒制:内涵、问题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

[6]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

(责任编辑:陈 树)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