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建构理论研究

2016-05-14 00:42邓莲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态模式理论研究英语教学

邓莲妹

摘 要:最近几年西方学者结合社会文化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形成了生态语言教学观。这一理论为外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广阔的视角。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式是由教师、学生、环境等有效的结合,对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对英语教学生态模式构建之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生态语言教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118-03

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课程之一,英语的教学历来被人所重视。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英语就是掌握走向国际的钥匙[1]。但是纵观当前国内英语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学效率不高,在“聋哑英语”的制约下,我国走向世界之路步履蹒跚,因此必须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构建为大学英语教学展开了广阔的怀抱,把其带入了全新的学习境地,在此笔者对这种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外语人才。

一、生态语言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最近几年,生态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把其他领域的研究带入了全新的境界。在二语习得教育中引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最近几年,西方学者综合社会文化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出现了生态语言教学观。所谓的社会文化理论是由苏联著名社会学家L.S. Vygotsky综合心理学、教学学等思想和理论系统归纳后得来的科学理论,在他看来,这不仅能够对语言进行输入,还能对认知进行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让研究外语教学进入全新的视角。但是因为维果茨基过早离世,他的同事和学生沿着他的思想把一些社会文化理论向前推进,也就意味着,如今作为开放性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

进入新世纪后,VanLier有效地结合社会文化理论和生态语言学,并创造性地在语言教学中引入这种思想,对外语学习中教师、学生、社会文化、语言等因素之间的作用和关系,不再划分语言学习模块,而是把外语学生作为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语言教学模式突出理论创造性地使用,在他们看来不管是对语言进行学习还是使用,都是在一些层次上突出各种元素动态性的过程,在环境的作用下对语言进行综合的发展。生态语言教学模式在对学习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以时空观的视角进行,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语言在时空上也体现出明显的流变性特点[2]。学习语言是语言的学习者在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的成果。不仅如此,生态语言教学模式还系统地阐述了学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进行教学的时候,传授的语言仅仅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接受,需要理解得更加深入,辅以不断地练习并努力实现外语的内化。2000年生态语言学家里奥·万·里尔在二语习得研究之中运用此概念,研究的过程中把其作为生态现象对待。也就意味着,生态语言的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教师、语言为生态整体的系统的外语教学模式。

二、外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发展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语言学、心理学等等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英语教学模式也出现极大的变化,先后出现了各种教学模式。

1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桑代克等提出行为主义理论,这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教学和心理学领域。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人们进行反应和刺激的反映,在语言的作用下对学生进行刺激强化正面知识并对其进行巩固。这种理论催生了在英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

应用语言学家Byrne称语法翻译法为PPP教学模式。语法翻译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了近两个世纪,其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极为重视,这对学生英语基础的夯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教学理论却忽视了口语教学,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受到阻碍,这种教学模式适合教师主导课堂,严重压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法国教师戈恩在19世纪末期提出直接教学法,但是当时这种教师提出的理论比较粗糙,伯利兹(Berlitz)和帕默(Palmer)把这种教学方法上升为理论高度并广泛地应用于外语教学[3]。直接法对口语教学极为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适用于语言初学者,但是极为推崇直观性的教学,没有重视语法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在系统学习语言上存在困难,随着学习的持续进行,学生就会发现难以把习得的知识予以内化和掌握。

听说法起源陆军法(army method),主要在二战时期大量快速地对外语人才进行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推崇先行读听说,读写跟上,教学理念为大量练习,最终形成习惯。所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组织教学的根本为句型。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机械地训练新的句型,在学生把新句型掌握后进行交替性的训练,强化理解新句型然后在对其灵活地运行。这种教学模式对外语学习的实用性、真实性比较推崇,对如今的英语教学有较强的参考意义,但是如果忽略文化因素的大量句型操练,学生语言学习仅仅能接触皮毛,难以深入实质地进行学习。

2认知主义英语教学模式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作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其为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基础为转化生成语法。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语言作为一个体系能够被有规律地支配,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人们对其进行创造性运用的过程。认知主义者认为学习并不是被动的过程,也就是不是刺激—反应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学习者不能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出击,参与教学,主动获取语言知识。

认知学习法认为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组织,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以及专注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语言学习必须以语法规则为基础,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3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

赞成这种模式的人认为,知识并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简单的传播,必须进行意义构建,不能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应该主动出击,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这种理论产生的教学模式也有多种:

1976年英语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出版了名为National Syllables的著作,被译为《意念大纲》的这本书,在交际教学法的指导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交际法重视在语言环境下学习语言,也就是说用英语学习英语,排斥外语学习课堂上母语的支配作用,改变了传统语法翻译法占据英语学习课堂的情况,走向内容的学习。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过度追求交际目的,不能够保障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同时还缺乏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

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交际教学法走向任务教学法,其教学中心为真实的生活场景,要求学生有效地结合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然后自己进行探索性的学习。20世纪末期,PTP 教学模式由威利斯提出,这种教学方法以任务为基础:课前教师把知识引入,然后把任务交给学生;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把任务完成;讲解、训练。在任务教学法中,学生借助真实语言材料的学习,习得语言的过程辅助他们所学的语法知识,这对他们解决实际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毕竟有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意识差,不能主动学习,不愿意在任务中参与,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针对这类型的学生效果不佳。事实上,每一次教学模式的更新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外语教学,但是上述三种教学方法虽然对外语教学来讲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传统语言学习的禁锢却始终没有摆脱:要么对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片面地强调,要么对外部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过于肯定,而不能有机地统一教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其作为生态因子对待,所以没有保障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

纵观大学英语教学,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以生态学理论角度来看,其是教学生态系统的一种。各部分相互作用,保障稳定地发展大学英语教学。

1学生和教师的生态角色

陈林坚教授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系统,外语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加入系统论的方法,但是各种问题会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处理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使用系统论,更需要使用生态学的视角,也就意味着英语教学系统的本质就是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把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当作生态系统里的非生态系统。教师、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生态系统中有三种角色划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学生和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首先是分解者,合理地分解并解构要教授的知识,然后科学地向学生传授;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依托语言、课本和环境,以学生的视角来看,知识的生产者就是教师;在教学相长理论下,教师教学的过程也会促进自身能力上的突破,从这种层面来看,教师扮演消费者的角色。从教师身上来看,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此刻为消费者角色;但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分解知识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开展,不断向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内化。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知识的本质就是对自身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因此知识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为生产者[4]。

2语言与环境的生态意义

生态语言教学模式具有全面性和动态性,学生在语言学习的时空流变性上体现其动态性。如今学习语言的模式一般是复制和改造以前母语的学习;以前积累的学习、教学经验以及形成的相关思想会对当前和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推进语言学习中不断地传承和改造经验,因此其并不恒定,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所谓的语言学习环境指的是家庭、课堂和国际环境。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在国家间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后全球公民必须学习英语。此共识在促进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英语的学习极为重视,不仅在中小学中普及英语学习,还致力于各学龄段学校英语教学设备的优化,改善教学环境,研究教学方法。这让国家、社会等对英语的学习格外重视,家庭在学生英语学习上的投资不断提升。这种良好的氛围让英语学习的外部生态环境较为优越,对英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建构

1选择生态化英语教学内容

生态语言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师以及学习语言的环境的统一性极为推崇,致力于促进学生“全人”的发展。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行深化培养,保障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语言并非亘古不变,它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些学校使用的教材的编写时间距今已比较久远,就当前的英语学习而言,很多具有时代烙印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我们应该果断将其丢弃。英语课程应该生态性地挑选合适的教材,这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不仅如此,在生态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知识不仅仅把其局限在知识内容上,更加重视西方文化的教育。因为使用的生态化在语言生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学会和谐、健康地使用外语。学习文化知识能够保障学生提升英语表达的得体性。生态性的外语学习课堂应该以文化学习为基础,与生态教育观相结合,逐渐走出符号式的学习,不断交融文化学习和知识学习,让生态教学的生命力更加显现。

2选择生态化英语教学方法

就选择的教学方法而言,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调整比较多样化和灵活,只要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保障其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化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中心,而是以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思想对待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平等的动态因子,把学生当成知识的生产者,学生必须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组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养成主动、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设计大学课堂的时候,需要点线面结合,内化情境,外化行动,结合共性化、特性化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学习语言尤其是外语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不够。很多教师都抱怨外语教学非常困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是因为教师只注重在在课堂上教,而不是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多媒体的出现使当前语言的学习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无限拓宽了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电子资源,通过英语新闻、英语歌曲、英语影视等载体,使用多种方式了解西方文化,摆脱学习英语的小环境,走向大课堂。在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下,保障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西方文化[5]。

同时,近些年来“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可以借鉴慕课形式翻转大学英语学习课堂。教师要效仿和学习慕课模式,通过在线视频教学软件展示自己的教学录像、优秀的微课教程,学生在课堂之外首先“听课”,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探讨线下课程学习的心得,教师负责答疑解惑。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摆脱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角色,不断启发、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构建应该保障该体系充满生机和活力,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保障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虽然其他学习理论也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却分割了学生和外部学习环境,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化主体性,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为背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走出思维定式,有效整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依托生态学的研究成果,积极构建生态性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文,郑红苹.论乔姆斯基的语言进化论倾向——与刘小涛、何朝安商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

[2]吴文,李森.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1,(3).

[3]任枫.多模态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

[4]郑雪莲.中职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5]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生态模式理论研究英语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生态模式构建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