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原因与内涵构成

2016-05-14 23:15颜俊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

颜俊儒

摘 要: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综合性工程,习总书记的“四有”教师观为其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养分,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一样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回放历史,不同时代的高校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精神和风范,表明了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历史性。面对当下,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重要部分,其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构成应该更加多样,需要从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两个层面持续推进,以此不断培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场域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原因;内涵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025-03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特殊而重要的部分,其职业风范与精神对青年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隐性教育作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历史基础来自于从民国到现代高校教师职业场域的形象与精神、作用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文化的变迁[1]。在高校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当代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备更加丰富多样化的职业精神,需要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加强培育工作,以便形成强大的培育合力。笔者拟在分析强化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原因的基础上,梳理从民国到当今中国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历史变迁,并对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构成进行简要的剖析。

一、强化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原因 放眼当下,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整体状态不是很理想,需要大力强化与培育。同时,国家层面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学生层面的发展,这些都构成了推动与强化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强大合力[2]。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提示了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应该发挥哪些方面的动力。

1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殷切期望,这些都是党和国家对教师思想道德与职业精神要求的具体体现。其实也就彰显了国家层面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方向性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国家层面应该从政策与制度上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养成与发展做好各项准备,比如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政策、青年教师专业与职业成长的培训制度、整个社会风气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学文化的建设、教师文化的建设等,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去努力方能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与制度政策供给。

2从学校层面来看。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已经形成了白热化的态势,而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高低与竞争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其中,青年教师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更是高校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后发优势所在。高校的发展需要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与提升,同时也需要高校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提振青年教师职业的精神,比如物质待遇、情感问题、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等都需要高校从学校层面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这样方能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积极发展提供持久不衰的动力。

3从学生层面来看。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职业观、婚恋观与交友观等方面都发生很多很大的变化,其中不乏一些异化与扭曲的现象,网络世界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与语言行为的失范失序。这些需要高校教师以良好的师表师风师德去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其中尤其需要高校青年教师以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魅力去引领召唤学生。因此,从学生的成长层面来看,非常需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以便引领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成长也需要学生群体教育成长的有力驱动,需要学生群体的评价督促,需要学生群体及时反馈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状态。

4从社会视角来看。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足,整个社会的风气与道德世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作为社会风气建设的主阵地,高校能否为社会风气建设做出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状态。因此,社会风气的矫正与净化需要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与提升。这其实也就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成长提出了一个路径,那就是社会层面上应该加大社会心态、社会信仰与价值观的塑造力度,努力为高校青年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5从高校教师队伍本身来看。一方面,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加之高校对教师道德品质的监督与引领不够、学校青年教师本身的待遇不高及其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极大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心世界与思想世界,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出现负面发展的现象,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本身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提高需要其职业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从高校青年教师本身的职责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也需要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引领好高校青年教师的精神家园解构与重构。这其实同时也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提升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精神自觉、文化自觉和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需要青年教师主动做好职业精神的自我培育、自我提升、自我学习。

二、民国到新中国时期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历史变迁 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彰显了每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彰显了那个时代教师群体的精神生活和职业心态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历史性特征。

1民国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状态。民国时期是中国处于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发展要求阶段,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当时的高校教师职业精神家园中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意识与品质,承继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基因。拿胡适来说,其爱国精神十足,对学识的专注精神十足,同时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与负责精神,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敬业精神,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精神,对学校发展的关注之情等,展现了那个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风范与精神世界。拿陈独秀来说,其爱国救国精神更是非常突出,以至于亲自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事业,领导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充满了对专业的独立思考和勇于钻研的精神,对于学生的不厌其烦的教育精神。从两位高校教师的精神世界中,可见当时高校教师职业精神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其精神世界的高度融合[3]。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基于当时的国情,高校教师讲究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先苦后甜的吃苦精神、专注学业的学识风范、保守封闭的精神状态等,还有面对各种挫折敢于挑战的精神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集中体制下的高校教师职业精神风貌。当时的高校教师职业精神有很多值得现在的青年教师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现在的高校青年教师扬弃的地方。

3改革开放后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对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洗礼,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精神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既有好的变化,比如开放创新的精神风貌、包容的精神状态等;也有一些不好的变化,比如功利化精神状态、世俗化的精神状态、个人主义的精神状态等等。

三、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构成 根据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与高校教师的要求,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历史变迁历程的启示,结合习总书记对教师、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笔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应该更丰富,成分应该更加充足,应该更具有现代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1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体系,内涵丰富,可以说包括了职业品质与职业道德、职业忠诚与职业认同、职业责任与职业角色、职业素养与职业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素,因此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学者认为,职业精神的培育应该主要是指职业品质与职业道德的培育。这种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理解侧重从人品、道德的提升视角来解读,看重的是教师职业精神体系的道德、人品层面的因素因子的培养。这其实强调的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注重青年教师的职业品质与职业道德的提升。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应该主要指向职业忠诚与职业认同的培养与提升。这种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理解侧重从职业认同的强化视角来解读,看重的是教师职业精神体系的认可度与认同度方面的因素因子的孕育与提升。这其实强调的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注重青年教师职业忠诚度与职业认同素养的提升。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应该主要指向青年教师的职业责任与态度,以及责任担当的培养。这种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的理解侧重从职业的责任与目标来解读,看重的是高校青年教师职责任务、职业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因素与因子的培养。这其实强调的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注重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担当精神与勇气的培育。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应该主要指向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与职业心理的调适。这种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解读侧重素养与心态的视角,看重的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要的诸多素养以及职业场域的心态发展情况。这其实强调的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注重青年教师职业心态与素养的提升。

总之,对职业精神培育内涵的不同理解,从不同层面揭示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的丰富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内涵的丰富多彩,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不同视角去开展。

2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构成分析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思考,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具体情况如下:从培育的内容视角来看,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体系包括学识层面的精神、专业层面的精神[4]、行业层面的精神、公民层面的精神等等。具体说来,就学识层面的精神来言,主要包括高校青年教师学识的创新、昂扬的精神风貌;就专业层面的精神来讲,主要包括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方面的钻研精神、学习精神、教学精神、拓展精神等;就公民层面的精神来讲,主要指向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现代公民的一般素质,比如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养等等;就行业层面的精神来讲,指向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备教育行业对教师各个方面要求的精神风貌。从培育与形成的过程来看,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体系,包括培育的价值取向与理念、培育的内容体系、培育的方式方法、培育的平台与载体、培育的环境与氛围、培育的主体素质、培育的保障条件与考核机制等等。从培育的专业学科与性别来看,还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差异和性别差异。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这些不同层面的要素,其实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职业成长、职业精神的培育提升指明了不同的路径。

3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特征

一是综合性。从上面对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构成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时期高校职业精神的培育与提升不是由单一的一个要素或者几个要素构成,而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系统,其下面还有很多子系统。这其实提示了要培育好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精神,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职业精神培育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的选取、内容的设计与规划整合、方式与平台的搭建整合、主体素质的提升、保障条件与考核机制的健全等,都需要在培育青年教师职业精神时认真对待与协调处理。这表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会长期处于一种系统性、整体性发展的状态之中。

二是现代性与国际性。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同于以往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具有现代性与国际性。置身于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工作应努力吸收现代文化与思想,因而具有很强的现代性特征。同时,处于中西方交流非常频繁的今天,教师职业标准要求越来越国际性,越来越需要与国际上一流大学教师的职业精神接轨,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具有很强的国际性。

三是动态性与创新性。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处于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的盛行,各种精神资源充斥在当代中国大地,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很快的教师群体,其职业精神的培养自然会要求富有巨大的创新性。同时,也处于一种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动态性状态中。这表明了高校青年职业精神的培育,将会处于一种长期的动态变化与创新发展之中。

总之,强化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学生层面、国家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和青年教师自身层面等多种因素的合力才能完成。在高校教师职业精神受到相当重视的今天,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成分应该更加多样化和先进化。目前重要的是我们在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理论层面研讨的同时,要努力吸收多元文化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大力开发建设高校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5],注重从实践上去推动、引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的科学培育,力求将这种培育纳入实践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与自觉自主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炳辉.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6,(4).

[2]张兆文.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4).

[3]蒋福超,赵昌木.紧张的教师: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及消解[J].教师教育研究,2015,(1).

[4]张华军,朱旭东.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J].教师教育研究,2012,(3).

[5]冯国平.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10).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