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如何提高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 音乐欣赏 有效聆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74-01
音乐欣赏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感受,并从中获得美感的体验的直观活动。初中音乐欣赏课,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然而,在实际的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些许问题。第一种问题是:教学模式的陈旧,这使得学生缺少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而对音乐的聆听兴趣不大。另一种问题是,教师未给予有效地指引,学生因欣赏难度太大而对聆听音乐失去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高效地聆听氛围中,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
1 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想要引导学生喜欢音乐,那就应当让他们对音乐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基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可以从音乐所叙述的故事或者从曲作者的创作精神角度,去引导他们专注地聆听感受。例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笔者就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展示轻舟荡漾的画面,并播放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再配上作品的旋律片段,以此来感受作品 “哀而不伤”的情感。又如: 在学习昆曲《牡丹亭》选段时,通过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昆曲有了感性认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不但要爱护,更要去关怀它。
2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做音乐的“主人”, 真正成为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环节引导学生:
2.1 “听”是音乐欣赏的前提与基础
有位音乐教育家曾说 “想要理解音乐的话,没有什么比聆听更重要了。”有些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的误区:往往过多的关注了音乐的外围内容,通常在文字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拿到一个作品首先去找哪些资料是跟这个作品相关的,而忽视和偏离了音乐的本位,如情感、旋律、音程等等。
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有效地聆听,可以分为初步感受音乐和分析音乐要素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纯粹为了感受音响带来的乐趣,在这个阶段,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可以在无意识的在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第二阶段,是为了分析一首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要素,比如当听到某一作品时,总会很自然地记住其中主要的旋律或者有代表性的节奏。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应培养学生对作品有针对地聆听,有意识地聆听节奏韵律、乐器音色、音乐织体等等要素。并且在教学中,适当辅导学生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曲家的思路,更好的去理解音乐。
2.2 歌唱
歌唱是构成课堂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歌唱的教学,才有助于对作品主题的初步感知,对相关音乐知识的掌握,对理解作品情感背景等等的理解。例如,在欣赏《我们是冠军》《鳟鱼》等作品时,学生通常在欣赏一遍之后,就能把其主题音乐模唱出来,教师可以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并组织学生对音乐主题进行演唱,进一步帮助理解音乐作品。同时,课堂实践表明,通过组织多样式的歌唱实践活动,如合唱、小组唱、独唱等,对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有着关键的作用。
3 塑造开放包容的环境
新形势下的音乐欣赏课,不仅要求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应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允许鼓励学生从立体的维度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立体的维度去进行塑造。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相对的,如果采用封闭式地的问题,以笔者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可能性:(1)部分学生会对音乐课产生反感情绪。(2)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的定向化。(3)整堂课,教学气氛冷清,因为它不是而向全体学生,不注重“百花齐放”的局面。
例如,在对欣赏课《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欣赏时,笔者做了两次教学尝试:第一次,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聆听主题音乐,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速度,力度分别是怎样的?”由于封闭式问题的局限性,学生的课堂反馈不是回答不上来,就是但题目还没轮到,也不愿意回答。于是整个课堂陷入了尴尬的时刻,课堂效果可以说以失败告终;之后,通过请教同事与查阅相关材料,进行了另一次教学尝试,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请在聆听主题音乐后,并说说你的认识与想法”,在欣赏完这段音乐后,先有个别同学予以回答,随后发言的同学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既回答出了教师的问题,又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这一部分是以弦乐为主,音色统一悦耳,让人觉得很雄壮。”“第一遍主题的演奏速度较慢,力度较弱,就像河水源头慢慢地汇合聚集起来”……学生们的见解,都及时被予以了肯定和鼓励。虽然其中有些见解不是非常贴切,但都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带有了自身个性的色彩,是在开放式课堂中产生的效应。因此,创设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是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能力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眼动,耳动,口动,脑动的全身心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