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培泉
旧城中的扬州当代私家园林
鞠培泉
在中国园林史中,以扬州园林为代表之一的江南私家园林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在经历很长时期的沉寂后,扬州旧城中又自发出现了很多私家园林。将这些当代私家园林置入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中,以园林测绘图纸和对园林主人的访谈为研究素材,从土地和住房政策的变化、扬州旧城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传统民居街巷体系等角度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家园林在扬州旧城重新焕发活力的原因;通过与传统园林的对比,总结了扬州当代私家园林的特征。从人与自然共生这个园林的核心问题出发,认为扬州当代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种可能,这也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当代园林;私家园林;园林评论
扬州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建城以来,历经兴衰。明清时期,大运河的繁忙赋予了它最后一次辉煌,而皇帝的南巡更让园林的兴建达到了历史高峰,沈三白得游,有“人生难遇”[1]之语。可惜,随着运河的衰微,近代的扬州也一同沉沦,园林不复旧观,但直到今日,江南私家园林仍以苏、扬二地为最。
毫无疑问,这些残留的私家园林是先人的馈赠——苏州古典园林还是“文化遗产”。但这遗产其实更多指的是物质的部分,主人的逝去和时代的演进使得文化很难重现了;园林中熙熙攘攘的游人也让“私家”二字显得不合时宜。从这个角度看,今日的古典园林是以一种标本的方式存留于世,形虽在,神已逝。
古典园林的沉寂有种种原因,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并不会消失,近年来在饱含园林传统的土壤中又萌发了新的园林,或可称为扬州当代私家园林。本文试图将其置入中国园林史的发展脉络中,以园林测绘图纸和对园林主人的访谈为研究素材,通过归纳、比较,对这些园林进行记录和深入的分析,进而思考其与中国园林传统的关联。
目前,营造私园已经成为扬州旧城的一种风尚。走访中了解到旧城中已经有30家以上规模不等的“园林”,其中主人同意深入调查而面貌又较好的就有10余家(表1)。这些园林与旧城的肌理融为一体,它们的主人也同样融于旧城的生活之中。但是,能否冠以“园林”的名号?还是有疑问的:今天还有私家园林存在的土壤吗?而且, 很多“园林”略显粗糙,即使园林主人于2009年自发成立的组织也只叫“绿杨人家庭园联谊会”而已,庭园或庭院是否更合适?
扬州传统民居由庭院(天井)和房屋组成,它们是构成旧城肌理的细胞。在这样的庭院中放上几盆花,当然称不上园林,至多是绿化的庭院。但如果主人拆去中间一进房子,如“箕山草堂”,或者拆除一侧的厢房,如“同伊园”,——以扩大庭院的面积,则至少在主观上,是有造园意图的。实际上,大多数园林的主人并非原住民,他们在择地时就有营造园林的打算,甚至是设计。为了治园,主人后继又投入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日夕见之,不断修整、务求中意成了常态,故这些园子常处于变化的状态,时有增减。这不禁让人想起明人祁彪佳《寓山注》中的文字,而王世贞造园的心路也与此相似。从建成的面貌来看,很多园子里无论是叠石、理水,还是花木、建筑,乃至铺地等细微之处,虽然有颇多瑕疵,但其中的认真劲和偶一闪现的精彩也不缺乏。因此,称这些园子为当代私家园林是当之无愧的。
1.1 时间
与园林主人的访谈中,“二十年前”是他们常常提到的一个时间节点。造园的想法、行动,往往都追溯到20年前,即使实际造园开始于本世纪初。上世纪90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得以成为扬州当代私家园林兴起的时间背景?让我们梳理一下。
1990年5月,《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提供了具体依据。
1991年11月,《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从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逐步转变为货币工资分配的方向。
1994年7月,《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1998年7月,《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从同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由此可见,土地和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是这一时期的大背景,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让住房进入了市场化的轨道,同时也为普通居民提供了自发改善居住环境的可能和动力。
此外,这20年还是百姓生活日益富足的20年,也是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20年。这恰恰是很多园主的真实写照。经过多年的奋斗,他们累积了财富,有足够的财力用于造园;桑榆之年,得以赋闲,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治园。
表1 部分扬州当代私家园林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some contemporary private gardens in Yangzhou
1.2 地点
如果说主人对园林的热爱是当代私家园林得以兴起的精神土壤,那这种热爱是有传承的,扬州园林的传统正是阿尔多•罗西所说的“城市精神”。很多园主说,儿时的耳濡目染已经埋下了日后造园的契机(图1)。
另一方面,保存较好的明清旧城为造园提供了物质基础。大多数当代私园均处于旧城,因为以平房为主的旧城先天上就比楼房为主的新城区具备更多的造园优势,比如“更接地气”。在传统民居中造园,院子或天井是现成的场地,而楼房想要营造出“空中花园”,就要受到面积、结构、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旧城之外自然也可以造园,但与旧城中的园林相比,似乎总缺少一种韵味,很难营造历史的厚重感。毕竟,旧城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这是它的优势。明王思任言“世物愈古愈妙”[2],清朝人用“树矮墙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来嘲笑暴发户,所以古人营园,偏爱前人旧池馆。放弃新城中的居所,专门到旧城中购地造园在调查中屡见不鲜。事实上,很多当代私家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颇具历史涵义。如丁家湾、达士巷、湾子街等地名,都是有故事的,即使在历史文化街区之外的园林,如缺口河的武静园,亦可在《扬州画舫录》中找到“阙口”这个地名的相关记载。如此一来,园林位于某某街某某巷就比某某小区某排某栋要有文化得多。文字之外,很多园林还可以与前人相联系,如金鱼巷的逍遥苑,是主人的祖父,一位清代盐商所留的祖产,其中寄托了许多对先人的怀念;而徐凝门元宝巷的箕山草堂,是主人购买著名经济学家华生的祖宅改造而成,后来前主人的拜访成了主人津津乐道之事。即使只是普通的民居,在修缮和改造时,也常常能发现历史的馈赠。如陶园的主人在整修地面时就曾挖出一个磨盘(图2),年代久远,当是前任主人所用,于是作为铺地的材料,平添了许多历史感;若有留存的老树、古藤,就更是一笔财富。
从地点来看,扬州当代私家园林植根于历史,但从时间来说,则生长于当代。因此,与古典园林相比,有传承,也有很多新意,新旧之间又相互融合,形成了扬州当代私家园林的特征。
2.1 小型化
随着时代的演进,城市园林的面积逐渐狭小似乎是一个大趋势。中唐时期,白居易洛阳履道里宅园“地方十七亩”,尚认为“地窄林亭小”,而根据考古发掘,其实南侧水面面积即达3 300m2;明清私家园林中,大型园林如拙政园,其主体的中部不过18亩(12 000m2),更出现如壶园、残粒园等超小型园林。但是,扬州当代私家园林的面积更为袖珍,通常占地面积不过一、两百平方米,罕有超过1亩(666.67m2)的。
2 陶园中前人遗留的磨盘Predecessor’s millstone in Taoyuan Garden
3 传统民居模式与祥庐平面图Pattern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and plan of Xianglu Garden
私家园林的小型化,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应归结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积聚。这使得在城市中占有大量土地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将大片土地建设为没有产出的私家园林也显得越来越不经济。即使能够建成,还有后续的事接踵而来——园林需要不断的维护,在拥有私家园林之后,再投入过量的人力物力,对园林主人来说可能会是一种负累而非享受。因此从统计数据看,占地200m2以内的宅园最为常见。另一方面,扬州当代私家园林往往脱胎于传统住宅,其中最普遍的形制是以三间两厢为单元的院落式布局,沿南北轴线逐渐展开,每一单元称为一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户家庭占有大面积私有住房的情况极为罕见,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老城区住宅的产权关系又日渐复杂——一套完整住宅的产权往往被多人拥有。这时,继承或购买一进住宅相对简单,而一进的占地面积一般100m2多(图3)。
园林的小型化不仅表现为占地面积的减少,还体现在空间和园林要素等多方面,对主人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窄小的空间相匹配,叠石时多取单个湖石或是贴墙叠置,偶有亭台,也多为半亭、四分之一亭。甚至在选择植物时,主人也刻意从小处入手:祥庐东墙之上原植有地锦(爬山虎),待爬满墙壁后觉得叶片太大而置换为体量更小的络石(图4)。园林的游览路线不得不简化,经常与主人日常的生活轨迹重合,或者说园林中的路径根本就是因主人的走动而形成,“园日涉以成趣”莫非就是这么回事?在狭小的空间中,梦溪小筑的主人专门改造了围墙,在墙上设了一道假门,与门额上“通禅”二字共同激发游者的联想,加大了景深(图5)。
2.2 大众化
对当代私家园林的主人来说,园林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欣赏享受的所在,更是生活的居所。这让人联想起唐代的扬州,姚合在《扬州春词三首》中就曾写下“园林多是宅”的诗句。这句诗反映出扬州园林与住宅的密切关系,陈从周先生在《扬州园林》中谈及现存的古典园林时也曾引用此诗。但细究诗意,还可以发现姚合试图表达的另一层含义:扬州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对园林有一种喜爱,同时都有造园的欲望、能力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呀!当然,这只是诗人的美好祝愿,但借用到当代却十分贴切。这些私园均是宅园,主人有商人、职员,有工程师、教师、公务员,也有摄影师、画家,他们的出身、教育背景不一,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也有差异,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4 祥庐中的络石China Star jasmine in Xianglu Garden
5 梦溪小筑的假门False door in Mengxixiaozhu Garden
6-7 梦溪小筑的植物与湖石Plants and rocks in Mengxixiaozhu Garden
园林走向大众一直有诸多的阻力。帝王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一度让一池三山成为禁脔;买山而居,是贵族的特权和风范;中唐之后,科举制度为平民提供上升机会的同时也让园林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文人园成为主流,但造园的巨大花费对官员都是个困难;明清时期,终于有贫士或市井小民与园林的互动。《浮生六记》中沈复曾描述夫妻二人的闲情记趣:或插花于瓶,或剪裁盆树,乃至叠石植花,可以有若干“小经营”。寓居扬州时,沈氏夫妇财力有限,于是“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这一做法可称匠心独运,迥异于今日留存古典园林中的假山,而沈氏夫妇,也有“终非富贵家气象”[1]之叹。若依此论,园林就有富贵家园林和普通市民园林之分。扬州当代私园的主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市民,于是市井生活完美地融入园林中,不论是亭台、小桥,还是水池、草木,都浸染着主人的爱好和小心思,如梦溪小筑的主人将植根于地面的植物牵引、修剪,缠绕于湖石的孔洞之间,别具特色(图6-7)。以此看来,这些私园更多继承的正是沈氏夫妇的园林之风,是小经营而非大手笔,是亲历亲为而非指挥若定,花费不在多而在巧妙,这样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园林。
可是,园林不应该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吗?人人都能参与会不会显得俗呢?
园林当然不喜欢俗气。明陈继儒说园林有四难三易,“主人不文易俗”[3]即其一。但扬州自古就是一个商业休闲性的城市,历史上的园林主人多从事商业活动,少退隐官员,这是与苏州的极大不同。如个园的主人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取苏轼“无竹使人俗”的诗句,以示自己的不俗。其实他是两淮盐业商总,一个大盐商。在这样的城市氛围下,对世俗的东西就有了较多的容忍和接受。何况,“不文易俗”牵涉的是主人的修养而非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掌握一定文化知识、具备一定修养的人理当增多。
2.3 个性化
下里巴人,和者众多,但扬州当代私园并没有千篇一律,这些园子因主人的不同而主题不一,各具特色,展露出个性化的特点。
个性化萌生于古典园林的土壤之上。虽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私家园林从未走向工业化、标准化的道路,从择地到设计、建造,常常与古人的程序不谋而合。主人在心中谋划布局,在现场指点江山,与工匠朋友磋商研究,造好后不满意又返工,都是经常出现的场景。很多园林建造时甚至没有图纸,可称为“没有设计师的园林”,倒也暗合了古代社会的传统。
只是个性化的萌芽一探出泥土,就开始偏离传统的套路。现存的扬州古典园林大多建于清代,虽然经历了多次重修、复建,但大体以山水为园林的中心展开,叠石、理水、建筑、花木相互配合。与苏州当代私园的文人化不同,扬州当代私园中,主人更多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行事,或重花木,或喜流水,不拘一格。总之,古典园林的模式并没有简单重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占地面积的狭小,传统工艺、材料的缺失等。但最为重要的是,仙境或与世隔绝的山林生活对当代扬州人而言已不再是人生的追求,因此也不再是园林设计的方向。大多数园主没有长生不老的企图,没有仕隐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超凡脱俗的意愿,他们造园的目的就是单纯地享受自然,荣园中沿墙展开的狭长溪流便取代了传统的“一池三山”格局(图8)。于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都通过亲力亲为投射到园林上。
园名的选择是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佐证,由于不涉及物质层面,更能反映主人的心声。如陶园、王家小院,因主人的姓氏得名,有一些传承的味道;更多的园林取主人的名得名,如祥庐、荣园、武静园、万青山庄、悦园,个人味更重;真赏园因主人爱好收藏得名;逍遥苑、逸苑的名字抒发的是主人颐养天年,逍遥自在的意愿;同伊园的主人信仰基督教,园名有等同于伊甸园之意;梦溪小筑的取名则蕴含深情,主人自述“内子籍贯钱塘,少时嬉戏浣纱于溪边。自嫁于扬州,难得再见故乡之溪水,遂以梦溪冠名,盼梦中再见那淙淙溪水,慰藉乡思之愁……” 。
古典园林,特别是文人园,取名是有一定模式的。通过文学典故,表达隐居之意是最常见的,如遂初园、拙政园、网师园等;以园林的特点起名也可以,如半亩园、壶园是说园小,片石山房、青藤书屋一见可知园中景物。当代私家园林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主人身上,园名平实直接地与个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那些因主人的名而非姓得名的园林,就像作者在作品上签了个名一样。可以说当代私家园林因主人而生,这样鲜明的个人烙印,正是园林个性化的真实写照和动力来源。同时,也反映出缺少积淀的事实,这一初生的园林还需要时间的历练。
扬州当代私家园林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从造园的过程看,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园林尤其是曾大放异彩的江南私家园林的传统,而又切合时代,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冯纪忠先生曾指出,“园林最主要是要从人和自然共生这个问题来看。”[4]今天的风景园林、城市景观,同样适用这个道理。但是,在城市高密度的环境中如何构建自然景观,当下仍是一个难题。大型的公园常常为政绩所累,小型的开放空间则有千篇一律的问题,景观被很多人等同于植树种草。在旧城中,狭窄的街巷让植树种草都缺乏空间,遑论对人的思考,但这些园林,却让主人得以莳花植竹,让客人可以观石听泉,置身于其间,“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难道不是中国园林传统的本质与精神吗?
当然,以古典园林的眼光看,扬州当代私家园林还很粗疏,没有千锤百炼的精巧,也常常缺乏历史的浸染,更可以看到不少的遗憾和瑕疵。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不乏艺术性和创造力,它们以一种新鲜的姿态出现在古城之中,而不是一个标本或化石。也许缺憾正是新生命的印记,所以每一点精彩都值得铭记。文人园刚刚萌芽时也是一样稚嫩,最终长成大树;沈复夫妇抛开仕隐的矛盾,单纯追求园林之美的梦想也许会在当代开花。二十年后,或者一百年后,这些园子估计已经湮没无闻,但也可能历经沧桑,成为新的名园出现的契机。
2015年,在扬州市文联的支持下,园林主人们成立了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会,这或许会鼓励更多更好的当代私家园林出现。
注释:
表1是作者根据调查走访结果自绘;图1由作者与建筑09白露绘制;图2、5-7由建筑09陈皓拍摄;图3、4、8由作者绘制。
(References):
[1](清)沈复著.俞平伯校点.浮生六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4,19-20.
(Qing Dynasty)Shen Fu. ed. Yu Pingbo. Fu Sheng Liu Ji[M].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1980:44,19-20.
[2](明)王思任著.任远点校.王季重十种[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13.
(Ming Dynasty)Wang Siren. ed. Ren Yuan. Wang Jizhong Shi Zhong[M].Hangzhou: Zhejiang Guji Press,2010:13.
[4]陈从周,蒋启霆选编.赵厚均注释.园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487.
Selected by Chen Congzhou and Jiang Qiting,annotated by Zhao Houjun,Yuan Zong[M].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Press,2004:487.
[5]冯纪忠.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J].建筑学报,1990,(5):43.
Feng Jizhong. Man and Nature—On th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J].Architectural Journal,1990,(5):43.
Contemporary Private Gardens in the Old City of Yangzhou
JU Pei-qua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ardens, Jiangnan private gardens represented by Yangzhou gardens occup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stagnation, many private gardens rise in the old city of Yangzhou. Putting these contemporary private gardens into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Chinese gardens, researching on the mapping drawing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garden own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private gardens rejuvenated in the old city since 1990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and housing policy chang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Yangzhou old city and system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and alley,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s of Yangzhou contemporary gardens by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gardens. Starting from the core issue of man and nature symbiosis, Yangzhou contemporary private gardens are believed to be on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garden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lies.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rivate Garden; Garden Comments
TU986
A
1673-1530(2016)10-0049-08
10.14085/j.fjyl.2016.10.0049.08
2016-06-01
鞠培泉/1974年/男/江苏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园林史(上海 200092)
JU Pei-quan, who was born in 1974 in Jiangsu, holds a Ph.D. Degree 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He is a lecturer in 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and focuses on History of Chinese Garden. (Shanghai 200092)
修回日期:2016-07-15